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大師(312~385),晉代高僧。常山扶柳(今河北冀縣)人。十八歲時出家,因其形貌黑丑,未被重視,令作農務。但因他有驚人的記憶力,數年之後,使他的師父改變了態度,送他去受具足戒,還准許他出外任意參學。約二十四歲時,在後趙邺都(今河北臨漳)遇見了佛圖澄,佛圖澄一見到他就非常賞識,對那些因他丑陋而輕視他的人說,此人有遠識,不是你們所能及。因而他就師事佛圖澄。得到佛圖澄嫡傳後,經常代佛圖澄講說,並能解答許多疑難問題,時有“漆道人,驚四鄰”之譽。
佛圖澄圓寂後,後趙內亂,道安大師曾在山西、河北、河南諸地弘法。後應東晉名士習鑿齒之邀請,率弟子慧遠等四百余人南下襄陽。其後十五年間,道安大師窮覽經典,鉤深致遠,注《般若》《道行》《密跡》《安般》諸經;又為四方從學之士制定“僧尼軌范”,即行香定座上經上講、六時行道飲食喝時及布薩差使悔過之法。
東晉太元四年(379),前秦苻堅派遣大軍攻占襄陽,道安大師和習鑿齒被脅迫入長安,道安大師住五重寺。在此期間,除主持大道場經常講說之外,道安大師也組織並參與譯經。他在《摩诃缽羅蜜經抄序》中指出,翻譯有“五失本”、“三不易”,總結前代譯經經驗,對後世佛典翻譯之影響極為深遠。苻堅建元二十一年(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二月初八,圓寂於長安五重寺。
在我國佛教歷史上,從廣義說,道安大師是中國佛教學術事業的開創者,史書曾經這樣評價道安大師:“晉有道安,獨興論旨,准的前聖,商榷義方,廣疏注述,首開衢路。”“序致淵富,妙盡深旨,條貫既序,文理會通,經義克明,自安始也。”道安大師是對佛教經典進行注解、作序、探求其義理的第一人,一生留下疏注著作“二十二卷”,存世序文有十五篇。道安大師這些著述活動,開創了對中國佛教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