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只要心真切,一善萬​倍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有一天夜裡,袁了凡居士夢到一位善神,他告訴善神自己許了做一萬樁善事的願,但是以目前的狀況恐怕難以滿願。這是感應,心真誠就有感應。

  善神就說:“你的善願已經圓滿了。單憑減糧一件善,‘萬行俱完’,一時圓滿萬行。”袁了凡居士聽了很吃驚,怎麼會這麼容易呀?

  寶坻縣的田,原先征租為每畝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居士到任後,覺得這個田賦太重,於是就施行了一項善政:把租減到每畝一分四厘六毫。

  即便善神告訴他萬件善行已經完成,但袁了凡居士心裡總不踏實,這麼容易就圓滿一萬功行嗎?萬一不對,不是欺騙諸佛菩薩、護法善神嗎?他有著這種驚疑的心態。

  這個時候正好趕上幻余禅師從五台山來,袁了凡居士把夢境告訴了禅師,並且詢問這件事情是否可信幻余禅師就說:只要善心真切,一件善行能頂一萬件善,何況這是全縣減糧、萬民受福。即使沒有真正減糧,單是真真切切為萬民著想,也能抵得上萬善。減糧的舉措,惠及群生,意義非凡。

  “善心真切”,你發出的善心很真誠,這裡面沒有夾雜著一絲一毫的私欲,完全是大公無私,沒有任何自私自利的執著,這種真切的善心發出來以後,即“一行可當萬善”,你做這一件善事,它的功德等於一萬件善事。

  袁了凡居士這一項善政實實在在地利益到了千家萬戶,這樣一次性地做善事,和挨家挨戶布施同等的錢糧,在所做的利益上是完全相同的。

  為什麼呢?因為能夠減收田賦,全縣的人都受惠。一縣不只一萬個農夫,還有他的家人,父母、妻子、兒女,統統都受惠。所以說,公門好修福。反過來,要做惡也容易。如果嫌這個田租太少了,加重一點,多收一點稅,這一念也就造成了萬惡了。道理就是這樣,善惡就在這一念之間。

  現在這個時代修大善、造大惡,在許許多多行業裡都能做得到。

  最容易做到的是網絡傳播。若我們傳播的是正面的、正能量的、勸人積極向上向善的、正知正見的,則能夠啟發眾生,令成千上萬人通過浏覽而斷惡向善,自利利他、自覺覺他,那你這一時的傳播,超過了袁了凡居士的萬善。而如果傳播的是負面的,撥無因果、邪知邪見、惡意誹謗正法混淆視聽的,教導人殺盜YIN妄破壞倫理的,那麼一時傳播的罪過,果報就在三途惡道。現代科技發達,確實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方便,但是這個方便有正面、有負面,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吉祥禍福確實是在我們一念之間。

  “善心真切”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意思,就是真心。真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三千樁善事、一萬樁善事、十萬樁善事,都是從分別執著裡變現的境界,還是有范圍的。如果是真心去做,真心沒有界限,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極小的善也遍虛空法界。所以,這個角度來說“一行可當萬善”。所以,我們做善事,要拓開心量,真心裡面沒有執著分別,用真心去做善事,不計較得失,不計較果報,更不計較名聞利養,這種無私的大心量做的善事,功德就大。

  袁了凡居士聽了幻余禅師的開示,心裡立刻不再懷疑,法喜充滿。萬善圓滿了,他就捐出俸銀,請幻余禅師在五台山齋僧一萬做回向。袁了凡居士行善的氣魄越來越大,這種氣魄來自對因果的信念。從這一小小舉動可以看出,袁了凡居士能當機立斷、慷慨布施,毫無勉為其難之意,更沒有半點吝啬和猶豫。所以,他是應該受到福報的。

  袁了凡居士用俸銀供養僧人。佛教裡講,做善事一定要用淨資,也就是用干淨的錢財,不是偷來、騙來、巧取豪奪的,而是依靠自己的勞動以及正當的渠道得來的錢財,這樣布施才有功德。否則,即使做了善事,也有過失。關於齋僧,在佛教裡有“千僧齋”“萬僧齋”的法會,就是布施錢財,供養一千位僧人或者一萬位僧人來吃飯、來用齋,在這一千僧之中必定會有一位阿羅漢,或者菩薩聖者乃至佛陀化現來應供。所以,供千僧齋、萬僧齋,功德無量,全世界各大寺院每年都有供“千僧齋”“萬僧齋”的法會。袁了凡居士用俸祿供一萬僧人用齋,其功德是不可估量的,並且以這種方法來作為一萬件善事完成以後的回向效果也是不可估量的。

  每個修行人都希望自己一生能積累到最大的善業資糧,這就像商人追求最大的利潤一樣。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首先要通達方法,方法就在緣起上,懂得緣起,合理地創造緣起、利用緣起,能使善業功德大幅度增上,短短一生能積累連虛空也無法容納的大功德。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可為》

 

上一篇:圓因法師:佛陀的四個法​寶
下一篇:敬惜字紙,開慧增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