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度眾不以為煩-佛為度一人曾用8萬年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全知麥彭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六 精進品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之前,有一世界名為寂滅世界,正處喜愛劫中,淨現如來應世說法。人民生活快樂幸福、財富圓滿,壽量可達八萬四千年。

  當時有一王子名為吉祥寶,相貌端嚴、財富廣積、為人傲慢,他從未拜見過淨現如來,也從不供養、承侍世尊。

  淨現如來早已了知王子根基,覺其應有成佛之善根,只是因貪著財物故而不來禮敬佛陀。

  若有人願持之以恆對其進行勸請,王子想必應能親近、拜訪佛陀。

  淨現如來於是對眾人說道:“在我們八萬四千菩薩中,有哪位心地善良、能以無有厭倦心態、於八萬四千年中在吉祥寶王子門前甘願承受痛苦,忍受诋毀勸其發心?

  “如此漫長過程中,他不會聽聞悅耳言詞,亦無有坐墊,整日飽受惡語中傷、粗言譏毀。如此境遇面前,有誰自願前往?”

  如來言畢即用籌碼開始點將,但八萬四千人中竟無一人願意接受。如來三次以籌碼(注釋1)喚人,但均無人願意領取。


  無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當時名為精進力菩薩,聞聽如來多次懇切召喚後,即從諸眷屬中離於坐墊、趨於佛前。

  他將法衣披於肩上,右膝著地,恭敬合掌頂禮淨現如來正等覺後說:“世尊,我願於八萬四千年中遠離一切快樂享受、不生厭煩心、承擔一切痛苦與不悅意言詞,前往吉祥寶處勸其學佛。”

  精進力言畢,大地即六次震動,虛空中成千上萬天子也啧啧贊歎:“奇哉!大菩薩精進力誓披精進铠甲真乃善妙。”

  精進力於是就前往王子宮殿,當他坐於門外後,眾人見之馬上即開始用種種污言惡語對其加以傷害。

  有人還揚起灰塵向他拋灑,兼以拳腳、木棒、糞便痛擊。

  精進力盡管飽受如是令人耳目不悅之對待,身體亦遭受各種痛苦,但他內心從未被其擾亂,也從未生起嗔恨心與仇恨之意。

  他既不退轉心志,也不落荒而逃,反而因之更加精進不懈。


  精進力即如此以大悲心在其門外靜等一千年。

  當精進力隨後進入大門時,又開始遭受眾人诋毀、譴責、辱罵、毆打,但他依然未生嗔恨,一呆就是一萬年。

  精進力又開始進入王子宮殿二門,至其離開時,已於其中度過兩萬年難捱歲月。

  精進力又依次進入第三門,至此,七萬年時光已悄悄流逝。

  接下來,精進力再繼續往裡深入,過得第六門,又入第七門,此時已過八萬四千年時間。

  吉祥寶王子終於開口對他說道:“比丘尊者,你欲何求盡管提出,我盡量滿足。”

  王子此刻對精進力菩薩生起強烈好奇心,他心想:此人居留於此長達八萬余年,竟然還未生厭離心真是稀有。


  精進力看到王子情緒尚好,就回答道:“

  我根本不為飲食、衣物等財物而來,我以清淨心欲勸你學道,故而才奔赴此地。

  世間大怙主淨現如來現正為眾生宣說斷除煩惱痛苦法門,若錯失聽法良機則太過可惜。

  無數百千萬億劫中,如來出世稀有難得,而如今正因有具圓滿功德之佛陀應世說法,此黑暗世界才被光明充滿。但你卻一直貪著世間妙欲,沉湎於財色酒氣之中,如一直這樣陶醉於王位及王宮幸福生活,你始終也不會拜見如來,這才真正令人痛惜。

  因你所為實在了無實義,如來說過財富無常,王位生命亦都如草上露珠一樣無常消逝。你雖已聽聞並且了知如來出世,但仍一直沉迷於世間享樂,這太不應理。你應趨入菩提道,並勸化你能調伏之眾生亦趨入佛法。如你自己尚且為欲望奴僕,那又如何調化其他眾生?

  真希望你能斷除我慢煩惱,立即前往淨現如來座前,以精進心對世間眾生生起悲心。若不如此行事,你未來定會生後悔心。”

  王子聽到精進力發自肺腑之勸告後,自然滅盡傲慢心。

  他以恭敬心頂禮精進力雙足道:“我現在誠心誠意忏悔以前對你所作之傷害,我願把自己王位及一切妙欲、受用統統捨棄以斷除傲慢心,並立即前往拜見如來。”

  說完就攜帶八千萬眾生眷屬手捧鮮花、妙香、甘美飲食前去拜見如來。


  吉祥寶見到如來後即恭敬頂禮,並獻上供養,又坐於如來法座下說道:

  “多虧精進力菩薩勸請,我方才來至如來面前。我本該早行供養,但卻從未如此行持,現在我於世間怙主前至誠忏悔,忏悔以前對精進力菩薩種種非理、不恭敬言行。我真是愚癡眾生,請如來垂憐救護,對我等眾生以大悲心慈悲攝受。我願趨入殊勝菩提道,及至取得殊勝佛果之前,永不行持放逸行為。”

  王子隨後就捨棄王位,與八千萬眾生一道開始希求無上菩提道,並最終於如來腳下出家。

  如來了知眾人不同意樂,就為他們宣說殊勝菩提道法門,眾人最後均獲得與各自根基相應之安忍境界。

  當時之吉祥寶王子即為後來之彌勒菩薩。

  注釋1:佛教僧侶舉行大規模法會時,用以計算人數的由柽柳制成的木籌碼。

-02-

很多人還不知道,遇見佛法,是多麼不易


  01.遇見佛法,真不容易

  有一句話“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得人身之難,我們比較熟悉,有盲龜浮木喻,還有“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

  如今,我們已經得到難得的人身,也許你已經遇見佛法;或許,你正在尋找的路上。當你回頭,就會看見佛在我們的身後,一直等待我們,只是忙碌的我們,常常忘記了回頭,一直在輪回的路上,前進不願停止。

  或許很多人,還不知道,遇見佛法,是多麼不易。

  佛出世時,我們沉淪;就算出生在佛陀出世的時代,也會與佛擦肩而過。

  佛陀時代,王捨城9億人家,有三億人家有緣遇見佛;有三億人家,只是聽聞佛,卻無緣相見,還有三億人家,對佛不聞不見。

  而且,有佛出世的時間,也不多,在漫長的輪回裡,就算我們生而為人,卻沒有佛陀的出世,世界一片黑暗。


  02.世尊出世,不能隨意

  我們平時都是停留在一個概念上,有的人認為,說佛法難聞,好像也不是,現在很多人都聽過佛,哪怕電視劇裡,常常出現佛的形象,比如《西游記》裡也提到佛和觀音菩薩,而且現在網絡發達,只要在網上隨意搜一下,就能看到網頁上出現有佛菩薩的畫面。

  好像看到佛字,並非很難,為什麼會覺得佛法很難聞呢?

  《無量壽經》就講佛法有五難:

  一難:如來興世,難值難見。

  二難:諸佛經道,難得難聞。

  三難: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

  四難: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

  五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如來興世,難值難見”,第一難都很難了,佛菩薩要出世不是那麼容易的,也許有人認為,佛不是有神通嗎,有大智慧、大自在,去十方世界度眾生,不是很輕而易舉嗎?可以很任性,今天來娑婆世界成佛,明天再繼續娑婆世界成佛!

  佛能夠這麼任性嗎?不能的,其實佛在一個世界出世成佛,是要順應因緣的,是有規律的,而且是非常嚴格的規律。

  佛可以倒駕慈航,可隨意示現來度有緣眾生,但是要八相成道來度眾生,是非常嚴格的。

  在漫長的時間裡,有明劫、暗劫的交替出現,只有在明劫的時候,才有佛出世,而暗劫裡,沒有佛出世,沒有佛法。


  03.一劫時間,究竟多長

  先看“劫”的概念。劫有小劫、中劫、大劫之說。

  一小劫由減劫和增劫而成。

  從人壽84000歲起,每100年減一歲,減到人壽十歲的時候,這是一個減劫。

  再從人壽十歲,每過100年再長一歲,最後長到84000歲,就是一個增劫。

  這一增一減的時間,就是一個小劫。

  一小劫的時間大概有多長呢?大概就是1679.8萬年。

  20個小劫就是一個中劫。

  四個中劫是一大劫,一大劫的時間大概是13.2億年。

  大劫裡有明劫,有暗劫,但是佛只在明劫裡出世。在那漫長的暗劫裡,沒有佛出世,沒有佛的光明,世界暗無天日。

  其實,在無數的劫裡,有佛出世的明劫,少之又少,無量的劫都是沒有佛出世的暗劫。

  關於劫的長短,還有一個比喻。

  有一塊石頭,長40裡,寬40裡,高40裡,長壽天有一天人,每一百年,來一次人間,每次用薄如蟬翼的天衣,輕輕一拂這塊大石頭,直到石頭被磨平,就是一劫的時間。

  這是如何漫長啊!不要說這麼大的石頭,這麼薄的衣服,就是一顆小石頭,我們使勁用力,也難以磨成碎末。


  04.諸佛出世,時劫順序

  我們來看一下過去諸佛出世的時間,看看有佛出世的時間,到底有多麼短暫,我們能在這難得一遇的時節裡,遇見有佛法的時間,又是多麼幸運!

過去明劫,無量諸佛出世


  第一個明劫,叫作現喜大劫,有33000尊佛出世。

  看上去有很多的佛出世,但是接下來就是100個暗劫,這麼漫長的歲月裡,沒有佛出世整個世界一片黑暗,所以說就稱之為暗劫。

  第二個明劫,叫作具圓劫,有80俱胝佛出世。

  俱胝是一個單位,大概就是百億、或者千萬,有說是10的7次方,有的是更多。總之,在這一劫有很多佛出世。

  明劫過後,就是100個邊鄙劫,邊鄙劫就更加黑暗了,這時的眾生很惡,可能連善知識都沒有。

  第三個明劫,叫作具賢劫,有84俱胝佛出世。

  劫過後,就要經歷500個暗劫,也是沒有佛的漫長時期。

  第四個明劫,叫作見喜劫,有80俱胝佛出世。

  接下來就是700個暗劫。

  第五個明劫,叫具喜劫,有6萬佛出世。

  外面看這明劫與暗劫的比例,明劫只有五個,但是暗劫卻有1400個。

  可見,有佛出世的時間是短暫的。

現在明劫,賢劫千佛出世


  我們現在處於第六個明劫的時間,叫賢劫,有1000尊佛出世。

  這1000尊佛並不是隨意出世的,而是要按一定規律。

  第1至第8中劫的時間裡,是沒有佛出世的。

  第9中劫,就有四尊佛出世。第一尊佛,叫拘留孫佛,在人壽8萬歲的時候出世;第二尊佛,是拘那含牟尼佛,在人壽4萬歲時出世;第三尊佛,叫迦葉佛,在人壽2萬歲的時候出世。第四尊佛,就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在人壽百歲的時候出世的。

  第10中劫,就是彌勒佛出世,那是人壽84000歲。

  隨後第11中劫至第14中劫,也是沒有佛出世的。

  到第15中劫時,眾生的福報比較好,有九九百九十四尊佛相繼出世。

  第16至第19中劫,也是沒有佛出世的。

  最後第20中劫,是最後一尊佛出世。

  在第六明劫裡,這一千尊佛是按照這樣的規律出現於世,教化眾生的。

未來明劫,萬佛出世


  未來即將出世的佛也不多,要經過60惡種邊鄙劫,這麼長的時間,無佛出世。

  隨後,就是第七個明劫,叫具數劫,有1萬尊佛出世。

  但是,接下來就有10000惡種劫。而且惡種劫是暗劫中的暗劫,更加黑暗,眾生福報更差,如此暗黑的世界裡,漫長無比,卻沒有一尊佛出世。

  我們常說得人身難,其實,就算我們得了人身,也不一定能遇到佛,假如我們得人身的時候,恰逢在這10000惡種劫裡,生生世世皆是人身,也無法遇到佛法,依舊無法修行解脫。


  05.善根成熟,得遇淨土

  問:永明延壽大師說:「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法師說:「現在一萬個念佛修行人,只有兩、三個才能往生,連下品下生都沒有分」,請問主要的原因為何?

  答:淨宗法門在大乘佛法裡面稱為「易行道」。

  易行的意思,就是指淨宗法門與其他大乘法門相比,淨宗比較容易成就,但也決不是我們想像當中那麼容易,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佛法界原本是一真,一真為何會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三途?

  佛告訴我們,這些都是由於妄想、分別、執著而變現出來的境界,這是十法界、六道三途的由來。

  由此可知,佛教我們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斷除,如果這種煩惱、習氣不斷,就決定不能超越三界六道。

  所以,無論哪一個法門,淨宗也不例外,一定要斷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不執著,六道三界就超越了。

  「塵沙煩惱」就是分別,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分別,十法界就超越了,你就證得一真法界。

  最後,你能把無明煩惱破盡,就證得圓滿的佛果。

  這是無論哪個宗派、哪個法門都沒有例外的,這個事情難!

  淨宗法門說是易行道,就是說它不必斷煩惱,而是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也能脫離六道輪回,所以這是易行道。

  但是必須要明瞭,往生淨土雖然不要斷煩惱,可是一定要伏煩惱,煩惱伏不住還是去不成。

  從前的人有能力伏煩惱,所以是萬修萬人去;現代人疏忽了,不懂得伏煩惱,以為念佛就能往生,這是錯誤。

  伏煩惱比斷煩惱容易,只要煩惱不起現行,就是伏煩惱,譬如我沒有斷貪瞋癡、是非人我、名聞利養,但是我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得有功夫、有力量,能讓我的煩惱不起作用。

  念頭才起,「南無阿彌陀佛」就把這個念頭打掉,這就是用功夫。

  不管是貪念、瞋念、愚癡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把它打掉了,這樣的功夫才能得力。

  念到心清淨,清淨心現前就是功夫成片。在順境、善緣不起貪念,逆境、惡緣不起瞋恚,永遠保持平等心、清淨心,這才能往生。

  《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韋提希夫人知道西方極樂世界之殊勝,發願求生淨土,請求世尊教她方法,世尊沒有教方法之前,就先教她修三福,「三福」是根,這一點不能疏忽。

  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要是具備這個條件,念佛肯定得生,生凡聖同居土;

  再具備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就肯定生方便有余土;

  再具備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就肯定生實報莊嚴土。佛說得這麼清楚,決定不能疏忽。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什麼?修純善的心。

  《十善業道經》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三福是善;

  「思惟善法」,想善法;

  「觀察善法」,行善法。

  又教給我們要「不容毫分不善間雜」。

  所以,我常勸同修,惡人、惡事絕不放在心上,如果放在心上,我們的心就不善,心不善,往生就成障礙。

  《彌陀經》講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的心行不善,佛號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所以我們必須具足善人的條件。

  佛經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要能符合這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心裡面沒有一絲毫的不善,就決定往生。

  所以,我們把世間不善放在心上,這是絕大的錯誤。

  別人不善與我不相干,我不必把它放在心裡、放在口上,放在心上是我們的心不善,放在口上是造口業。

  由此可知,李炳南老居士所謂「一萬個人當中只有兩、三個人往生」,那兩、三個人是善人,心純善、口善、行善,他的條件具足,如此才能往生。

  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絕對不要把別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裡,不然就破壞了自己的善心;

  把別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口裡到處說,就破壞了自己的善行,這很可惜!

  六祖惠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兩句話了不起!

  常常見世間過,往生就成了問題。

  幾時我不見世間過,世間人沒有過,過失只有我自己一人,往生才有把握。


 

上一篇:海濤法師:怎麼改變不聽話的小孩?
下一篇:悟顯法師:修行的快捷方式,但念阿彌陀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