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淨宗的判教01
古印度與中國的淨宗祖師,以淨宗理念審視釋尊一代時教,建構出諸種頗具特色的判教系統,其中以龍樹菩薩、昙鸾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的判教較為突顯,對後世影響較大,茲分述如次:
一、難行道與易行道
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中,注重行人獲阿惟越致(不退轉)的必要性,以防墮入聲聞、辟支佛地,乃至在凡夫地無量劫輪轉之險況。論雲:“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然。”然而,獲至阿惟越致地,甚難久遠乃可得,非怯弱下劣之人所能為。釋尊為普度眾生,廣開方便之門。《十住毗婆沙論》雲: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在這裡,龍樹菩薩從修行的方法與效能方面,提出了判教的標准,將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概分為兩類:一者難行道,靠自力勤修戒定慧,於無量劫捍勞忍苦,次第破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豎出三界,歷劫修證,如陸道步行到達目的地,千辛萬苦,是為難行道;二者易行道,信願稱名,仰賴佛力,悲願加持,往生淨土得至阿惟越致地,疾速圓成菩提,如水道乘船,揚帆順風,疾抵彼岸,安隱快樂,是為易行道。
昙鸾大師承繼龍樹菩薩的判教,並加以獨創性的诠釋闡發。《往生論注》雲: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諸多宗教亦具慈善的表相,混淆離生死苦、得涅椠樂的菩薩法——注);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鞞跋致,乘船則樂。”
昙鸾大師詳陳於五濁之世無佛之時,求阿惟越致的五種困難,障礙菩薩修行,從反面顯示出易行道的殊勝。這是昙鸾大師依據《無量壽經》與《往生論》的教旨所創發的觀念,是將古印度淨土教加以本土化、時代化的善巧诠釋。
由是,他力本願的理念與對易行道高度自覺的倡導,構成了中國淨宗的主要特色。這一特色亦是在繼承龍樹菩薩判教基礎上,加以中國本土化的獨創。飲水思源,龍樹菩薩亦被推尊為淨宗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