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義法師:隨喜一切眾生​的無量功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第五大願就是「隨喜功德」。所謂隨喜就是隨是隨順、隨事隨理、隨權隨實。具體來講,隨事就是隨順事相,隨理就是隨順理性;理就是實相的理體,法界的本性。喜是喜慶,慶因慶果,慶幸奉行佛法、弘揚佛法。現前一念心,隨喜法界眾生的功德,所以稱隨喜功德。

  「隨喜」的功德利益

  修行隨喜功德,與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等一樣,有著同樣重要的功德,我們隨喜贊歎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禮佛、念佛、誦經一樣,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課。常人見他人有善喜,忌妒容易隨喜難,就是不知隨喜有這麼大的功德。隨喜的功德利益歸納起來有四點:

  第一,如香滿堂滿屋:一個人靠化妝、灑香水得來的香氣,僅是短暫的、局限的。我們經常隨喜他人,所散發出來芬芳氣質,就會充滿四方,讓你周遭的人都能聞到,並回報給你贊美和歡喜。

  第二,如炬普照十方:願意贊美別人、隨喜別人,喜歡顯揚他人的善美,你的人格道德就會像光亮的火炬。肯隨喜他人者,不障礙、不為難他人的成就,不諷刺、不打擊他人的努力,這樣的人格是世間的榜樣,就如同太陽的光亮普照世間。

  第三,如種一能收百:隨喜他人就像打回力球,你隨喜他人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人回頭來贊美你、隨喜你的功德。就如同我們在山谷中大喊「你好」,四面八方都回聲「你好」。因此,願意隨喜他人功德者,所獲得的回報,就如同種下一粒種子而收獲百倍。

  第四,如月映現千江:天上的月亮雖只一個,但地上只要有水之處,不管是江、海、河、湖、溪、井,甚至只是小小的盆、碗、杯盞,月亮都會映現在其中。我們肯隨喜他人,清淨品格的映現也如同這清涼月,「千江有水千江月」,隨處映現。

  福報無窮無盡的隨喜功德

  隨喜一切眾生功德的法門非常殊勝,具有無量無邊福德,而且可以改變我們現世命運。佛經曾記載,釋迦牟尼佛在極久遠之前,做大國王,供養過一位如來整整七年,所得的大福報,到現在已經用光了,但是隨喜功德的福報是無限的、用不完的!所以,在《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三滅業障品第五部分《隨喜功德文》中說:「一者於十方世界一切如來,至心親近,說一切罪。二者為一切眾生,勸請諸佛說深妙法。三者隨喜一切眾生所有功德。四者所有一切功德善根,悉皆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現在修行施戒心慧,我今皆悉深生隨喜。由作如是隨喜福故,必當獲得尊重殊勝無上無等最妙之果。」可見,一般的布施、放生之類的果報雖然大,福德也有用盡的時候,但是隨喜一切眾生功德的福報,沒有極限,是真正的無窮無盡的福報;供養如來的福報有用完的時候,但是隨喜的功德福報是無限的;每次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它便會增長。例如,在做完禮拜諸佛之後,如果在供養文中做隨喜的話,每一拜所累積的難以思量的功德都會加倍;如果自己做了善事之後,得到他人的隨喜贊歎,則自己的功德會更增長。每當我們隨喜他人的功德,如果那人的境界高過我們,我們累積的功德便是那人的一半;如果他們的境界低於我們,我們累積的功德則是他們的兩倍。可見,隨喜是一個清淨的修行法門,多多隨喜,真的是功德無量!

  不僅普賢菩薩發隨喜功德的願,佛陀也常常贊美隨喜的功德。佛經雲:「如是過去未來一切眾生,所有善根皆悉隨喜。又於現在初行菩薩發菩提心所有功德,過百大劫行菩薩行有大功德獲無生忍,至不退轉一生補處,如是一切功德之蘊,皆悉至心隨喜贊歎。過去未來一切菩薩,所有功德隨喜贊歎亦復如是。」所以,隨喜是最占便宜的修行法門,只要養成幫助他人的性格,隨時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就是很大的功德了。例如,別人出錢作公益,我多少幫一點忙;別人作了好事,我樂見其成;別人有成就,不起嫉妒的心,隨口說些贊歎的好話;別人失意,不幸災樂禍,隨口說些鼓勵的話。總之,隨口說好話、隨手做好事、隨心幫助他人,都是隨喜功德。

  增長福德的「隨喜功德」

  一般來說,隨喜是十分重要的法門,每次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就像收到銀行存款的利息一樣,功德便會增長。銀行不會隨時給我們利息,但是每當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功德立刻加倍。如果隨喜無始世以來,我們所積累的功德,功德會更增長,令人無法置信。例如,如果我們不是菩薩而隨喜菩薩一天所累積的功德,我們也因而累積了一半的功德或菩薩半天所累積的功德。如果我們隨喜佛陀一日累積的功德,我們累積到他十分之一的功德。佛菩薩眾有無量多,所以每當我們隨喜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菩薩的功德,我們便累積了浩如虛空、無法置信的功德。另外,有情眾生在無始世之中已經累積了非常多的功德,即使在幾秒鐘之內,我們因隨喜眾生所累積的功德而得到的利益就超乎想象。又因為累積隨喜功德,牽涉到只是純粹的內心活動而已,不需要做任何特別的外在活動。沒有人看得見我們在隨喜,因為那僅僅是意樂。所以,隨喜是不為人知的修行,容易成為清淨的修行。  

  「隨喜」就在平凡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每當見到其他人好事臨頭,我們應當隨喜。每當見到莊嚴的寺院,甚至是一張寺院的照片,也應當隨喜,隨喜施主、住持及建寺的僧眾所累積的功德。這樣一來,雖然你沒做籌款或建寺的工作,也可以累集他們所造下的功德的一半或一半以上。還有隨喜別人事業成功,造下自己成功的因。菩薩致力於有情的安樂,所以每當有情安樂時,菩薩就非常歡喜。當別人好事臨頭或高興的時候,隨喜他們是菩薩行。每當需要朋友的人找到朋友,需要房子、車子或其他東西的人如願以償時,都應當隨喜。見到有人高興,或有好事臨頭,或在修行佛法,我們應當感到歡喜,應當像母親見到鐘愛的獨子贏得一百萬元般高興。這樣,我們會累積大量的功德,而且一直都很快樂,因為可以免除掉妨礙自己現在及未來的成功的嫉妒等惡業。

  佛法中提到一個隨喜的思惟方法就是,承諾要解除眾生的苦,帶給他們安樂,令他們修行佛法並累積功德。當我們見到別人修行佛法、成就證量,或僅僅是快樂的體驗,都應當感到高興,就像找到如意寶或寶藏一樣。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做大的隨喜功德,互聯網具有傳播信息快、受眾面廣、信息量大的優點,有緣佛友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做大隨喜功德。一是看見或聽見有好的善行、功德,不妨發布在互聯網上;二是轉貼好的弘揚佛法的文章。因此,隨喜是最好的善行,下一點點功夫就能夠善巧地積累大功德的好方法。希望大家通過這些活動而擁有隨喜的性格。

  「隨喜」不可缺少發心和回向

  隨喜是隨順、贊歎他人所作善行、功德和成就。任何人作利益眾生之事,我們都應由衷地歡喜贊歎。以清淨心隨喜他人善行,也是在成就自身的善心。不僅如此,隨喜之所以還能獲得與行善者相同的功德,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會超過對方的原因,就是因為所獲功德的多寡是取決於發心,而絕非取決於出了多少錢或多大力。我們的心就像裝載功德的容器,若它本身極其狹隘且還放有其它雜物,自然也就盛不下更多了。所以,若以凡夫心、以充滿我執的名利心行善,即使所做事情很大,但因為發心狹隘而不純淨,所獲功德往往非常有限。反之,若能以無限廣大的清淨心去隨喜,所獲功德將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回向是在完成善事之後,使善事的功德成熟的一種發願(其他發願是在作善事之前,回向則是在作善事之後),回向與不回向有很大的區別,比如為父母健康而誦咒後,若作回向,父母能得到這一功德,否則,父母並不能得到這一功德。佛陀在《慧海請問經》中曾做偈語雲:「譬如水滴落大海,大海未竭彼不盡,如是回向菩提善,未得菩提亦不盡。」所以,回向的對象不同,所感的果也會有極大的差異。如果只為現世的一些利益如健康長壽、消災免難、升官發財等回向,則所感的果不大;要想所作的善業能恆久不滅的殊勝方法,就是把功德回向出世的功德——發菩提心,這樣所作的善業能恆久不滅,而且還會逐漸增上,諸佛菩薩的廣大福報就是極好地例子。因此,我們不應執著於世間利益,而應該逐漸捨棄世間小利,回向發心時應盡量廣大,趨向出世的功德,甚至是無上佛果。

  以平等心積累「隨喜功德」

  兩千六百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覺時,他發出的第一句宣言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樣的平等觀,道出了生命本是同等尊貴的,沒有高低大小之別,也是佛教最大的特色之一。《大寶積經》偈語說:「當於眾生平等想,慎勿妄起我人心;常樂多聞持禁戒,捐棄捨宅坐道場」。佛教一向講求民主、平等,佛自己也說「佛與眾生,平等不二」,人人皆有佛性,差別只在於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積累隨喜功德時,最重要的是當以平等心看待一切人等;同時,要謹慎不可妄起人我計較的心念。例如,人與人之間由於貧富差異、性別不同、種族不同、地位不同,看待世間就會有千差萬別,這種種的差別心就是不平之心、罪過之心。所以,我們要經常聽聞正法,生起平等之心。假使你有多余的錢財,可以與人共有共享,供人使用;假如你多有余的物資、不用的東西,可以送給需要的人使用;甚至你有空閒的房捨,可以將它提供出來,與更多的人廣結善緣。能做到如此,你施捨錢財,自然會得到很好的人緣;施捨物資,自然會得到無限的方便;施捨宅捨,自然能有廣闊的天地。因此,做人處事若能以平等心與人相處,多聽聞正法,多持守禁戒,樂於布施財物,自然能免去諸多的人我爭執,為社會增添更多的善美因緣。

  見聞隨喜的功德利益

  常有人問:佛教聖物「捨利」究竟是什麼?「捨利」是梵語Saria的音譯,最早的「捨利」是指佛陀釋迦牟尼圓寂後,遺體火化後遺留下的固體物,後來佛門得道高僧或修煉之人遺體被火化後留下的類似顆粒,也都被稱為「捨利」。作為一個真實奇妙的存在,捨利不是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所能解釋的,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物質存在。捨利子也不一定經過火燒後才能形成,過去有很多例子,如講經的法師,講到舌下長出捨利子;長年寫經的法師,筆下寫出捨利子;拜佛很虔誠,地下湧出很多的捨利子;看經時,看到經本裡跳出捨利子;甚至在寺院的法會期間,供佛的燈花結出很多五彩的捨利子,大家都感到一盞普通的油燈怎麼可能結出這麼殊勝的物質,真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述。所以,捨利子雖出現在世間,卻超越世間一切有為法;捨利子讓人感到很神妙、變化萬千,無以名之,只能以「不可思議」來說出心中的感動;捨利子顯現就如同暗夜裡照亮迷途的明燈,使眾生見聞隨喜得利益。我們如果見到了捨利子等佛教聖物,或者聽到關於佛教不可思議的事件、新聞,光是一個隨喜贊歎的歡喜心,都可以得到無限利益,增加我們的信心。因為這些見聞讓我們知道有一個超越無常的永恆的境界的存在,可以往那個目標發心精進,這就是捨利子的真義。因此,《四座講式》偈語說:「捨利神變不思議,見聞隨喜得利益;超於生身住世間,為迷正路作明燈。」

  「隨喜功德」對治人生的煩惱

  隨喜功德可以對治凡夫很重的一個煩惱——嫉妒。嫉妒心是與生俱來的。例如,幼兒一二歲大的時候,如果分給他糖吃,別人多拿一點,他心中的嫉妒就自然表現出來。嫉妒心對於修學是很大的障礙,所以普賢菩薩特別提出這一願,教我們要修「隨喜功德」。不但不嫉妒人,更進一步明白歡喜別人的好處,就是自己的好處,一定要成人之美;不單是看到別人的善行、善事,能夠生歡喜心,還要盡心盡力促成、幫助,這就是儒家講的「成人之美,成人之善」。如果我們自己能力不夠,無法幫忙,我們有個歡喜贊歎的心,那也是隨喜功德。隨喜的時候,不僅不嫉妒,還要盡心盡力幫助他人,發心成就他人,才是真正隨喜;自己有力量但是不肯盡力幫忙,或是單單不嫉妒,仍然不是真正的隨喜;既然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如果能歡喜容忍別人超過自己,那隨喜的功德就殊勝了。有嫉妒心、障礙心,唯恐別人超過自己,就會有愚癡的果報。所以要度化他人,心要愈來愈清淨,智慧也要愈來愈高,德行也會愈來愈厚。因此,嫉妒、嗔恨阻礙我們開發本有的佛性,必須連根拔除,拔除的方法就是「隨喜功德」。

  人生最大的「隨喜功德」

  在《妙法蓮華經卷六•隨喜功德品第十八》,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大菩薩說:如來入涅盤之後,除四眾弟子之外,如有智慧的人(他們在往昔時,曾經種植善根,所以今生聰明),無論是年老或是年幼的人,在法會中聽聞《法華經》隨喜之後,從法會出來,到其他的地方去為人解說此經的義理,能獲得不可思議的福德。而將在法會所聞的佛法,以自己所知道的程度,為父母、宗族、親戚、朋友等,解說《妙法蓮華經》的義理,令他們種善根,得到隨喜功德的利益。這些隨喜經典的人,聽了之後,再輾轉教化其他人,為他們解說經中的義理。這些人再輾轉教化其他人,亦令他們隨喜功德。如是輾轉教化,乃至第五十個人的時候,其人所得到的福德,也有不可說那麼多。

  佛陀不請自說的念佛淨土法門,既是了生脫死的功德,也是普賢菩薩的隨喜功德。我們可以依照《阿彌陀經》修學、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只要把這些做到了,就可以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就可以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轉變成自己的功德;這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念劫圓融」。在我們這一生短短幾十年當中,只要懂得這個道理、方法,經過幾十年的修行,就是阿彌陀佛無量劫的修行。因此,古德雲:「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如果能隨喜淨土功德,就是「見賢思齊」;如果能隨喜淨土念佛法門,稱頌、贊揚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會得到我們人生最大的隨喜功德。

  結語

  菩薩隨喜而作功德分二種:世間法為有漏功德,如造橋修路、齋僧建寺等慈善業,慶悅贊歎、不生煩惱是非等歡喜心。出世間法為無漏功德,了生脫死,廣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靜慮)、智慧等六度。如果能隨喜而修,以世間一切善因,回向無上菩提,亦可轉有漏功德為無漏功德。所以,對於一切公益善事,有力則助力,無力則歡喜、贊歎。佛法讓我們知曉,每個眾生都有無量劫累積的煩惱、習氣。佛教的隨喜功德就是對治傲慢、嫉妒等不良心態,特別是對治嫉妒。如果能將嫉妒、傲慢一念之間轉為隨喜,就會變成無量的功德了。因此,我們要學會轉傲慢、嫉妒為歡喜、贊歎,這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課題。

 

上一篇:星雲大師:人生幸福​課
下一篇:淨空法師:有智慧的人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