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旭大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56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卷第五】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谛譯經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文句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參訂

  辛二、明結解無二決通次義二。初正明結解無二。二兼顯六解一亡。壬初、中二。初疑請。二開示。癸、今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雲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回,不落三有。”作是語已,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伫佛如來無上開示。

  ⊙上文所示六根生起之由。不惟結相宛然。亦且結元斯在。但由阿難俱生惑覆。不達六根即是結元。故重致此請也。猶隔日瘧者。須陀洹人。見惑已斷。思惑未除。入無漏觀。便如健人。出觀之時。習染仍在故也。

  癸二、開示二。初現瑞。二正說。子、今初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祗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摩阿難頂者。欲就阿難現在身中。顯出無上大佛頂法也。十方如來放頂光同灌佛頂者。顯阿難所具大佛頂法。即一切佛所證頂法。更無差別也。

  子二、正說二。初諸佛同宣。二釋迦親說。丑、今初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此由阿難別索結元。故直指六根為生死結根。更非他物也。惟其即是生死結根。所以即是菩提常樂。譬如全水成冰。所以全冰是水。又如全巾成結。所以全結是巾耳。又復應知。此經為阿難輩。一類當機。積劫多聞。不能即於聞中薦取。翻咎多聞為失。故選觀音耳根圓通以對治之。觀音亦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者。何嘗廢聞。只不循聲流轉耳。既借根性以顯圓通。則以根為法界。故曰惟汝六根。更非他物。若尋常言萬法惟識。則又可雲惟汝六識。更非他物。或惟汝八識。更非他物。謂隨八識流轉。隨四智成道。總無二體故也。又約惟色惟香等義。亦可雲惟此六塵。更非他物。以貪愛則種種生惱。不著則本自太平故也。又言根即攝塵識。言識即攝根塵。言塵即攝根識。以三法互為緣起。不相離故。以三皆同源。三皆無性故。故曰。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故天台於三科中。簡去界入。於五陰中。簡前四陰。於識陰中。復簡余七。但觀現前六識一念。名為灸病得穴。

  今經於三科中。簡去塵識。於六根中。簡去五根。但以耳根為所觀境。亦可雲灸病得穴。乃至陳那等六人。各以一塵為所觀境。即塵塵罔非真穴。灸之皆可立愈。然則十八界七大。皆穴也。審得何病。應炙何穴。得其穴。則病愈。不得其穴。則病莫能愈。不可謂此是穴。彼非穴也。故二十五聖各說圓通之後。世尊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佛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來灌佛及眾會之頂。豈非顯於通身是穴。通身皆可起病。二十五門。無非大佛頂法也哉。

  丑二、釋迦親說二。初疑問。二答釋。寅、今初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雲何令我生死輪回。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意謂根塵識三。稱十八界。迷則皆為生死。悟則皆如來藏。何故十方如來。但言生死安樂惟六根耶。

  寅二、答釋二。初長文。二偈頌。卯、今初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

  ⊙此中初四句。顯示根塵識三本不相離。故但言六根。便攝塵識也。次由塵發知四句。即是轉釋根塵同源。及識性虛妄猶如空華。三是故汝今下。即是轉釋縛脫無二。初言根塵同源者。具足應雲根塵識三同源。以同是如來藏性不變隨緣。舉體而為根塵識三。是故根塵識三隨緣不變。仍舉體即是如來藏性也。縛脫無二者。若了達根塵即是藏性。不橫計根為能取。塵為所取。名之曰脫。脫時亦未嘗斷滅根塵。若不了根塵惟是自心。則橫計根為能取。塵為所取。乃至浮根四塵流逸奔色等。名之曰縛。縛時亦未嘗實有根塵。故無二也。識性虛妄者。具足應雲根塵識性一總虛妄。與上文互影略耳。蓋根塵識之實性。即是如來藏性。如來藏性不變隨緣。舉體作根塵識。若離根塵識有為之法。別覓如來藏無為之法。如離華處。別覓虛空。故曰猶如空華也。次文由塵發知。則單根不立。因根有相。則單塵不立。相見既無自性。同於交蘆。則中間所發之識。如交蘆中空。又豈有自性哉。是故汝今等者。知見二字。指真體言。立知二字。顯示妄本。所謂妄為明覺。因明立所等也。即無明本者。即是非縛而言縛。即是所結。即是結元也。次知見二字。指本性言。無見二字。顯示妙修。所謂不隨分別。不循動靜等也。斯即涅槃無漏真淨者。即是非脫而言脫。即是解其所結也。雲何是中更容他物。結答雲何同是六根之問。

 

上一篇:大安法師:淨土宗教程第七編(二)01
下一篇:慧律法師:開示錄68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