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也好,其他經文也好,很多獲得善利的部分讓我們看著垂涎欲滴,表面上是這樣說,你得做得出來才行,在做的過程中又會因為種種條件、因素的制約,導致效果出現差別。
法就千萬種之多了,法門無量無盡、無數無邊了。
如果繼續擴大這百界千如,和我們有關系的二十個法界的二百個如是,每個又可以如七度音程那樣再分出更微細的境界狀態來,只是我們理解個大概,具體細節就不涉及了,如果展開來說確實沒完沒了的。
不過要涉及到一個和我們關系很重要的點:在一天二十四小時裡,我們激發的二百種如是裡,到底對應哪一道的更多呢?
比如我們生了一萬個雜念,這一萬個雜念裡到底和哪一道的如是匹配得更多?
是人道佛法界多,還是人道地獄法界的多呢?
所以,哪裡是誰審判了誰啊,是我們自己審判了自己、自己懲罰了自己、自己獎勵了自己、自己陷害了自己、自己也救度了自己。
要懂得:一天裡,我們所謂的修行,其實就是敦促十如是契合哪一道的十如是罷了!
如果我們做的十如是契合了菩薩界的十如是,我們就是奔著菩薩階位去了,早晚會坐上那個位置的。
學佛為什麼要讀經啊?
不讀經,根本不知道菩薩的十如是都是什麼,也不知道十法界的十個如是都是什麼,這些都不知道,自己搖動身心干的那些事情,也自然會有對應去處招待了。
你想去哪裡?想成為什麼?
就要去理解他們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如何面對、如何解決的。
這是學佛的過程中非常龐雜細枝末節的事情,說起來都是沒意義的事情,可當某一瞬間需要的時候,如果沒有基礎就會麻爪了,沒准備好啊!
菩薩做什麼了?
菩薩到底怎麼做的?
怎麼實現的?
為什麼要這樣而不是那樣?
不懂不懂,三個蛤蟆跳井,全不懂,怎麼學菩薩?
怎麼做菩薩?
怎麼學大乘?
所以,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要常常思維:如果這個時候是佛陀面臨如此事情會怎麼辦呢?如果菩薩遇到了會怎麼看待、怎麼解決呢?
這些都不去想,我們說學佛、學菩薩,其實也就是嘴上說說,沒在心裡起影響。
妙不妙?
這很妙啊,不是外在的誰主宰的,也不是所謂有一個天帝初創者,更不是有一個宇宙法則的制定者。
人道是這樣,人道的十法界是這樣,乃至十道的十法界還是這樣,這個妙就不可言喻了。
懂了十如是,你想去哪裡隨意馳騁,妙不妙?
會了法如是、境界如是、解悟如是、智慧如是、果位如是,妙不妙啊?
於是,想去餓鬼道,理解餓鬼道的十如是,在現在就開始貫徹執行,只要別用力太大就會跑到餓鬼道去了,用力太大就跑地獄去了。
佛菩薩諸賢聖如何投生人道救度人?
也是滿足人道的十如是,只是這個滿足是形式上的,而心不是這樣的,所以他能投生人道。
這十如是就是妙音菩薩展現的入一切眾生色身三昧,就是觀世音菩薩展示三十二相身的依憑,就是佛菩薩以種種色身、入種種境界、救度種種眾生的依憑。
正如無毒鬼王所說:“若非神力,即需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至。”
這是法,佛法是如何成就為佛的法,當然我們也必然知道成就為佛是沒辦法的,在所有的有為法中最高可以到達十地菩薩法雲地,這也就是《地藏經》裡多次提到證十地事,而沒說如何上升到等妙覺的原因了。
佛在做什麼呢?
菩薩在做什麼呢?
我們又在做什麼呢?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裡,內容略深,能懂自然好;如果不懂,看看就放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