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點之正見,是真心透過無始劫顛倒妄想崩出的一點心光,雖不起眼,連成片卻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讓心光相續,慢慢總會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漸至頓,真心就會現前。(兩個心,一個代表真心,一個代表妄心,妄心可說靈感,未必究竟正確,真心凡夫難現,所以依法不依人,文中觀點大家自己用智慧判斷,不當之處大家可以留言,感恩!)
這是一些平時佛學群自己發的一些言論,多數是分享一文後發表的一點體會感想,收集一下看看也許大家能有自己的心得,上面日期,分享文章名(要看可以網上查),下面言論,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2019.3.1 夢參長老:這是個苦難的世界,你死的次數越多,你越了不了!
佛在經上經常講,作善得福,容易從明入明,作惡得禍,容易從冥入冥。我們所處的依報共業世界,佛形容為五濁惡世。地藏經中地藏菩薩更直說我們舉止動念,無非是罪。可見身處在這外境中,作惡極為容易,作善極為寶貴。一生下來,絕大多數人基本都是惡業嚴重超過善業,可見做人是在消耗無數世累積成熟的善業福報,多死一次,多做一次人,宿世的福報消耗得越嚴重。佛是福慧兩足尊,要自力了生死,沒有福報的支撐是非常渺茫的,所以夢參長老告訴我們真相,這個苦難的世界,你死的次數越多,你越了不了!許多人今生死了,還有福報支撐,可能下世又能做人,但多做一世人,就多耗無數福報,一期業力了結,失去人身,就是從明入冥,再從冥入冥易,要想再能累積福報成熟做人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所以佛才會告訴我們,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你要真正明白這個真相,必然會對輪回六道非常的恐怖,今生幸能遇佛法,不能牢牢把握住,在此生把生死輪回了了,末世要想有此機會就是可遇不可求了。諸位對人生有沒有怖畏,有沒有恐怖?為什麼我們難於生出出離心,沉迷於財色名食睡等種種無常之樂,就是沒有真正認識清楚輪回的真相,心被愚癡障住了,只能看清眼前光景,覺得人生還是多麼美好,值得留戀。就是生活挫折重重的,還是不容易生出離心,多少人對什麼智慧佛法不感興趣,都說我就想好好過好今生,管什麼來世做什麼!無法理解佛說的三界火宅真相,還沒燒到身就覺得安全常久,不知出離。有時自己靜靜想想人生的意義在哪裡,生在這苦多樂少的世間,不明三世因果,身口意不淨,可以肯定自己是個業障深重凡夫,如何能作主自己的生命?現實實無法作得了主,依因果真理,來生基本不會有好結果,若非知道有淨土法門,可以肯定對生命是絕望的。人生再苦我並不擔心,吃苦小事一樁,怕就怕在隔世之迷,一生一生迷惑顛倒,沒有辦法可以保證長期一路進步,一分段生死,進少退多,永難作主,無始劫來不就如此在打轉嘛!對極樂淨土之法,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對我而言,覺得最珍貴的就是兩個願,一個十念必生,極為易往生。輪回何道我們沒法作主,往生極樂卻是容易作得了主的,萬修萬人去,但激發大悲之心,感化怨親債主臨終能少來障礙,一念彌陀佛,生死一同了,化解宿罪業,同生無憂國。第二個願往生不退,但得往生,終不退轉,乘願再來,下化眾生,再入生死,不會再迷失。有此二願足見佛恩難報,其它神通受用等等只是錦上添花。
2019.2.28 弘一大師:人生之最後【1962期】
弘一大師是律宗祖師,嚴持戒律,愛國憂民,悲憫眾生故,亦導歸極樂,以身示范,讓眾生念佛求生西方。夢參長老談及弘一大師晚年生活,嚴持戒律,飲食極少,身體也不好。按現在養生保健的觀念來看,實在是不懂愛護自己身體,長久住世。作為祖師,不是沒有條件過良好生活,但當時眾生疾苦,大師自作典范,堅持苦行,過著比普通大眾更清苦得多的日子。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皆離苦,此等精神,沒有地藏菩薩那樣的悲心,豈易落實到極處!另一方面,大師以自身告訴大眾,這身臭皮囊,總歸是無常,幾十年後終將敗壞,精心保養,多苟活幾時,有何大益。應知無常,專至於道,求法無厭,速求出離,方是真正善待難得人身,借假修真,真能離苦得樂。現代在意健康保養,社會處處宣揚保健養生觀念,大家都知道這句話“健康最重要,沒有健康,一切歸零。”話雖沒什麼邏輯錯誤,但總含著養生保健行業的利益目的。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就算是很好的保健養生了,已是對得起這個身體了,不是糟蹋身體了。癡迷於各種保健品,美容品就是過度了。如同一台機器,正常良好的使用是對的,使機器能保證正常使用壽命,而不是提前報廢,機器的使用壽命根本是在本身的質量。人體亦如是,不良生活嗜好,放縱那是作死,提前報廢,健康長壽的根本在於宿世的業因福報,而不是靠美容保健能夠延長的,說明白點,高價消費美容保健,其實是在消耗福報,減壽才是真正的結果!弘一大師在電影一輪明月中在病時說“小病求醫,大病等死。”其實是真實的智慧。我們沒有宿命通,也不知何是業障病,該如何決定。其實但凡各種癌症晚期,或其它一些絕症晚期,醫生都宣布可能沒幾個月或大半年可活了,你就不防大病等死來看了,不必大耗金錢折騰求生,一心念佛求往生就是最明智選擇,命不該絕,自有奇跡,命該絕了,亦能順利往生,不枉來此一生。若為苟活,非要求醫,家人不傾家蕩產來支持也不孝,支持你也往往人財兩空,你貪生怕死,怨親債主也不會原諒你,往生也難。若有大病保險,花的錢也是消耗你的福報,並不是能占便宜。網上眾籌,也是欠了多少眾生恩情,幾個人又會真心感恩,不懂感恩則是多背許多債。從人道的角度折騰是必須的,這關乎他人的善心,但真明白真相的,自己大病求死,不麻煩眾生,對自己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2019.2.27 夢參老和尚:吃素為何那麼重要?吃肉絕不能成佛!
吃肉絕不能成佛,這是真理,無可辯駁!當然末法時代,能夠吃素,需要很大福報。若能出家,則如拿到一張吃素的特許證,不會有許多人批評,說三道四。在家眾生,自想吃素,往往讓人覺得異類,也易讓人產生煩惱,根本原因也在於自己福報不夠,違緣較多,親朋好友不能支持自己。不願吃素的,執著邪見,心善一點的,認為吃素不夠營養,貪吃肉的,認為吃肉理所當然,甚至批評吃素的,蔬菜瓜果也是生命,吃素也是殺業,好像吃素與吃肉是一樣的,吃得心安理得。有這種觀念怎麼可能真心忏悔,所以許多人讓他忏悔罪業,他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可忏悔的,沒什麼錯的,是個好人。吃肉是殺業不止,故自然不可能成佛,但我們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去做佛的,那我們各種因素還沒能吃素,是不是就不能往生呢?這大家又認識錯了,往生是帶業往生,往生後就斷了吃肉的緣了。到極樂並非馬上成佛,是在阿彌陀佛的加被下不退轉,再修行圓滿才能成佛。
2019.2.26 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本師法身盧捨那佛在梵網經講心地法門,提到如捨心,戒心,忍心,定心,慧心,願心,喜心,慈心,悲心,定心,信心,念心,回向心,直心,無相心等等,這些是我們真如佛性的本色,或叫真心,覺悟心。不覺悟心則叫妄心,例如貪心,憎心,慢心,疑心,怒心,癡心,狂心,自私心,殺心,色心……所謂煩惱即菩提,都是佛性在起用,為何有真妄之別?打個比喻,一串霓虹燈,紅黃藍綠各色燈各各不同,其實燈芯發光是相同的,這是燈的原色,或說真實色。只是多了一層各色玻璃罩,外看就色不同。我們眾生亦如是,大家佛性是一樣的,如燈芯,每個眾生的真心是一樣的,但一念分別,如同給燈芯加了一個色罩,而有十法界眾生種種區別。再起種種執著,就如同在燈泡表面灑掃灰,惡心如貪心恨心殺心等如向燈泡灑灰,我們都罩著一人道的燈罩,灰越多,燈就越暗,故分好人壞人不同。感恩心,愛心,互助心等善心也是有為法范濤,雖也是妄心,卻如同把燈罩上的灰擦拭干淨,使人性的光芒更明亮。真心本色我們比較難穩定保持,惡心是負能量,連有色的光芒都障住,善心是正能量,如同把燈罩上灰吹干淨,而修行戒定慧則如同在燈罩上鑽孔,想讓燈芯原色之光顯露出來。修行是為覺悟,就是為把燈罩打破,恢復心性本色的光明。造惡,行善,修淨業都是造作,佛性本如如不動。人之初,性本善,就如剛生產的燈泡,沒灰自然明亮,這是人性的善,不是佛性的覺,是這個意思。
感恩的心,雖不是佛性終極覺悟的心,因為眾生對我們有恩,而心生感激,也落在能所,有為,卻是最有力擦拭燈罩,保持人性光輝的造作。已是人身就如一盞燈,凡夫被境轉,必然會粘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不管你求人道的福報,還是修行,感恩的心都是必須具備的,人無感恩,燈必積灰,人生必越來越黑暗,學佛若無感恩,灰你都不想擦,怎麼可能鑽孔,想要成就,無有是處。佛弟子都知道這句“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你學佛為什麼難解如來真實義,難得受用,說明我們對佛,三寶,善知識的感恩心不夠,所以對法就難心生恭敬,被灰障住自性,你不擦,不能自利。若能自利,自身光芒四射,自能利他。
2019.2.25 梁冬:別動不動就搞修行,睡飽一個月再說
郁悶是因為能力和欲望不匹配,常言厚德載物,德行可看作是我們的能力,物質可看作是我們的欲望。當我們德行不夠,不配享用那麼多物欲時,欲望過重就會求不得苦,心就生郁悶。倘若不當行為求來了,則如一張桌子只能承載100公斤非放200公斤,就會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所以少欲知足是福,貪心不足是禍,快樂是種感覺,是建立在知足上的,欲望小於德行,就自然快樂,無關財富,下至乞丐,若只求一碗飯,得一碗飯也能快樂,欲望大於德行,得到一奔馳車,亦煩惱自己怎麼沒能力買上飛機。你快樂嗎?不快樂就說明你欲望重了。少欲知足並非告訴你不思進取,而是告訴你不要被欲望心控制,欲望心帶來的快樂是虛妄短暫有害的。
放下很多事,精力更旺盛,我們平時精力往往被不是要緊的事給消耗,也就是給外境轉,生生世世都四處分散,所以沒辦法了生死,若能至心一處,何事不辦!所以大家除了工作需要維持生活負擔外,其它的精力應集中去專攻你最想要做的事,則要成為畫家,作家,音樂家……幾十年專心於一處,定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優秀人物。若隨欲望享樂,美食,旅游,電影,音樂,八卦,電視,游戲……各種欲望覺得好玩的都隨心玩一把,一天一天精力都被這無數欲望分塊消耗完畢,最後只會一事無成。
能夠閉黑關,睡飽一個月那是需要福報的,一般世俗之人是很難做到的,除非你能徹底放下一切,不受外境干擾。但幾人能有這個勇氣和魄力,有時反倒是一場重病才能強行把你從工作交際中釋放出來,才知平時不能捨的也必須捨了,只是重病畢竟是禍,不是修行。修行需要慢節奏,全身心放松,把世俗欲望放下,則煩惱息,菩提顯。現在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快節奏,講效率,講競爭,講得失,驅使的動力都是欲望,習氣就越來越急躁了,甚至修行都想快速見效果,幾天沒感應,沒異樣就急了,覺得浪費寶貴時光了,學佛三天,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虎頭蛇尾。這怎麼談得上修行了,大海無風三尺浪,你心一刻不停被欲望之風吹掃,風不止,如何能心平如鏡,明澈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