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安士全書》:設法救民(《皇明通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設法救民

  皇明通紀

  明宣宗朝。南直隸巡撫周文襄公忱。愛民如子。理財無出其右。初下車。即問民疾苦。深以蘇松賦重為憂。乃於大有之年。用官鈔籴米。儲積以備赈濟。宣德八年冬。奏濟農倉法。命下。遂與蘇州太守況锺。松江知府趙豫。常州知府莫愚。協謀力行。蘇州得米三十萬石。並松常二州。分貯於各縣。其明年江南旱。蘇松饑民。凡三百余萬。盡發。猶不足。忱復思廣為之備。先是各府秋糧當輸者。糧長裡胥。多厚取於民。而不即輸官。逃負者累歲。忱乃於水次置場。擇人總收發運。細民徑自送官。不入裡胥手。所費已減三分之一。又三府當運糧一百萬石。貯南京倉。以給北京軍職月俸。解送等費。每石約費六斗忱與锺等謀曰。彼能。南京受俸獨不可於此受乎。若此處給之。既免勞民。且省費六十萬石。以入濟農倉。農無患矣。锺等稱善。於是請於朝而行之。而蘇州一府。已得米四十萬石。又加以平籴所儲。凡六十余萬石。忱曰。不獨濟農。凡運輸有欠失者。亦於此給借賠納。秋成如數還官。若民夫修築圩岸。開濬河道。竟計口以給之。朝廷皆從其議。明年。江南又大旱。令諸郡大發濟農倉赈之。由是田無禾。而民不知飢。前後活人百余萬。正統元年。忱別定南畿官田斗則。蘇州一府。遂減秋糧八十余萬石。他州有差。蘇。松三百年來。屈指澤及於民之多者。必以公為第一。而公自視欿然。和易近物。好施出於天性。方外衲子。有所建造。必向公募緣。公從無一拒。或有出於望外者。然公之財用益豐。江南依為福星者。二十余年。民生其間。何其幸也。

  《白話解》

  想盡辦法,一心為民

  (摘自《皇明通紀》設法救民)

  明朝宣宗年間,江南直隸巡府周忱,愛民如子,理財沒有能夠超過他的。每到一處,一下車,就訪民問苦。那時蘇州松江賦稅太重,非常憂慮,於是就在豐收年歲,用官鈔籴米,儲藏積累,以備災年赈濟。宣德八年冬天,向上報告准備赈濟糧倉的辦法。命令一下達,就和蘇州太守況锺、松江知府趙豫、常州知府莫愚,協商實行。蘇州得米三十萬石,連同松江、常州的,分藏於各縣。第二年江南大旱,蘇、松飢民達三百多萬,發放了所有的糧倉還不夠救濟。

  通過這個教訓,周忱又在積極想一個更好的辦法,他調查到以前儲備秋糧時,負責的官員,多收糧而不上繳,損失國糧多年。於是周忱就在水道旁邊設置收糧場所,選人總收發運,叫百姓把糧食直接上繳,不再通過中間人的手,減少費用三分之一。又因為三府要運糧一百萬石,儲藏到南京倉庫,作為北京軍職人員的月俸,運輸費用達每石六斗,所以周忱就和況锺等人商量。周說:「他們能夠在南京受俸,就不能在這裡受俸嗎?如果在這裡發給他們,不但免除勞民之苦,而且節省費用六十萬石。

  用這些支出來充實赈濟糧食,今後就沒有憂患了!」況锺等人都說好,於是上報朝廷推行。這樣蘇州就得米四十萬石,又有平籴所儲六十多萬石。有了這麼多糧食,周忱便說:「今後不僅要救濟農民,凡是運輸有欠失的,也可以從這裡借給他,在秋收還清。如果民夫修築堤岸,開通河道,也可以統計人數給予報酬。」朝廷批准了他的計劃。

  第二年,江南又大旱,上命各地大發赈濟。從此以後,雖田禾受災,而百姓沒有飢餓,數年中救活災民百多萬。正統元年,周忱核定官田征收標准,蘇州一府就減收秋糧八十多萬石,其他地方差別不等。蘇、松三百年來,造福百姓最多的,首屈一指應當是周忱了。但周忱並不就此滿足,他一生平易近人,慈悲喜捨,出於天性。出家僧人有所建造,向他募捐,也從來沒有一次拒絕,並往往高於募捐的數目,而他的財富反而愈來愈多。江南人依托他,把他看作福星。二十多年,百姓生活在他的治理下,是多麼的幸運啊!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怎麼做,才能讓親朋走入佛門?
下一篇:《安士全書》:帝君示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