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此偈從內容來看有兩個層次:一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奉行去惡為善以保持思想清淨和行為規范,這是尚有善惡相對立的屬於世俗層次的倫理。佛教又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有漏善”。“漏”是煩惱,即帶有煩惱的善。
1、“諸惡莫作” 《十善業道經》雲:“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華嚴經·淨行品》雲:“斷一切惡,具足眾善。”淨空法師說:“要想改造命運,就從這兩句做起。一切不善的念頭,不善的思想,不善的言行,要將之改正。修是修正,修正過來就是善。凡是為自己的都是不善。”
《集法句經》說:“雖造微少惡,他世大怖畏,當作大苦惱,猶如入毒腹。雖造微少福,他世引大樂,亦作諸大義,如諸谷豐熟。”《法集要頌經》中所說:“莫輕小惡罪,以為無殃報,水滴雖極微,漸盈於大器。”《法句經·吉祥品》雲:去惡從就善,避酒知自節,不YIN於女色,是為最吉祥。
2、“眾善奉行” 《十善業道經》雲: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佛說未曾有因緣經》雲:“少時修善。能滅無量惡業重罪。”“人修十善。亦復如是。須臾之功。能滅無量惡業重罪。” 淨空法師說:“念念為眾生、為社會,這是善。世出世間聖賢的教誨,都是以此為標准。”
3、第二層次是“自淨其意”,也就是清除內心的無明、煩惱,或者說是從內心消除善惡的對立,也稱為“無漏善”。“自淨其意”是在體悟自性清淨的基礎上,進而超越善惡的對立,達到更高的道德境界,這是超世俗的更高層次的倫理,是整個偈頌的核心。
首先是純善之心能夠改變命運 《佛說罵意經》雲:“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雲:“夫人禍福。隨心而起。心念善故。受報亦善。心念惡故。受惡果報。”《忠心經》雲:心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惡,即行即施,於彼受苦,輪轹於轍。心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善,即行即為,受其善報,如影隨形。《華嚴經》雲:‘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經·淨行品》:“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恆不捨離,於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華嚴經·夜摩天宮偈贊品》雲:“諸業心為本。”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四《厭捨品》雲:“心清淨故世界清淨,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
清淨心的重要性 《金剛經》雲:"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說清淨心經》雲:所言清淨心者。當知即是心解脫增語。慧解脫增語。由貪染污心不清淨。由無明染污慧不清淨,若諸苾刍斷除貪染即得心解脫。淨空法師說:“如果我們心地不清淨,業障就沒有法子消除干淨,這是一定的道理。我們的心地沒有達到究竟清淨,但是我們向清淨的路上走。心地清淨一分,就消除一分的業障;清淨兩分,就消除兩分的業障,不是沒有效果”。
四、需要進一步了解:七佛各自的略戒 [url=]丁福保佛學大詞典[/url]說: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淨,不須別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
增一阿含經四十四十不善品,謂第一毗婆屍佛偈(百歲中但說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說無為最。不以剃須發,害他為沙門。
第二式诘佛偈(八十年中但說一偈):若眼見非邪,慧者護不著。棄捐於眾惡,在世為黠慧。第三毗捨羅婆佛偈(七十年中說一偈半):不害亦不非,奉行於大戒。於食知止足,床座亦復然。執志為專一,是則諸佛教。
第四拘樓孫佛偈(六十年中說二偈):譬如蜂采華,其色甚香潔。以味惠於他,道士游聚落。不誹謗於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谛觀正不正。
第五拘那含牟尼佛偈(三十年中說一偈):執志莫輕戲,當學尊寂道。賢者無愁憂,常滅志所念.
第六迦葉佛偈(二十年中但說一偈):‘一切惡莫作,當奉行其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
第七釋迦佛偈(十二年中但說一偈):‘護口意法淨,身行亦清淨。淨此三行跡,修行他人道。’ 法華玄義二,亦有‘七佛通戒偈雲:諸惡莫作雲雲。’ 五、印順法師的觀點(供參考)漢譯的《長阿含經》〈大本經〉,僅說一偈,與‘七佛偈’中毗婆屍佛所說的相合。而《長部》〈大本經〉所說的三偈,與‘七佛偈’的毗婆屍佛、迦葉佛(Ka^s/yapa)、毗捨浮佛(Vis/vabhu^)所說偈相合。 又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偈,〈大本經〉作毗婆屍佛說;《根有戒經》作釋迦牟尼佛說;其余的‘戒本’,都作迦葉佛說;這到底是那一位佛說的呢?由於文義通一切佛,所以《出曜經》雲∶‘諸佛世尊,教誡後人。(中略)賢聖相傳,以至今日。’這是作為一切佛的教誡,所以稱為‘七佛所說通戒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