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旭大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66智旭大師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谛譯經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文句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參訂

  辛五、觀耳根。此門次序。本應在那律後。由其正被當機。故俟眾聖各已略陳。乃廣陳修證之相也。文分為二。初敘悟緣起。二牒證結答。壬初、中三。初值佛禀教。二依教修證。三由證起用。癸、今初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觀者。能觀之智。所謂一心三觀也。世音者。所觀之境。所謂一境三谛也。世有三種。一器世間。所謂同居方便實報寂光。二眾生世間。所謂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三正覺世間。所謂佛菩薩緣覺聲聞。以要言之。即十法界若依若正也。音者。依正所出種種音聲。此音本即如來藏性。循業發現。眾生迷本聞。循聲流轉。故於十界依正音聲。不能普遍圓觀。又於所聞音聲。或是有漏。或是無漏。或善或惡。或樂或苦。隨其妄想。起諸分別。不達一切音聲。皆如來藏三谛妙理。惟此菩薩。善證耳根圓通。觀一切音。皆妙三谛。故名觀世音也。古佛亦名為觀世音。正顯師資一揆。我於彼佛發菩提心者。亦如阿難圓悟藏性。深發四弘也。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者。亦如今佛開示阿難定境修觀也。聞思修三字。尋常作三慧釋。今則稍異。謂以聞根為所觀境。從此思惟修習而入三昧。下正備明思惟修習及證入起用之相也。釋此圓通。亦須三意。境通別者。隨聞一動一靜一聲一響。皆可觸發聞機。別成所觀之境。今但雲從聞思修。其境通也。觀盈縮者。觀此耳入因緣所生。全體虛妄。無我我所。是藏教意。耳入即空。是通教意。耳入出生十界因果。是別教意。耳入本如來藏。如來藏中。性聞覺明。覺精明聞。妙德瑩然。周遍法界等。是圓教意也。證則本跡俱圓。具如下釋。

  癸二、依教修證二。初總敘圓修。二別明破陰。子、今初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初於聞中四字。明其所觀之境。雖十八界。皆得為所觀境。而大士初下手時。別從耳門而入。故定聞根為所觀境。此境不取所聞聲相。亦不取耳識能分別相。但聞而已。入之一字。明其能觀之智。眾生循聲流轉。非背而背。名之為出。大士反聞自性。非合而合。名之為入。即一心三止三觀也。流之一字。明其所顯之谛。下文雲。此則圓真實。此則通真實。此則常真實。乃是聞性真流。以此圓通常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故名為流。若隨染緣。則流為九界。若隨淨緣則流為佛界。九界名生死流。佛界名涅槃流。正隨流時。水性不變。十界俱非十界。名真谛法流。惟一水性。隨十界流。十界俱即十界。名俗谛法流。流外無水。水外無流。非水非流。即流即水。十界俱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名中谛法流。真谛即圓真實。俗谛即通真實。中谛即常真實。又三谛俱圓。量周遍故。三谛皆通。具勝用故。三谛皆常。體不變故。若以能入止觀。對所入法流。須知橫豎二義。方達非橫非豎。言豎入者。體真止。空觀。入真谛流。方便隨緣止。假觀。入俗谛流。息二邊分別止。中觀。入中谛流。言橫入者。一心三止。入真谛流。一心三觀。入俗谛流。止觀不二。入中谛流。如此橫豎。即非橫豎。又所觀聞境。本具三谛。總名妙假。能觀止觀。三智一心。總名為空。所入法流。能所雙絕。總名為中。當知約義說三。實非二體。非一非三。而三而一 .。根塵識性。一一鹹爾。眾生迷悶。日用不知。今以妙止觀力。向耳門中圓顯此理。則一顯一切顯矣。言亡所者。亡之一字。總顯澄濁得清。妄結得解之功。所之一字。總指耳根門頭。五疊渾濁虛妄結根之相。蓋迷背時。全即以此真流之理而成妄所。今了悟時。全即融彼妄所之法而成真流。故雲入流亡所。又復應知。入之一字。一心三止三觀。止觀不二。是般若德。流之一字。一境三谛。三非定三。是法身德。亡所二字。即解脫德。所無實體。則亡無可亡。所是幻妄。則不亡而亡。所非有無。則非亡非不亡而論於亡也。

  子二、別明破陰。夫所亡妄所。元無實體。能亡觀智。亦無漸次。但就迷中五疊渾濁。不無淺深。故令悟時。不妨無次第中說於次第。直是語不頓彰。實則次第元非次第也。分文為五。初圓破色陰超劫濁。至五圓破識陰超命濁。丑、今初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此以一心圓妙止觀。直觀聞性本圓本通本常。了知耳根所對動靜二塵。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動亦不生。靜亦不生。不生之理。了然即在二相之中。非滅二相而後為不生也。夫動靜二相。既已了然不生。則凡明暗通塞恬變合離生滅等相。又豈有生。故得圓破色陰超劫濁也。欲知此中修德淺深。仍須善達橫豎二義。豎約六即。橫約四土。豎中有橫。橫中有豎。乃能會入非橫非豎。言六即者。眾生循聲流轉。妄計動滅靜生。靜滅動生。而動本無動。靜本無靜。是謂理即不生。知此動靜二相。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是謂名字即不生。依於聞根而觀聞性。深達不生之理。圓伏五住。是謂觀行即不生。觀力既深。相似理現。六根清淨。粗垢先除。是謂相似即不生。無明豁破。秘藏理顯。一動一靜。無非三德。是謂分證即不生。動亦法界。靜亦法界。法界圓照。惟妙覺明。是謂究竟即不生。今一往約豎。先亡聲塵之所位在觀行。若即豎論橫。通於究竟不生也。言四土者。六凡眾生。以聲生為動。聲滅為靜。是同居土動靜二相。二乘以生死為動。涅槃為靜。是方便土動靜二相。菩薩以二邊為動。中道為靜。是實報土動靜二相。佛以不變隨緣為動。隨緣不變為靜。又不變隨緣。故非動說動。非靜說靜。隨緣不變。故動亦不生。靜亦不生。是寂光土動靜二相。今一往約橫。則四土動靜皆悉了然不生。即橫論豎。則六凡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超同居土劫濁。位在圓教七信。二乘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超方便土劫濁。位在十信。菩薩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超實報土劫濁。位在初住已上。佛界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證寂光土真善妙色。一念普觀無量劫。一塵普現十方界。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微塵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又能示現種種時劫。種種延促。皆悉自在。位在妙覺也。是謂初於聞中。入色陰本如來藏之流。亡九界劫濁之所。

 

上一篇:大量放生可改變命運消業障
下一篇:慧律法師:開示錄77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