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警官:蓮池大師開示淨土行人如何參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再來,『參禅』是禅林的用語,禅宗的用語,「參入禅道之意」。禅宗的這些祖師跟門人,他們坐禅修行,在禅定中參究真理。那麼參禅應該選擇在安靜的地方,「並節制飲食,放捨諸緣,休息萬事,不思善惡,莫管是非」。《師子林天如和尚語錄·卷之二》裡面的原文是這樣,就是我們經文裡面講的,「教你參禅學道,或教你提個話頭,或教你念佛修淨土,令汝掃除妄想狂心,認取主人翁。」這是天如禅師原來的原文。

  這個地方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因為我們都是念佛的,我們也沒有坐禅,那禅怎麼參呢?我們來看蓮池大師怎麼開示。蓮池大師說,我們淨土行人怎麼參。蓮池大師在「與嘉興朱西宗居士廣振」裡面開示,「人之處世,遇順境者,其情愉以安,遇逆境者,其情憂以危。然而順未足為幸,逆未足為不幸也。溺於意之所便,則出世之心不生,戚戚乎不得志」,「然後厭身世之桎梏,而求以出世,是故萬苦交於前,但以正智觀察,苦從何生?從身生。身從何生?從業生。業從何生?從惑生。因惑造業,因業成身,因身受苦。但能破惑,一切空寂。敢問所以破惑之方?只須就本參話頭上,理會念佛的是誰,捉敗此疑,諸惑皆破,思之毋忽。」

  這一段就是剛才我們提到參禅,你就參念佛的人是誰,誰在念佛。蓮池大師說,人在這個世間,有時候遇到順境,心情愉快,感覺很心安。可是遇到逆境,心情就很憂愁,感覺很危險。然而你得到順境,也不要太高興,自己認為很幸運。你碰到逆境,也不要覺得說世界末日,感覺自己很不幸。他說,不用。最怕是什麼?最怕是你自己心裡,你的心念沉溺下去了,你的心沉淪下去了,你自己的出世的心生不出來。什麼叫出世的心?想要求解脫的心生不出來,我們用淨土的話說,你想去極樂世界的心生不出來,信願生不出來。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就是信願,「一向專念」就是持名。

  所以蓮池大師說,你出世的心生不出來,一直在憂愁的是你不得志。你要去思維,事實上參禅就是,你要一直去開始不斷的去思維,然後你才覺得說,這個身體,這個身,這個業報身簡直像「桎梏」,就是像枷鎖一樣。有這個身,想要得到欲望,想要得到享受,想要得到好的生活,想要怎麼樣,想要功成名就,你為這個身,變成這個身所奴役了,這個身就是你的枷鎖,你沒有辦法求出離。所以在萬苦交迫的時候,你要用般若智慧觀照,苦從哪個地方來?從身上身體生的嘛。你想什麼?想要吃得更好,睡得更好,住得更好,穿得更好,用得更好,你要滿足這個身體的欲望。你要知道這個苦從哪裡來?從這個身體生出來的。那身體從哪裡生出來?「身從何生」呢?從你的業障嘛、你的習氣嘛,「從業生」,從你的無始劫來,這些阿賴耶識裡面這些習氣生出來的嘛。「業從何生?」從迷惑顛倒生出來,從無明生出來的。

  「因惑造業」,因迷惑而造業,因造業而成了這個果報身。因身而受苦,因有這個果報身,有這個業報身去受苦。如果你能夠這樣不斷不斷的把這些煩惱破掉,最後回歸到清淨,「一切空寂」,回歸到清淨,老法師說,回歸到自性。「敢問所以破惑之方?」怎麼去把這個煩惱斷掉呢?只須要「就本參話頭上」,去搞懂念佛是誰,這樣就好了。你把這個疑惑打破了,其他煩惱全部打破。蓮池大師說,好好去思維,不要疏忽了。這個是蓮池大師講參禅怎麼參,要這樣去參,才會成就。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十九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上一篇:覺慧普弘:兩舌之禍
下一篇:仁清法師:不是因為圓滿了才出家而是因為要圓滿才出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