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是心地功夫,關鍵是改變我們的心,打坐只是輔助手段。
很多學佛人覺得,只有閉上眼睛、盤腿坐在那裡才是禅修。
對於這個觀點,禅宗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作了批判。《六祖壇經》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身體不過是個皮囊而已,怎麼可以根據它是坐著還是躺著來判斷是非功過呢?關於此,禅宗還有一個著名的公案。當年,馬祖道一精進禅坐,南岳懷讓看出他是堪當大任的法器,就想度一度他。於是,懷讓禅師取了一塊磚在他身邊磨。馬祖被吵得不行,就問:你磨磚干啥?懷讓說:我想把它磨成鏡子。馬祖奇道:磨磚豈能做鏡?懷讓反問:如果磨磚不能做鏡,坐禅豈能成佛?懷讓接著舉例說:就像牛車不動的時候,應該打車還是打牛?
禅修是心地功夫,關鍵是改變我們的心,打坐只是輔助手段。真正的用心,貫穿在一切時,一切處,包括行住坐臥,乃至吃喝拉撒。只要保持正念,隨時隨地都是修行。很多人不懂得怎麼在心地下功夫,既不學習教理,也不改變觀念,調整心行,只是渾渾沌沌地坐在那裡,以為這才是禅修的唯一方式。其實,是對禅修的誤解。
話說回來,既然躺著、走著都可以修行,盤腿坐著自然也可以。事實上,這正是常規的禅修方式。但我們要知道,坐在那裡干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禅修並不是讓身體保持某種姿勢就行了,關鍵在於用心。正因為如此,禅宗修行歷來都不拘一格,但用心綿綿密密,絕不空過。所以說,禅修是心地功夫,而不僅僅是腿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