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的全稱叫菩提薩埵,簡稱菩薩,“菩提”就是覺,即覺悟的意思;“薩埵”就是有情,即六道輪回的眾生,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覺有情”。菩薩並不只是泥塑木雕的神像,更是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芸芸眾生,悲智雙運,修六度萬行而覺悟的有情眾生。我們之所以在生死苦海中無休止地輪轉,其根源在於情執。唯有遇到正法,了悟萬法本空,明白解脫之道,進而菩提心,自利利人,自覺覺他,令一切眾生皆得大安樂,這就是“覺有情”,即是菩薩。
菩薩是眾生成佛必經的身份,成佛首先要發菩提心。菩提心的體現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眾生是利他,自利是一種智慧,利他是一種慈悲,凡是發起這種心的人都可以被稱之為菩薩。《華嚴經》中講到,菩薩從初發心至成佛,共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信位是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是賢位菩薩,只有後十二個階位是聖人,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妙覺菩薩就是佛。
本經所講的地藏菩薩即是等覺菩薩,通常稱之為大菩薩或摩诃薩。地藏菩薩以大願,大孝而著稱,因此被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他的大願就是普渡一切眾生,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地藏十輪經》中講到,地藏菩薩分身遍及一切世界度化有情,特別是越穢惡的世界越要前往,越苦惱的眾生越要度化;更發願去沒有佛法的地方廣度眾生,因為這裡的眾生最苦惱。
本源法師弘法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