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淨土宗教程第四編(七)0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四編阿彌陀佛之本願

  第十二章阿彌陀佛本願的文化一宗教意蘊

  四十八大願是法藏菩薩得世自在王佛的加持,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的精粹,對應自己“超勝諸佛,速度眾生”的願力而肇建的。所以,阿彌陀佛本願內涵無限深廣,其道德、文化、宗教諸方面的意蘊,具有超時空、遍法界的永恆價值,探究阿彌陀佛本願意蘊,不僅對淨業行人的修持不可或缺,而且對當代社會道德文化的重建,現代人的精神歸宿,乃至經邦濟世,均不無啟迪,茲分述如次。

  第一節阿彌陀佛本願的道德價值

  法藏菩薩考察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首先注重諸佛國善惡之因,由因及果,其國土粗妙穢淨之情狀,一一探究其因果對應關系。從“心淨則土淨,心穢則土穢”的基本原理出發,一個嚴淨殊勝的淨土,首先須具有高度道德化的特點,由此,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注入了深切的道德關懷。直接或間接展示道德內涵的願目甚多,考察這些願文,可將阿彌陀佛本願的道德理念概括為三種,即:平等一相、和合無诤、自利利他。

  一、平等一相

  阿彌陀佛針對十方剎土由於不平等而導致的紛爭與邪惡,發願自己所住持的淨土,實施平等一相的道德原則。從深層理念來看,一切眾生,乃至十方諸佛的心源自性,平等一相,無有差別。由於心行與業力的不同,現出差別不平等的跡象,引發無窮的煩惱。阿彌陀佛本願加持,令十方眾生回歸無分別的自性心源,從深層次恢復平等一相,令生到西方淨土的眾生,皆同一心,心裡狀況與價值觀點高度一致,然後,在形貌與生活享用上,實現平等原則。西方淨土的眾生,容貌形色,悉皆端正潔淨,沒有差別與好丑之分,等同一相。阿彌陀佛的形色相同願有效地預防了是非高下驕卑之心。

  阿彌陀佛平等攝受九法界眾生往生淨土,並平等地予以加持,令往生者悉皆具有六通,恢復自性功德,衣食住行諸般享受待遇也一律平等,隨其意樂,應念而至,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特權階層,沒有私有財產,沒有貧賤尊卑。國中天人菩薩聖眾如兄弟、如師友,把手同行,同享次於泥洹之樂,同證無上菩提。這種高平等的社會道德生活,乃是眾生性德的彰顯。阿彌陀佛的別稱是無量清淨平等覺,表明西方極樂世界的平等原則亦是阿彌陀佛果德的體現,給予十方佛剎純粹道德的垂范。

  二、和合無诤

  阿彌陀佛本源內具和合無淨的價值內涵。諸往生者六根寂靜,遠離熱惱,雖然具有三十二種大丈夫相,而不起念戀執著之心念,因為不起我見我相,故不生愛欲貪恚之煩惱,與他人與外境的同體感,引發出相互敬重之心。人我是非,嫉妒诤斗不僅沒有事實,甚至連名詞都聽不到(不聞惡名願)。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無須法律,沒有訟獄,乃至沒有道德法庭的世界,十分世界諸往生者依循性德淨心相處,水乳交融,和合無間。道業上相互切磋,先覺者幫助後覺者,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在彼土充分彰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西方淨土成為事實。一個真正大同的社會模式成為十方佛國雖不能至然而卻應追求的理想藍本。

  三、自利利他

  阿彌陀佛本願攝護十方眾生往生淨土,令其首先著眼於自利(上求佛道),然後廣行利他(普救眾生),為了實現利他的目標,首須福慧雙修,自證菩提。阿彌陀佛願力加持,令往生者所得之六種神通(宿命通、天眼道、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道、漏盡通),識因慎果,策進道業,專樂求法,滅三垢障,游諸神通,於諸眾生得大慈悲饒益之心,為諸眾生作大導師,以正道對治眾生之煩惱,在利他的過程,圓成自利功德,究竟成佛。

  平等一相,和合無诤,自利利他三種道德理念貫徹在西方淨土,作為天人聖眾的共識。諸往生者任運進止,行為總在純潔道德之內,所謂“從心所欲不愈矩”(孔子語)總不致有非道德行為,乃至邪念產生,這是阿彌陀佛大願加持,諸往生者性德彰顯所致。西力極樂世界的道德文化具有永恆的價值,值得我們效法。

 

上一篇:達真堪布:學佛修行就是轉變心念,境為心轉時,已在淨土中
下一篇:智旭大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09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