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在下個禮拜天,正是觀音菩薩出家的一個紀念日,所以在這一天,我們預備給所有報名想要皈依的人,來舉行皈依的儀式。
已經報名的人,應該預備在那一天皈依;沒有報名皈依的人,若想要皈依,也趕快報名。因為在觀音菩薩出家這一個紀念日來皈依,第一,和觀音菩薩結法緣;第二,這個日子也很容易記得。
你們無論哪一個人,不要把皈依那一天忘了;皈依那一天,那就是你們活著的一個生日,一個“睜著眼睛投胎”的生日。
以前你父母給你這個身體,你沒有睜開眼睛,也不知道這父親、母親好不好,就投胎了;現在這叫“睜眼投胎”──投法門的胎,找一個出世的法門。所以這一點,你們各位應該記得!
有的人說是:“我想皈依,等一等!”既然想皈依,就不必等;你若等,將來或者就錯過機會,就沒有機會皈依了。
所以想要皈依,就早一點,不要等;你等,不知道這個世界有什麼問題會發生。我不是希望大家都死,但是不知道哪一天,那個原子彈、氫氣彈不知怎麼樣就爆炸了,這人類就沒有了。
所以若早一天皈依,或者原子彈響的時候,無形中菩薩就保護著你,就不會有什麼問題。說:“那我趕快皈依了!”你趕快皈依?那我還要審察一下可以或者不可以!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淺釋
趕著路程向佛道
必須要睜著眼睛,認清楚了這個道路,
向前去勇猛直進,不可以後退。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你們各位今天是善根發現、菩提芽生的一個日子。皈依三寶,這叫睜眼投胎,不要走錯了路。
怎麼叫睜眼投胎呢?
就是你睜著眼睛再去重新地做人,必須要找對了門徑,必須要認清楚我為什麼要皈依?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這是一個緊要的關頭。
你不要人家皈依三寶,我也皈依三寶;人家拜佛,我也拜佛,究竟皈依三寶是怎麼回事?
“不知道。”
“拜佛是怎麼一回事?”
“不知道。”
那麼很多的不知道來皈依,這未免是盲修瞎練,盲從了。你必須要睜著眼睛,認清楚了這個道路,向前去勇猛直進,不可以後退。
現在是末法時代。末法,怎麼樣叫末法呢?末法時候就沒有佛法了,法已經到這個末梢上了,將要滅亡了,所以這法在秋天了,秋天就日暮窮途,沒有什麼希望了。可是我們就在這個時候,才要向前勇猛精進,趕這個路程,好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這是皈依三寶大略的一個意思。
今天皈依三寶有很多善根很深厚的人,有的是菩薩化身來皈依的,有的是天龍八部化身來皈依的,有的又是人來皈依的,又有一些個鬼神也都來皈依。
所以可以說在法界聖城這第一次皈依的儀式、皈依的法會是很隆重的,這個護法、天龍八部都遍布虛空,來擁護這個道場。
你們各位,誰的心裡頭所想像的和你們將來的志願,護法善神都是洞鑒無遺,你們各位要好自為之。
我有這麼一個小小的願力,就是你們皈依我的和沒皈依我的人,信佛的人、信其他宗教的人,要是他不成佛的話,我是等著他。
你們各位都應該努力向前,勇猛精進,不要懶惰,不要躲懶偷安,好逸惡勞,要改惡向善,改過自新,向這個菩提路上勇猛精進,不要令我等著你們時間太久了。
等著時間太久,或者我也就沒有那麼多氣力了,所以你們各位啊!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
恭錄自《皈依的真義》
“三皈依”
必須要在僧人的面前求受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餓鬼;
皈依僧,不墮傍生,不做畜生。
這三皈依,是開始信佛的條件。
然後又要受五戒:
①不殺生、②不偷盜、③不邪YIN、④不妄語、⑤不飲酒。
受了五戒,若能嚴持五戒,就是不犯戒。在這五戒裡邊,每一戒都有五位護戒善神,所以共有二十五位善神來保護著你,令你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但是可要守戒,要時時刻刻不犯戒,這五五二十五個護法善神,才會常常保護著你。
在受三皈依的時候,不是在誰的面前都可以受的,必須要在僧人的面前求受三皈;僧人就是出家人,不是在家人可以授三皈的。
皈依佛,就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皈依法,就是皈依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一切尊法;皈依僧,就是皈依所有的賢聖僧,也就是出家人。
不能皈依在家人,因為在家人不是三寶。所以這一點,所有的人都應該知道。
在這個國家,有很多不懂佛法的人去皈依在家人,這是不合法的。
皈依三寶後,就是佛的弟子;
若沒有皈依三寶,就不是佛的弟子。
佛教裡,並不是剃了頭,沒有頭發了,這就是出家人了,不是的!誰都可以剃頭,但必須要受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這些都受了之後才算。
不是受了五戒就是出家人了,必須要受十戒才是個沙彌,受了二百五十條戒是個比丘,再受十重四十八輕戒,這是初發心的菩薩。
絕對不可以拿著魚的眼睛,就當珍珠來用,所謂“魚目混珠”,這是錯誤的。
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問:有些人說信佛不須要皈依三寶,這對嗎?
宣化上人答:就拿讀書說吧,如果你想得到小學文憑,就要完成小學的課程;如要獲得中學文憑,也得念完中學課程。假如你想在大學裡,得到學士、碩士,或博士的學位,自然要完成那幾個階段必修的課程,經過考試合格才能得到學位。皈依三寶,道理亦復如是。
恭錄自《金剛棒喝─宣公上人答問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