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蕅益大師:示念佛三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寶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圓、棹、實、種種三昧,無不從此三昧流出,無不還歸此三昧門;蓋至圓頓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眾生心性,一而已矣。只此一心,法爾具真如、生滅二門:正隨緣而不變,名真如門;即不變而隨緣,名生滅門。依真如門,說圓實教;依生滅門,說偏權教。離真如,無生滅;權、是實家之權,故可為實施權。離生滅,無真如;實、是權家之寶,故須開權顯實。為實施權。有藏、通、別教之三;開權顯實,統為圓教之一。權實四教,無非念佛法門。所謂:念自佛,念他佛,雙念自他佛。約四教,成十二種念佛三昧。又、常行等四種三昧,同名念佛;一一三昧,各具十二,則四十八種。復次,念他佛者:或念相好,念法門,念實相;以例念自、念雙,亦可各三。廣歷四三昧,四教,則成一百四十四種;一一種,復有無量境觀差別,非言可宣。而持名一法,出佛說阿彌陀經,仍在前來種種三昧之外。觀經雲:「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名字是也。此持名法門,雖似曲為中下,仍復最頓最圓。蓋所持之名,無論解與不解,當體無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無論達與不達,當體無非一心三觀。請嘗言之:六字彌陀,為因名故名,為因心故名,為亦名亦心故名,為非名非心故名?若因名故名,名應自持,何待心持?又、名能自持,與心何預?若因心故名,是心本有名,則不持時,名何不現?若亦名亦心故名,名能有名,何待於心?心能有名,何待於名?又此名字,誰半屬名,誰半屬心?且不持時,名中半名雖無,心中半名應在;離既各無,合雲何有?若非名非心故名,既非名非心,何能更有彌陀名字?如此推名,名字性空,緣生幻有。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法界中道實相,舉一全收,無一法在名字外。所念境谛既爾,能念觀智例此可知。復次、束此境三,總名妙假,舉正報、該依報,舉化主、該徒眾,舉假名、該實法;一句名號,三千歷然故。復次:束此觀三,總名為空,以覓心無朕故。復次:名若是心,復何為名?名若非心,心何持名?心若是名,復何為心?心若非名,名何預心?於其中間,無是非是,豈非即中?虎溪雲:「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亡即是中;亡照何嘗有先後,一心圓絕了無蹤!」此之謂也。悟此理而持名,則一稱一念,頓圓無上菩提。縱未悟而捻珠記數,矻矻窮年,未嘗不暗合道妙,全在妙境妙觀之中。久久熏習,性德漸顯;「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此蓮宗諸祖,所以極力宏揚也。誰有智者,捨此別求歧徑哉!

 

上一篇:播種真理的人
下一篇:素食者多吃10種食物補鐵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