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我的錯
陳思慧 講於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晚 萬佛城大殿
諸佛菩薩、上人、諸位法師和佛友:阿彌陀佛!我的名字是陳思慧,法名親慧。今晚輪到思慧上台學習講法,若有什麼說錯了,請大家慈悲指正。
不久前,在廚房幫忙,准備水果時切到鳳梨,就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情。大約在我十二、三歲的時候,有一天,媽媽買了一粒鳳梨回家,請爸爸幫忙將鳳梨削皮切塊。記得那時候,鳳梨的皮是硬硬的,爸爸切起來有點吃力。過了一陣子,爸爸就氣餒地說,“這刀子不夠利,不好切。”
媽媽聽見了,就俏皮地對我說,“你看爸爸,自己的切功不好,還要怪刀子,說刀子不夠利。”我當場就大笑起來。爸爸就藉這個機會,和我們分享一個小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在一個鄉下有一名很貧窮的學生,每天步行去上課。有一天,正好出門就遇上了一場大雨。由於鄉下的泥濘路,遇著雨水,到處都是坑。這位學生也沒有辦法,踩著腳下的一雙舊鞋就出發了,很不幸地,他在路上摔了一跤,全身都是泥巴;到了學校,同學們都嚇了一跳,問,“你這是怎麼回事?”他苦著一張臉說,“都怪老天爺,下這麼大的雨,模糊了我的視線,令我看不清前路;還有,還有,都怪那條路的錯,竟然這麼多坑;還有我這雙舊鞋,太舊了,鞋底都滑了,所以我才會這麼倒楣地摔了一跤。”當我聽了爸爸講這個小故事的時候,我還覺得這個故事裡的主角真的很搞笑;但現在想想,這不就是我們一般人的通病嗎?
再跟大家分享一件最近所發生的事情。有一天早上,我一如往常到廚房去准備煮飯,一般,米都會放在小齋堂。有時候,法師會將篩好的舊米,擺到五觀堂讓我們先用。所以,那天早上,我其實是到五觀堂去拿米的。才開始煮第一鍋飯的時候,突然法師就過來問我,“思慧,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把米都弄了一地了呢?”天生遲鈍的我,一時之間,都反應不過來。法師見到我愣在那裡,不置可否,她就說,“來,我帶你去看。”於是,我就跟著法師到小齋堂裡去,見到了灑了滿地的都是米。當時,我即刻反應過來,說,“噢,那不是我,今天我沒有過來拿這裡的米。”法師也不知道怎麼辦,最後說,“哦,不是你嗎?”遲鈍的我,忽然不遲鈍了,心裡閃過了無數的可能性。我在想:或許是今天早上煮稀飯的人的疏忽?又或者是昨天煮晚餐的人不小心了呢?正當我想告訴法師這些可能性的時候,我一下子就留神了,馬上提醒自己:“不可言他人過”。所以,及時就把話止住了,然而,在自己還沒有意識過來的時候,心裡一下子也轉得蠻快的,我竟然不知不覺,脫口而出地說,“法師,我想可能是老鼠吧!”
一講完,我馬上就後悔了。雖然這看起來,只是一樁小事。但我回去還是自我反省了一下。從爸爸切鳳梨的小故事,到窮學生的故事,乃至到自己的故事,可見我們不管是大人、小孩,總是有那麼一種習氣,就是每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會自然地第一時間往外看,找出所有外在的毛病;甚至於看遍了全天下,也都不一定會覺的自己有什麼問題。殊不知,若往深處看,在我們怨天尤人的當而,這就是錯誤的開始了。
怎麼說呢?當我們在怪別人不對的時候,或許就是在推卸責任,又或者是在談論他人的過錯,也可能是在打小報告之類的。所以,佛陀才教導我們要時時刻刻回光返照,靜心往自性裡觀照。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自己反省。好比,我剛剛的例子當中,我雖然沒有把米弄掉在地上;但不管那是誰做的,我其實可以不用去說是某個人做的,可是我竟然毫無證據之下,隨便地去怪小老鼠。
自我反省的過程中,我不敢馬虎,我給了自己一個問題:“今天這件事情到底是誰的錯呢?是法師不對?是老鼠不對?是做早餐的人的錯?還是做晚餐的人的錯?或者,是自己的錯呢?”後來,我給自己找到答案:其實,關其他人什麼事情呢?一切一切的錯,都是自己的錯。為什麼我會這麼想呢?很簡單,因為上人說:“他非即我非”。
以下,讓我用幾個假設性的例子,和大家分享:假設今天有人對我發脾氣,罵我、對我大吼;這絕對是我的錯,因為是我令他起煩惱了。要是反過來,如果今天有人令我起煩惱了,令我發脾氣了,這麼說,是這個人的不對啦?也不是的。想一想自己干嘛要發脾氣呢?就是因為沒有定力,沒有智慧呀!所以,到頭來還是自己不好,還是自己的問題。又假設今天有人誤會我、誤解我,錯的還是我。誰叫我自己看不破我執,放不在尊嚴和面子,如此地在乎自己的形象呢?又假設有一個人非常不友善,他對每個人都有說有笑,偏偏就針對我;有時繞佛的時候總是踩到我,不然就是走路的時候撞到我,真是豈有此理!那還是要反醒一下,是不是自己繞佛的時候,步伐太慢了呢?是不是平時走路的時候,自己擋住了人家呢?
好了,假設這一次,我已經盡了心,認真、精進,盡所能地去完成一個任務,而且得到的成果也還不錯,可是卻遭來了他人的妒忌;聽起來,這個生嫉妒心的人,真的很不應該,因為他心裡這麼不平衡,不但不隨喜,而且還妒忌。這回應該是他的錯了吧?但往深一層再想,其實,還是我的錯,錯在哪裡呢?可能自己不夠低調,搶盡風頭;或者自己不夠謙卑,表現得高傲自滿了;或者自己對對方不夠友善,沒有給他人機會參與完成任等等。再怎麼說,就算不是直接的錯,也是間接的錯;是我間接導致他人生妒忌心的。所以,錯還是歸我!
佛陀告訴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所以沒有一個人是會無緣無故發惡心,或存惡念。今天導致他人如此,或許我們無意,但我們不能永遠就用“我不是故意的”或“我並沒有想到”,來當借口。
關鍵就在這“沒有想到”的四個字。第一次,或許沒有經驗,那也就算了;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於每一次都“沒有想到”的話,那就是沒有認認真真地在自我反省了。往往我們就會停留在“沒有想到”的階段上。然後,當問題來時,很自然地,我們又第一反應地說:“那不是我的錯”。正當我們在為自己解釋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在跟對方說著:錯的是他!
那其實,所謂的錯,也只不過是一個名詞。對思慧而言,其實錯這個字,是可以用很多其它的字眼來代替的。比如,做得不夠圓滿之處,或者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或者疏忽等等。所謂錯,也不一定是一般人所想的那麼負面。
所以,真認自己錯,其實是一個非常正面的行為。試想,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將一切的錯歸於自己,那天下就太平了。當一切的錯都歸於自己的時候,已經就沒有什麼好爭論的了。認錯了,就不會有一大堆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爭那麼一口氣。曾經讀到了元朝關漢卿作的曲,說:“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不管是誰對誰錯,只要不爭,則“Everything is OK!”本來存在的問題,也一下子不存在了。
在這裡,OK的不是指人、事、物的OK或不OK;而是指自己可以接受、包容以及忍讓任何OK與不OK的事。其實別人的對與錯,對我們學佛的過程,有那麼重要嗎?就算他人做得不夠好,自己做得如法就好了。重點還是要回光返照,觀照自己的這一份;而不是把功夫放到外邊的人、事、物上,怨天尤人的。因為,當我們定下心來往內心觀照,我們才會發現,萬法皆我師;一切的一切都在為我演說妙法。這樣子挺好的,反而會更珍惜和感恩每個迎面而來的境界或考驗;因為他們給我制造了學習的機會。
或許有的會想:“說則易,行則難”,其實也對;要是不難,我們也不需要下這麼多功夫,修學佛法了。
但想想,受生死輪回難題大一些呢?還是想辦法讓自己去實行難一些?所以,還是一樣的,千萬不能給自己找理由,和找借口。難不要緊,剛開始,的確是難;但可以一點一點、慢慢去做,不要急,也不怕成果來得慢,只要有心即可。上人常常告訴我們:“修行的路上,都是先苦後甜的”。當難到極點的時候,後面就容易了。所以,讓我們大家一起加油吧!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