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淨土宗教程第四編(三)01
第四編阿彌陀佛之本願
第十一章阿彌陀佛本願內容與結構
以上列魏譯本四十八願為參照系,對照其他四種原譯本的願文,甚為差互。諸本之詳略開合不同,然其精神旨趣並無二致。茲擬以魏譯本願文為基礎,列表對其他四種譯本的願目,俾令讀者有一明晰而周全的把握,茲列表如下:
從五種原譯本願目一覽表可知:魏唐二譯的四十八願,二譯本的願目與願文幾乎一樣,周詳廣備,亦能涵蓋漢吳宋三種譯本的主要內容。相對而言,吳宋二譯的願目與願文較為復雜,有一些逸出魏唐二譯四十八願之外。為使讀者對阿彌陀佛願文有一個詳明無遺的了解,茲擬將漢吳宋三譯本的疏缺願文補阙如次。
1.漢譯本第二十三願:
我作佛時,我國菩薩欲飯時,則七寶缽中,生自然百味飯食在前。食已,缽皆自然去,不爾者,我不作佛 (缽飯自至願) 。
2.吳譯本第二願:
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無有婦人,女人欲來生我國中者,即作男子,諸無央數天人蜎飛蠕動之類來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長大,皆作菩薩阿羅漢,都無央數。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此願含攝①國無婦女,②女轉男身,③蓮華化生,④天人蜎蠕得生並皆作菩薩阿羅漢,⑤菩薩阿羅漢無量。其中的第③逸出魏唐願目之外)
3.吳譯本第十七願:
使某作佛,令我洞視徹聽飛行十倍勝於諸佛,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天眼天耳神足勝於諸佛願)。
4.吳譯本第十八願:
使某作佛,令我智慧說經行道,十倍勝於諸佛,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智慧說經行道勝於諸佛願)。
5.宋譯本第九願:
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所有眾生令生我剎,雖住聲聞緣覺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寶剎之內遍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聲聞位遍作佛事願)(與魏本一生補處願略同,互補)。
6.宋譯第二十願:
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我居寶剎所有菩薩,發大道心,欲以真珠璎珞、寶蓋幢幡、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華伎樂,承事供養他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世尊,而不能往,我於爾時,以宿願力,令彼他方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剎中,受是供養,令彼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他佛舒臂受供願)。
7.宋譯第二十一願:
我得菩提成正覺己,我居寶剎所有菩薩,隨自意樂,不離此界,欲以真珠璎珞、寶蓋幢幡、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華伎樂,供養他方無量諸佛。又復思惟,如佛展臂至此受供,劬勞諸佛,令我無益,作是念時,我以神力,令此供具自至他方諸佛面前,一一供養,爾時菩薩不久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供具自至他方諸佛面前願)。
8.宋譯第三十願:
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所有眾生,發淨信心,為諸沙門婆羅門,染衣洗衣裁衣縫衣,修作僧服,或自手作,或使人作,作已回向,是人所感八十一生,得最上衣,隨身豐足,於最後身,來生我剎,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淨信作福最終往生我剎願)。
9.宋譯三十五願:
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於我剎中所有菩薩,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或往他方,隨意修習,無不圓滿,皆令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意修習成就願)。
以上所列漢吳宋三譯本中的九條願,在願目上,似難與魏本相符,細究之,其願文意旨亦未越出魏唐四十八願之外,依序闡述:漢譯本“缽飯自至願”可攝入魏本供具隨意願;吳譯本“國無婦女願”可攝入魏本“脫離女身願”(其蓮華化生願在魏本經文中有,願目文句難攝);吳譯本神通智慧勝於諸佛二願可攝入魏本“光明無量願”(即彌陀光明德用的具說);宋譯本“住聲聞位遍作佛事願”可攝入魏本“一生補處願”;宋譯本“令他佛舒臂受供願”與“令供具自至他方諸佛面前願”可攝入魏本“供養諸佛願;宋譯“淨信作福最終往生我剎願”亦可攝入魏本“一生補處願”。由上證知:漢吳宋三譯的願文未出魏唐四十八願的總體框架,只是在某些枝末方面予以具體的延伸而已。由此可以判定:魏譯本四十八願屬標准願文,章句缜密,義理深邃,結構嚴謹,自成一體。而將五種原譯本的原文融為一體加以周詳會集的,可參考夏蓮居的會集本。
繇次第行乞。而過誠不在次第行乞。但在聞法不觀心。未全道力耳。夫欲浚發大教。而以示墮**室為因緣者。正顯生死根本。**為第一。不斷**機。永違出要。多聞尚自無益。況無聞乎。除是從聞思修。塞源拔本。方能脫死超生。此勸修之要旨也。
丙二、神咒護攝又三。初大悲鑒物恆不忘念。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丁初、大悲鑒物恆不忘念。
如來知彼**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知之一字。即是如來寂而常照。於一切時得不忘念也。據摩登伽經中。則繇阿難作念。方感於佛。今直明佛本了了常知。不俟阿難作念方知。然知雖不藉阿難作念。而必繇彼作念。方成感應。又如來不但能知阿難作念。亦知大眾必皆藉此均沾法味。亦知盡未來際。繇此經咒作得度緣。所謂恆沙界外一滴之雨。尚知頭數。即此大圓鏡智之體所徹照也。而此知體。即是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之知。即是眾生本具如來藏性大佛頂理。所謂盲人見暗。熟睡聞舂。不動不遷。無舒無卷。乃至本圓本通本常。皆此知也。阿難眛此而誤墮。如來證此而護他。可謂唯此知之一字。更無他物矣。王等俱來隨佛者。以如來常式。受齋既畢。必為說法。今既旋歸。知其必有他緣。將演****。故皆願聞也。
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
⊙百寶無畏光明者。表百界中安樂之性。本智之明也。千葉寶蓮者。表一念千如之法也。又頂相表諸佛極果。蓮華表實相妙因。今華從頂出。表因心不離果覺。佛坐華中。表果覺全在真因。因該果徹。故名表示密因。
丁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
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夫五會神咒。即是密诠如來藏性。藏性威力。不可思議。何須更藉文殊。又文殊既表眾生根本實智。用此本有智光。無障不破。何須更將神咒。當知大有所表。以神咒所诠藏性。即阿難及登伽等正因理性之體。文殊妙智。即阿難等了因慧性之果。五會章句。即阿難等緣因善性之用。是故能令惡咒銷滅。又復應知。即彼惡咒。本即法界全體。能持所持。即是惡了惡緣。今以稱性所起真善緣了。對破迷性所起妄惡緣了。緣了既破。全歸正因理性。故名銷滅。又惡咒理體。既即全是正因理體。則惡緣了性。亦復全即善緣了性。如空合空。如水投水。故名銷滅也。提者。提拔其正因之在纏。獎者。獎助其緣了之欲發。阿難登伽。既是有心。有心者皆得作佛。名為正因。阿難一點明了求救之心。是善了因。所持無作清淨之戒。是善緣因。登伽一點熾然**愛之心。是惡了因。所作**躬撫摩之事。是惡緣因。今繇釋迦心內阿難登伽。以此善惡兩機而為能感。故得阿難登伽心內釋迦。以此稱性緣了而為能應也。問曰。阿難善緣善了。以此感佛可矣。登伽惡緣惡了。胡以能感佛耶。答曰。觀音別行玄義。深明善惡皆得為機。今更以喻明之。如父母於子。善者固所愛念。惡者尤所憐愍。但眾生捨父逃逝。故使機感不成。苟能一念向佛。無有不蒙提獎者也。再以喻明。如有一人。先有生金。欲造佛像。喚彼金師。具諸爐□砧椎器物。復有一人。先有生金。欲作殺具。亦喚金師。具諸爐□砧椎器物。當知若無金師及以器物。縱有生金。不能成像。亦不能成殺具。若有金師及以器物。只此生金。可作殺具。亦即可作佛像。設彼主人。正欲作殺具時。旁有智者曉示之曰。汝何以此生金工用。而作殺具。造地獄因。甚不可也。何不以此轉造佛像。即成佛界之因。其人聽之。即用造佛。是時更不須別買生金。更不須別喚金師。更不須別覓器物。即以此金此師此器而成佛像。今明即惡緣了成善緣了。亦復如是。生金喻正因佛性。金師喻了因佛性。器物喻緣因佛性。若其未喚金師。未具器物。縱有生金。終不能作佛像。亦不能作殺具。今惟有此作殺具之金師器物。故即可為作佛像之金師器物耳。又若以此主人喻了因者。則金師器物皆喻緣因。而彼肯作佛像之主人。即是初時欲作殺具之主人。更非兩人。亦可見善了惡了。無二性也。惟其作刀之金。即作佛之金。故正因在纏為可提。惟其作刀之人作刀之器。即作佛之人作佛之器。故緣了欲發為可獎。知此義者。方可以持咒而治習矣。閱者尚深思之。
****鄧伽經。阿難作念感佛。佛即說咒救之。咒名咒文。與此鹹別。既不從頂現化。亦無文殊將咒又登伽來至佛所。佛為遍解形中六事。令彼欲心銷歇。得證聖果。次即具說二人夙世因緣。當知一席所見。條然各別。故知大小兩機。並行不悖。何但初成佛道。雙垂兩相。謂佛始終皆垂兩相可也。然即此一處異聞。或時互知。或互不知。就互知處。名不定教。互不知處。名秘密教。隨彼群機。循循善誘。判教者何必泥於別五時之一途。而苦诤此經之先後哉。別序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