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見道是由大悲心和菩提心
攝持之下證空慧
這是大乘的見道。這裡修的時候,主要是靠發願。比如一個初修行人,才出家,在沒有了解修道的實際情況和困難的時候,會誤以為見道十分容易獲得。當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又會認為見道對自己過於遙遠,會生不起欲求之心,心想:見道根本就不是這輩子的事情,根本就不用考慮。這些都不是很合適的想法。我們應該想:雖然非常的難、非常的高,但是應當發願,應當生起希求。我們這一生如果能夠盡量地從這方面的因去做的話,下一世就可以獲得增上,這樣是比較好的。否則,看到佛道長遠,發起菩提心之後還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而我們這輩子連入道還沒有入,這樣一算,就想:反正見道是肯定沒希望了,那就想也不想了。想也不想的話,把我們的要求就放低了。古雲:求其上者,便得其中;求其中者,便得其次;求其次者,次而又次。沒有這個偉大的理想是不行的。
就像師父以前說,海公上師經常對他的弟子說“此生要獲得見道”。當然,這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可以這樣發願:如果我這生能夠見道多好!這樣發個願是很好的。在念誦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在《入行論》裡面講到,菩提心如果發起來了,有極大的功德;即使僅僅這樣去串習一下、練習一下發菩提心,功德也是非常大。[1]現在我們知道了見道有如是殊勝的功德,那我們發一個隨喜見道的心,起一個這樣的發願。希求獲得見道,同樣也是有很大很大的功德。
這裡用於修持時,可以這樣用發願的方式去修,以此作為我們希求的願境。
在《入中論》的疏裡面有一段話:安住初地之佛子,由見眾生皆無自性,以無自性為悲心緣境之差別,此心為度眾生故,隨大悲轉。由普賢菩薩之大願,回向眾善。其無二相智,名曰極喜。這是解釋極喜的意思。
再看海公上師的解釋,“大乘見道略分三”:第一,“見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所謂見諸法實相”;第二,“見利他功德,我私過患。見平等行,無我正知”;第三,“見廣大佛剎無量諸佛,莫不恆演無上菩提道行。了佛大事因緣”。這裡強調的是要見無我、利他,無我是智慧分,利他是方便分。從一開始修行,就要抉擇二谛,修行就是修智慧分和方便分。通過不斷的抉擇修習,那麼在大乘見道的時候,一定是由這兩分的心所攝持——由大悲心和菩提心攝持之下證空慧。這兩分缺一不可。大乘見道,由於在修資加二道的時候,已經廣為抉擇,那就了知,修行時這兩分一定是不可以分離的。
如果一個小乘的行者,相續中沒有大乘的方便分的攝持;如果一個外道、凡夫這些,當然就更沒有證空慧了,那是智慧分都不夠。因此大乘見道的殊勝在於這兩分具足。一開始修行的時候,就要抉擇,這兩分都不可缺少。就像鵝王的雙翅一樣,缺一個都不行,缺一個就飛不起來了,就不能越度生死彼岸。在見道的時候,更是以現量證得,因此是非常殊勝的。
我們在修行之初,也要這樣。作為見道來講,它是修道的因和無學道的因,又是資糧道和加行道的果。在一開始,這是我們希求的果,希求時,就知道它的因,也是要如理地去抉擇這兩分而得到的,我們不可能去偏廢。這樣我們就知道,在修行之初,如果僅僅去修禅定,是不能獲得見道的;如果什麼都不管,專注地只緣念某一個咒語,或者某一個所緣,或者某一句佛號,僅以此為因的話,也是不夠的。或者說,僅僅通過修菩提心的方便分,那也是不行的。這樣我們會對“道”產生一個正確的了解,然後循之而修,這樣去修三大阿僧祇劫中的第一大劫,才會獲得這樣的一個果。
——《普賢行願品講記》宗宙法師
注解:
[1]《入菩薩行論》(如石法師譯)第一品:珍貴菩提心,眾生安樂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僅思利眾生,福勝供諸佛,何況勤精進,利樂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