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諸佛出世,都勸他的父親要行念佛三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底下就引《觀佛三昧經》。“佛告父王”,這個佛是釋迦牟尼佛,父王是釋迦牟尼佛的父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要度自己的父親,所以底下一段話是釋迦牟尼佛對父親說的,是諸佛的共同的規律。

  “諸佛出世有三種益”,佛出世要做三種很好的事情。

  “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障,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這是第一種。佛都是不例外,佛都說經。

  第二,“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還是為凡夫示現的,“無量妙好”,這是為菩薩現的。“若有眾生稱念觀察”,你念佛的名號、觀佛的相,哪怕觀一個白毫,不管這個佛是現在佛、是過去佛還是未來佛,“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四種重的罪,五逆就是重罪,“永背三途”,不會再墮落到三途。“隨意所樂”,得生淨土。觀佛的相好光明,這是第二種利益。

  “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諸佛出世,都勸他的父親要行念佛三昧。所以上頭是什麼?是諸佛出世的三種意義,什麼佛都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跟自己的父親,勸父親行念佛三昧。所以念佛三昧的重要性,大家就可以在這個地方好好體會體會。一個人對於父親,要勸父親做的事,應當是考慮得最仔細、最周到的。佛現在叫我們念佛,也就是佛對待我們和他自己父親是同樣的待遇,大家要知道,所以大恩大德。

  這個說完之後,這就接到咱們這一段,釋迦牟尼佛的父王,這個上頭的父王是一切佛的父王,當然釋迦牟尼佛也勸他自己的父王。這個說完之後,他自己的父王就問釋迦牟尼佛,他說“佛地果德”,證的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第一義谛的空,這些殊勝的法,“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他自稱為弟子,為什麼不叫弟子來修這個?第一義空,真如實相。

  “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這一點也是需要我們很好的體會,有的人都喜歡高,喜歡談玄說妙,這些地方。所以我常說,你到一個鞋鋪去買鞋,你不能只看見這個鞋的樣子好,或者怎麼怎麼時髦,或者是便宜,你第一個要問的就是你的號頭對不對,你是穿多少號鞋。它再好,再價廉物美,比你的腳大兩號、比你的腳小兩號,你都沒法兒兒辦。我們學法也是如此,那些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你沒有開悟,你還是個凡夫,不是你所能夠修行的境界。所以法門是都有,有許多是說給菩薩的。所以勸父王你要行念佛三昧,就在這。法不是不好,父王看不起,也是一樣看不起念佛法門,這是很共同的,不足怪。但是佛是想得很好,勸父王,諸佛都是如此。

  “又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打個比方,比方是什麼?一個臭的林子,臭極了,但是裡頭出了一棵旃檀樹,出這個旃檀樹之後,整個林子就不臭了。前頭這個事我當初就簡略了,我引文字不願引得太多,寫亦復如是,跟著上文說的,說那個臭林子有一棵香樹,臭林子就不臭,反而變成香的。

  念佛的心也是這樣,就是你心裡頭種種就跟臭林子一樣,但是你一念佛,它就變化了。眾生念佛的心也是,在生死之中,在苦惱之中,你念佛的心也就是這樣,你這片臭林子裡頭出了一棵香樹。你就是老念,“定生佛前”,一定可以生到佛的前頭。生在佛前就是生到佛國,生在佛的左右,不一定說在前頭,在哪都可以,定生佛前就是生到有佛的國土。“一得往生”,一旦得到了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一旦得到往生,你就能夠改變一切的惡,成大的慈悲,一切惡都變成慈悲。

  這個地方,就是我說那個帶業往生,我們這個證據很多,我已經找了好多證據,這個證據又是一個證明,我們隨著這個經典給大家講。現在成為一個爭論,這位先生他就說佛經裡佛沒說帶業往生。他是什麼?他是宣傳密宗。現在很多密宗,他們碰見許多學淨土宗的人(我們這個帶業往生,我不去修你那個密,那多麻煩,要灌頂、修法,什麼什麼),他就覺得要把淨土宗的人破一破,你們這個帶業往生,他辯論,他說你這是不可能的,佛沒這麼說。你看看這個話,經典中我能找五、六處,咱們一個一個來。

  “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就是你在往生之前你的惡還都有,是不是?惡不就是罪業、就是惑嗎?惡還不是業是什麼?所以帶業往生,你看這惡還沒改,帶著去的。可是往生之後,到了佛前就可以改變諸惡,是往生之後改的。不是改了之後往生的,是往生之後,這個大有分別!你要都改了才能往生,那就不叫易行道,跟別的一樣了。你要見惑沒有,思惑也沒有,業也都消了,那你本來也可以證阿羅漢,你也脫生死了。這個不是,你還是有。所以彌陀四十八願裡頭,你不復再入三惡道,這句話也就是說你還有這個業因,還可以入三惡道,但是往生之後,佛的願力加被你不再墮三惡道。

  這個帶業往生,有人說叫我寫,我說我不寫文章,但是要大聲疾呼,這個帶業往生咱們要有信心。而且這是一個正見,我們要是曲解了這些,而且去宣傳這些,就叫作謗法,而這個謗法之罪底下也要說,這個是過於五逆十惡。有的是不自覺的,有的是自覺的,自覺當然罪不可恕,不自覺的也是很重。所以這些地方我們要很小心,不能跟著說。辯論了半天,這個問題還是個問題,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再借機會說。

  大慈至孝的本師,勸父親的話,只勸念佛。而且說了,父親提出來要學別的,佛不同意。可見其他的行門不是不殊勝,但不是凡夫所能修的境界。“唯有系心念佛法門”,持佛的名號,持佛的咒語,“最是應機,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轉惡成善”。而且帶業往生,你這個罪業、疑惑都帶著,還是個凡夫,所以去的是凡聖同居土。並不是叫你超凡入聖才能往生,你如果能入聖你是超額了,你就不是凡聖同居土,你是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不會叫你屈才的。但是更要緊的是你能生就很不容易,能生就是這個學校你很容易考進來,特點就在這。

  上面釋迦牟尼佛勸父王的話,“謂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系念不止”。這個念佛是什麼念佛?有四種念佛: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

  這個裡頭最方便、所最能行的還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就是念一句聖號。善導大師的話,“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但念阿彌陀佛就是持名,念這四個字。別的就叫作豎出三界。蟲子在一個竹子裡頭,要順著一個節一個節的爬;這是橫著出來,咬一個地方,咬通了,就通了。持名,所以是易行道,徑路中的徑路。

  “觀像念佛”,就供一個聖像。但是這個像要是面前沒有,像過去那十年動亂,都給你搬走了,你沒辦法。我家的佛堂一度都搬空了,現在又回來了,但是搬空的時候你就沒辦法了。所以觀像它有這個困難,你不能老保證,你要去旅行什麼,你有時候就不方便,生病等等的,住了醫院,都不好辦。

  “觀想念佛”,觀想一個蓮花上有八萬四千瓣,一個瓣有八萬四千個脈絡,脈絡放多少多少光。你說眾生,你現在想一個蓮花是八萬多瓣,把這八萬多瓣你怎麼想?境很妙,心很粗,它是定中的境界,你不能入定你不能作觀。所以觀是定門的事情,也不是凡夫都能行的。

  “實相念佛”,就是要離開這一切一切,二邊,生滅、有無、能所、言說、名字,能心所緣的等等相,專念自己的本性天真佛。這都是勉強說,這個語言文字不能盡,我也不需要多加解說,多加解說也還是語言文字。

  總之,《圓覺經》的話,“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你還沒有出輪回,你要想了解圓覺是什麼,這個圓覺它的本性就隨著你這個心它就流轉,你要想免除輪回沒有可能性,沒有是處,都不是;就是你所體會的圓覺就隨著你的心它就轉了,就不是本來了。所以你所體會的圓覺非真圓覺也,乃是你心中的妄想中的一套東西而已。

  底下又說,“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何況眾生輪轉六道之中,生生死死這個污垢之心都沒有清淨,你要觀佛圓覺的境界,你不旋復,你不顛倒,你不可能觀。所以觀實相不容易,《圓覺經》就說清楚了。

  佛又打個譬喻,我沒有引證原文,但是這個話是從經裡來的。這個太末蟲就指的細菌,所以佛老早就知道有太末蟲,極微末的蟲。細菌我們要到不久前,近兩個世紀才知道,用大的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細菌,佛在二、三千年前就知道。“太末蟲處處能棲”,哪都能待,“而不能棲於火焰”。所以那個針拿火一燒就是消毒,眾生救傷,拿那個布什麼的在火上烤一烤也是消毒,它那個細菌在火焰上不能生。

  眾生的心,也是“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所以有許多專門要來鑽佛學的人,他就沒有注意這些話,這些話佛就給你授記了,你這個心到不了這。你靠研究學問的心,你這個妄心,你這個意識,你的分別識在那作用,你搞了半天還是個佛學家,你對釋迦牟尼佛的教導、如來佛的真實義還是一竅不通。

  所以佛的實相,圓覺本性,“雖然眾生本具”,但是因為你的妄心,念念是生滅之中,你觀不到,你不能理解。所以不可思議的,不可思,你要靠思去知道怎麼行?那叫可思,怎麼叫不可思議。所以《觀佛三昧經》佛告父王,“念佛法門於諸法中稱為徑路”,四種念佛都稱為徑路,可是持名念佛更方便,是徑路中的徑路。(《無量壽經講座》,黃念祖講述,轉載自黃念老法音網站)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這十六個字是印光大師傳法的法印
下一篇:宣化上人:說狂話招來了病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