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佛教思想如何與家庭和社會生活相結合?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是適應救度一切人的智慧方便大法。把它理解為某一種或某幾種陳舊的教條模式都是錯誤的。佛教是一種催人積極向上,追求完滿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動力,是驅散心智愚昧,點燃智慧明燈的火炬。

       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滿的精神境界,學習佛陀自省自悟,自我淨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萬物,慈悲方便利眾的難能可貴的精神;學習如來的出泥不染,寬厚仁慈,誠實,光明磊落,無私無我,無貪無嗔,平易近人,心胸廣如虛空的人格品德;學佛就是學佛做人,學習佛、菩薩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

       閱讀佛經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經中指示的方法積德行善,學一點,做一點,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學佛中學習佛的慈悲心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經》中說:“手中掌握一法,就等於掌握一切法。這一法是什麼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薩——這是佛說的。人如果有這樣一顆慈悲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慈悲待人,智慧做事”,這是佛教的原則。

       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堅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惡行善的原則,就是佛教思想與家庭社會生活的最佳結合方法。在家的人修佛應以修慈悲心、修善德為主,至於念佛、坐禅,不需要仿照什麼模式,完全可以按照本人的實際情況決定,貫徹佛教的方便原則,可以不拘泥於任何形式,家中設不設佛堂,拜不拜佛都屬於外表形式問題,不必一律強求。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為榜樣,以法為准則。

 

上一篇:學習佛法能解決什麼問題?
下一篇:宏圓法師:怎麼救度逝去很久的親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