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語文課上有篇《養蠶》的課文,印象挺深。作者通過回憶母親辛苦養蠶,撫養孩子的幾個細節,來懷念母恩。文中有這樣幾句,讀來令人感動:
春天是養蠶的季節。每到這時候,我常常想起母親來。解放前,我們家很窮,母親就靠養蠶換點兒錢,給我們姐弟倆交學費。
……每天深夜,母親總要起來添桑葉。我一覺醒來,常常看見母親拿著燭台去喂蠶。閃閃的燭光照著她那帶著皺紋的慈祥的臉。
………那些日子,采桑葉的擔子就落在父親的肩上。父親用很大的桑剪把桑葉連枝剪下來,成捆地背回來。蠶快“上山”了,母親一夜要起來兩次,累得她腰酸背痛。我和姐姐也常常起來幫忙。母親把蠶沙大捧大捧地從匾裡清出來,姐姐把桑葉大捧大捧地放進匾裡。我用簸箕接蠶沙的時候,總看見母親的額角上滲著汗。
……我抬起頭,看見母親的兩鬓又添了一些銀絲。
令人動容的文字。可我在學佛後,才知道養蠶其實會大量殺生,這是一個近乎屠夫的職業啊。所以菩薩戒當中有養蠶(蠶)戒: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蠶吐絲作繭,通過抽絲就可以做成衣物。抽絲的方法,是把蠶繭放到開水裡煮,把蠶蛹煮死,才能抽絲。蠶做繭本來是孵化,但工人不能等到蠶蛹孵化出來,因為一出來,就咬破了繭,咬斷了絲。
所以是養蠶是惡律儀,犯了方便殺。如果再煮死蠶,那就是直接犯殺戒。
農家養蠶抽絲織錦以為衣飾。抽絲時,須將蠶繭以沸水燒煮,繭內蠶蛹全為殺死,無一能生者。受戒已的優婆塞、優婆夷,若養蠶作繭而抽其絲,即是殺生,犯殺生重戒。
請看下邊這篇故事:
大姑奶養蠶殺生的果報
爸爸的大姑,我的大姑奶年輕時長的很漂亮。性格剛強,精明能干。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她卻受過良好教育,從我們當地唯一一家女子學校畢業。家境很好。她父親(我曾祖父),幫人打理生意,用今天的話說,是職業經理人。媽媽(我曾祖母)是信佛的居士。她妹妹(爸爸的小姑)嫁給了我們當地最大的一家民營醫院院長的兒子。當時那家醫院在當地很有名,叫“德華醫院”,醫院的牌匾是於右任手書。這家醫院就是她妹夫家開的。她本人嫁給了我們當地政府的一個官員的兒子,丈夫(爸爸的大姑父)解放後做過青海某縣的縣長。姑奶為人很好,孝順父母不用說,對哥嫂(我的爺爺奶奶)也很幫襯,甚至對子侄輩也很疼愛,爸爸和她的感情很深。大家想,這樣一個有福的人,一生應該過的很好吧。正好相反,她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令人歎息。
當年我曾祖父家有幾畝地,全部種桑養蠶。大姑奶當時還沒出嫁,為幫父母分擔,養蠶的事,基本都由她來打理,直到出嫁。我的曾祖母是一位信佛的居士,她自己不吃肉。但卻糊塗的讓家裡養蠶來增加收入。為自己和子女埋下了禍根。後來她死於惡性貧血,雖然女婿家開那麼大的醫院,卻治不好她的病。大女兒一生命運坎坷,兒子(我爺爺)和小女兒(小姑奶)活的命都不長,我爺爺60出頭就走了。小姑奶好像60不到就走了。
大姑奶命很苦,由於殺業
一 自己和家人多病,短命。
(1)她自己雖然活到80多,但死於肝癌。而且無錢醫治,死時非常痛苦,受了不少罪。
(2)小兒子成家不久就因肝癌去世,死時才30出頭。
(3)小女兒智力有點問題,比正常人智力差那麼一點。小女兒生的女兒也是智力有問題,後來又被人拐走,一直都沒找回來。為此導致小女兒與老公離婚。年紀不小的小女兒,後來改嫁,找的女婿條件很不好,是掃馬路的,其本人為了謀生也掃馬路。後來收養了一個男孩,艱難度日。姑奶為這個小女兒也是操不完的心。
(4)大兒子50多得了偏癱,生活不能自理,無法養家糊口,生活很艱難。晚年大姑奶與大兒子一家一起生活,生活很清苦。
二 家庭生活困苦。
老公雖作過縣長,但文革時被打成右派,強制勞動改造,不能回家,也無法貼補家用。姑奶自己在街道一家小企業上班,收入微薄,無法養活家裡那麼多的孩子。後來只好帶著孩子回娘家,投奔哥嫂(我爺爺奶奶)。哥嫂雖然張開雙臂,毫無怨言的收留了她們,但本身自己孩子也多,爺爺奶奶有5個孩子。那年月農村生活條件也差,一大家子也僅能糊口,受了不少苦。因為沒錢,孩子們都上不起學,沒有受過太多教育。後來文革結束,老公冤案得以平反,全家又重新回到城裡生活,因為孩子們都學歷不高,找不到合適工作。只能在街道辦的一些企業上班,收入微薄,生活艱難。
三 家庭不和睦。因為受老公被打為右派的牽連,大姑奶和孩子們受了很多的苦。尤其當他老公平反時,組織上問他:有什麼困難需要組織上幫助解決?耿直的他說:沒有,有困難自己克服。而姑奶原本指望借組織平反的時候,幫孩子們解決工作問題,這下全泡湯了。為此怨恨丈夫多年,導致夫妻感情非常不好。後來,因為房子拆遷,姑奶跟大兒子過,姑爺爺因身體不好,只好找了保姆,自己過。後來與保姆日久生情,一起同居,為此大姑奶更是痛苦,無法原諒老公。據說,姑奶奶走後,還附體於老公,後來還是兒子給勸走了。
與婆婆長期不合,斗爭了一輩子。
與大女兒關系非常不好,大女兒到外地工作,結婚後,基本不回家探望大姑奶。即使回家,也只看望奶奶和父親。母女形同陌路。
爸爸經常給我講,他小時候大姑奶對她的疼愛。小時候過春節,爸爸總帶我和弟弟去給大姑奶拜年,她總做一大桌子的飯菜招待我們,對我們也很疼愛。大姑奶對侄子晚輩都那麼疼愛,對老公,女兒一定會更好。但她卻與老公,女兒,婆婆長期不合。究其原因,除了她性格上,為人上的問題,年輕時養蠶,造殺業,應該是重要的原因吧。
學佛後,明白了不殺生的道理,加上大姑奶一生的遭遇,我把自己所有的真絲衣服全部處理了,之後也再沒買過一件真絲衣服。不光養蠶有果惡報,賣真絲衣服也有惡報。我的一位親戚因開真絲衣服店,得了肝硬化,英年早逝,以後有機會寫出來,警示大家。
大姑奶一家不信佛,將她家的事情講出來,等於也替她們全家忏悔。如果此文有些微功德,全部回向大姑奶全家和我們家族中所有人。希望大家能以我家的遭遇為鑒,永遠不要造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