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在祇園精捨講經說法時,附近住著一位大富長者,剛為二十歲的獨生兒子辦完婚事。可是,結婚不到七天,兒子為了給新娘摘花,爬到很高的樹上,不小心摔了下來,失去了性命,全家人為此傷心哭泣。
佛陀憐憫長者一家,以“萬法無常”的道理安慰他們,並開示說:
“命如華果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從初樂愛欲,可望入胞影,受形命如電,晝夜流難止。
“是身是死物,精神無形法,作命死復生,罪福不敗亡。
“始終非一世,從癡愛長久,自從愛苦樂,身死神不喪。”
長者請教佛陀:“我兒到底造了什麼罪業,為什麼這麼早就夭折了?”
佛陀告訴長者:“過去久遠劫之前,有一個小孩拿著弓箭在林中游戲,他看見樹上有一只鳥,想用箭射它。旁邊的三個小孩就慫恿道:‘假如你能射下這只鳥,才算真的英雄!’那小孩被美言所動,拉開弓箭,射殺了小鳥。三個小孩看了,不禁歡呼雀躍。
“這三個小孩因為見殺隨喜,所以歷生常受喪子之痛。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另兩位因宿世積福,一個生作天人,一個生作龍王。至於那個射殺小鳥的孩子,前世先做那位天人的兒子,中途夭折後轉生人間,成為你的兒子,死後又投生為那位龍王的兒子,出生的當天就被金翅鳥吃掉了,而那只金翅鳥,就是以前被他所射中的小鳥所化生的。
“現在,有三處在為這個兒子哭泣,一個是天人、一個是你、一個是龍王,你們同時在天界、人間、海中為失去愛子而傷心欲絕,這全是你們過去見殺生而隨喜的緣故。你們的兒子也因為過去殺害無辜生命而常受夭折之報。業因果報真是如影隨形、絲毫不差啊。”
釋迦牟尼佛又說偈開示他們:
“神識造三界,善不善三處,陰行而默至,所生如響應。
“色欲無色有,一動因宿行,如種隨本緣,自然報如影。”
長者全家聽了世尊的開示,當下證得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