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旸法師:一句彌陀統攝一切法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念佛未得定前,與禅迥異,因禅心非欣厭取捨,而念佛則欣取樂邦,厭捨穢土;禅心不能著境,一有所著,便失本來,而念佛則心境對待,能所宛然;禅心應遠離法執,而念佛則要利用法執;禅心即是法性身,非生死義,而念佛則應作死此生彼想,凡此種種,悉是禅淨互異處。但是若到已得定時,則不同了,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當前一念心性,與十方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這時便離開六識分別,與禅門的真如三昧,無二無別,而變為禅淨不分了,這樣看起來,若說淨即是禅,有何不可?現在再來說律,戒律的作用,能防范身口意三業,使之生善去惡,但是修淨土法時,身禮佛,口念佛,意思佛,這樣三業既已集中,六根自然都攝,若說生善,是集生善之大成,若說去惡,試問三業已集中在佛,此外還有什麼閒家具,可以把來造惡?這樣看起來,說淨即是律,有何不可?

  至於教呢,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若論文字,只有六字,若論作用,可以說三藏十二部教理,都在裡許;也可以說,釋迦四十九年所說之法,也一字不遺的都在裡許,這樣還有什麼教義,能在這六字之外,並且研教之目的,在於生信解,啟行證,而念佛的作用,正所以息妄心,得正念,實已超過信解,而直達行證的階段。所以學者若能念佛,則無需研教,而一切教義,已是具足,這樣看起來,若說淨即是教,有何不可?至於密呢?注重三密加持,強調即身成佛,獲得六種無畏,是密宗的特色。但淨土法門的三業集中,實際上和身口意三密加持,無甚分別;而念佛的作用,能使我心佛心,融合為一,而當三昧現前時,但覺性光交錯,凝成一片,實不能分別,何者為佛,何者為我,故當念阿彌陀佛時,念者自身,即是一尊阿彌陀佛,這樣就說即身成佛,有何不可?即使未得三昧,而當念佛時,為了感應道交,佛光攝受故。行者當前,即為佛神通力用所加被,如是當何所畏?這樣看起來,若說淨即是密,有何不可?

  綜觀以上諸義,就可以恍然悟道。為什麼古今的許多名師大德、高人達士之修學佛法者,都提倡修淨土?近人范古農居士主張:“學在唯識,行在淨土。”可知愈深入經藏,就愈贊歎淨土,只有不信者,這才輕視淨土念佛法門。

 

上一篇:品茶與學佛
下一篇:智谕法師: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