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恆順眾生,怎麼個“順”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常隨順諸眾生 盡於未來一切劫

  各位師父、居士們,我們今天繼續一起學習《行願品》。首先還是祈請大寶恩師加持我們能夠如法地講說和聽聞。上一次我們講了“常隨佛學”裡面的這些頌子,有講到出家的,有講到說法的,有勤修波羅蜜的,還有不忘失菩提心的。今天我們要講“恆順眾生”——第九大願。

  二、恆順眾生

  前面“常隨佛學”是“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就講到“自利學成,果上利他。平等悲心,真實拔苦與樂,遍空時而無盡”,接著就是“以上常隨佛學之總結,以下發起大乘利他五道之門,以恆順眾生為主眼”。這裡接著就是“恆順眾生”,“恆順眾生”在《普賢行願品》的長行裡面是這樣的,“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講了很多眾生的差別,乃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這裡就是長行講的“恆順眾生”。“恆順眾生”,在前面略講的時候,有提到說,“恆順眾生”是不是就是一切都要隨著眾生、一切都聽他的,他怎麼說,就怎麼做?(答:不是。)不是的話,那“恆順”是什麼意思?

  下面我們就看,剛才念的長行,這裡有兩個“何以故”,就是“為什麼”。第一個“為什麼”,謂但需順佛,何需順生?這裡就是講要平等,“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要隨順眾生,那麼這裡就問,為什麼要隨順眾生呢?我們是“常隨佛學”,接著就來“恆順眾生”,既然已經常隨佛學了,佛就是我們的導師、是我們的榜樣,他了知一切法,他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去做,只要依佛所說而行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順眾生呢?這是長行的問題。

  回答是怎麼回答呢?“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反過來就是說,若不隨順眾生,則為“不隨順供養諸佛”。這兩個是這樣的關系,也就是我們僅僅只隨順諸佛而不隨順眾生的話,仍然是不隨順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基於這樣的理由,所以“常隨佛學”之後還要“恆順眾生”。這裡接著又問“何以故”,為什麼“令眾生歡喜”就令諸佛歡喜?比如你的好朋友叫你去殺雞,你殺了雞,他可以吃雞了,他就歡喜了。你令他歡喜了,是不是就令諸佛歡喜了?(答:不是。)那就“何以故”——為什麼“令眾生歡喜”則諸佛歡喜呢?這裡怎麼解釋呢?如果別人對你說:“我喜歡殺雞,我要吃雞,你給我去殺一只雞來,這樣我歡喜,你不殺我不歡喜。”你不去殺雞,他就不歡喜。你不令他歡喜,是不是就不令諸佛歡喜呢?這個怎麼解釋?

  這裡我們接著看,怎麼回答呢?為什麼令眾生歡喜就令諸佛歡喜?“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性,就是諸佛如來的心性當中,智慧、方便兩方面,一切相智和大悲心,都是具足的。凡是諸佛的心性,必定是依大悲心而轉的。

  這個大悲心是從何處而生呢?——悲心的所緣境,就是眾生。緣著眾生,起離苦的行相,這樣就是大悲心。起了大悲心,以此作為因,然後才能生菩提心。前面我們說過,在說七重因果的時候也知道,大悲和菩提心是因果關系。生起大悲心可以進入上士道,生起菩提心,進入大乘道。若無大悲心,則一定不會生出菩提心;若無菩提心,一定不能成等正覺。因為菩提心是一切相智的因,如果前面不生菩提心,則後面一定不能生出佛陀的一切相智,就不能成等正覺,不能證得究竟的滅谛。基於這樣的理由,也就等於說,如果要成佛,如果要常隨佛學,要達到究竟圓滿的無學道,那必定要起大悲心;而大悲心要生起,必定不能離開眾生——緣眾生,生起離苦之欲。

  所以,在長行裡面還講,眾生是根,諸佛菩薩就像花果一樣,花果離開了根子,就不能長出來了。所以,大悲是最關鍵的,要貫穿著整個菩薩道的初中後。如果不緣著眾生起離苦之欲,這是無法生起的。由此就知道,令眾生歡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隨順眾生。要令諸佛真正歡喜的話,那就是要令眾生歡喜。令眾生歡喜,這裡有一個標准,就是“隨順”。隨順的話,就是要饒益。隨順他的根器——“根行”,軟中上品;還有“界行”,以及他的“隨眠行”。[1]比如說這個人是貪相應的、瞋相應的,或者癡相應的,隨順著他這樣的種種特色、差別進行饒益,使他能夠趣入修行之門,並且得到圓滿的究竟。

  因此,整個菩薩道貫穿了什麼呢?——利他。利誰呢?利眾生。如何饒益?隨順眾生的根性而饒益,不是隨順自己的喜好而饒益。隨順我們的喜好而饒益,就是我認為、我喜歡這樣子去饒益,比如說他喜歡吃辣的,我給他吃苦的,不給他吃辣的,這樣是隨順自己的喜好。如果他適合吃辣的,那我給他吃辣的,這是隨順。同樣的,眾生生病的時候,他適合吃這樣的藥,就給他這樣的藥,而不是說“我認為”、“我喜歡”,僅僅依著“我喜歡”給他吃什麼藥。這是差別。

  1.大乘資加二道

  a. 接人之道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這個頌子在海公上師的科判,就是“大乘接人之道有四”,在“恆順眾生”裡面。我們可以打開科判看一下,“恆順眾生”裡面是依著資糧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這樣來分的,這是一個總的框架。首先,大乘的凡夫位,是資糧道、加行道;發起菩提心,進入了資糧道。凡夫位就是資加二道,聖者就是見道、修道、無學道。

  在“恆順眾生”這裡,一開始就是資糧道,在資糧道這裡,沒有把資糧道和加行道分開,是“資加二道”,也就是勝解行地,這樣合起來講的。勝解行地裡面又分成兩個,“接人之道”和“應事之方”。這是海公上師的科判。“接人之道”,是對於有情方面的,又分了四個:對於有情、對於同行善友、對於善知識、對於如來。這裡都是眾生,都是有情。“應事之方”,做什麼事呢?這是後面的。

  在“接人之道”的四個裡面,前面是總的有情;後面第二個也是有情,但是是屬於自己的同行善友,同行善友當中尤其是指僧眾;第三個是善知識,善知識主要指的是自己的師長,善知識、善友;最後一個是如來,就是佛陀。這些都是眾生,他們各有特色。總的來說,這四個都包括在一切眾生當中。那麼如來和非如來的有情,這兩個是相違背的,就是已成佛和未成佛的眾生。在“善知識”和“同行”當中,既有凡夫,也有聖者,也有如來,這是不定。總的來說,我們對這四種眾生這樣發願,還有他們的判法也是不同的,有各自的特色。今天要從這四個方面來講。

  第一個就是“有情”。總的來說,發的願就是“恆順眾生”,總的都是“恆順眾生”。這裡是特別的,對一切的有情。

  (1)對於有情

  我常隨順諸眾生,

  盡於未來一切劫,

  恆修普賢廣大行,

  圓滿無上大菩提。

  看這個頌子,這裡“我常隨順諸眾生”,隨順眾生的“根行”,軟中上;“界行”,還有“隨眠”。隨順眾生做什麼呢?為了令他“圓滿無上大菩提”,這是最後第四句,這是目的、所為。為了要令眾生獲得無上的大菩提,那就要隨順眾生的根性,而令彼趣入,隨著他的根性而開發他的善根,使他趣入大乘。

  這樣的時間,是“盡於未來一切劫”,時間極為久遠。“恆修普賢廣大行”,“恆修”就是無有厭倦,對普賢的廣大行,普修習之。

  這裡就是自己要這樣的修,修什麼呢?修“隨順眾生”,令彼趣入圓滿的大菩提,為了達到令自他都證得圓滿的大菩提,這裡“圓滿”這個詞,實際上後面還有一個意思,圓滿什麼?圓滿菩提的資糧。菩提的資糧就是兩種——福智二資糧。這就是總的頌子的意思。“隨順眾生”,令彼趣入圓滿的大菩提。

  首先要趣入大乘,令彼發起菩提心,然後達到無學道,而“極善開演”,表現普賢行之一切理趣。[2]這裡就概括了整個菩薩道。所以,在《顯明佛母義之燈》裡面,這叫“擐甲正行”。“擐甲正行”就是攝修六度的智慧而攝持的菩薩瑜伽,或者是菩薩道,這含攝了從初發心到無學道,用六度來攝持,六度依一個度又攝持其余的度。因此可以說,這個頌子含攝了整個菩薩道的修行。

  這是“總”,我們對於一切有情就要這樣的發願,隨順他們的根行、器界,然後我們經劫地修行,不厭倦,達到什麼目的呢?達到令彼獲得圓滿的大菩提。這是非常廣闊的一個願。

  海公上師的《頌解》說,“以平等意志,無我具悲”,“無我”是智慧,無我慧。然後“具悲”,那是方便。“於彼有情慈喜無逆,隨順物機,布施愛語,引導進道。來日雖長,精進益他無厭。此是大乘接引對人之總道,亦是成佛始終不易之大方便也。尤必自身精進,恆修普賢願行諸支無缺,而成彼利行同事之功,令彼增上圓滿無上菩提”,這就是總頌。

  第二個是“對於同行”,同行善友。

  (2)對於同行

  所有與我同行者,

  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

  一切行願同修學。

  這裡的同學,我們都知道,學校裡的這些同班同學、同校的同學等等。同學,那就是所學都是同的,也可以說同一師學,我們的導師都是佛陀。同一個導師,而修學什麼呢?修學正法。修學什麼正法呢?修行的正法。修行的正法可以達到什麼目的呢?就是究竟可以斷煩惱、得解脫,成佛。我們可以說這個頌子就攝集了皈依僧的學處的一個要點。

  在我們知道,對於僧寶,我們應該發什麼願呢?有什麼看法呢?——對於僧應修“共受財法”的正行。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有這樣講到,“共受財法正行”,如果共住的同梵行者同受利養,就叫共受財的正行;同趣屍羅、同趣正見,名為共受法。[3]

  財法,前面講過,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時候,希求有這樣圓滿的條件:能有說法的,也有“衣食無憂”,具足修法的順緣。我們對於僧主要是希求什麼呢?“共受財法”。財,對於一個梵行者、一個出家眾來講的話,是同受利養。出家人是在一個僧團當中,他們的利養是相同的,不會說有的人特別多一點、有的人特別少一點。比如服裝也是一樣的,吃的也是一樣的,受到的待遇都是一樣的,這是平等。在法方面,有見和行。見,“同趣正見”;然後“同趣屍羅”,屍羅就是戒,戒主要是行方面。由見導出一個共同的行,所以這叫共受法。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財法”是不可或缺的因緣。在修行佛道的過程中,我們修行的助伴就是僧,也是不可或缺的。他的作業是什麼呢?僧寶的作業就是“勇猛增長業”,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想要不退、還要增長的話,那依僧是非常重要的。由著依僧,我們就可以不退,能夠生起勇悍、歡喜。

  同受財法這兩點,如果我們按照現在來看,我們和出家眾主要的是共受什麼呢?居士眾,主要是從出家眾那裡共受法。通常而言,出家眾以修行為主,他所學的、所修的法,從時間上、從條件上說,要比在家眾好一些。那麼在家眾親近出家眾以後,可以從共受法當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出家眾從在家眾這邊,主要獲得什麼呢?共受財。因為從現實當中來看,出家眾依據戒律,不會直接地從事經濟創收、生產勞作,因此他的四緣——衣服、飲食、醫藥、床敷臥具,這些主要是從居士邊共受的。這樣各有側重不同。當然,像有些宿世的因緣福報很大的一些高僧大德,他本身也攝受許多徒眾而自然會有很多的利養。這樣的話,這些徒眾是直接從他那裡去共受財。通常而言、總的來講,是(像前面)這樣分別的。

  在這個頌子裡,我們可以從共受財法來分開看,也可以從六和來分。六和,就是戒、見、利養,還有身、口、意,這六個和。這裡都突出了一個重點,就是和合,還有同:“同行”、“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同業,“一切行願同修學”——同學行願。這個頌子當中突出了一個“同”,這裡的“同”,我們要了解,它的特色就是相同——我們簡單地看起來,就是相同。那麼,是不是凡是相同的,就是我們這裡要說的所要發願的同行?這倒不一定。因為世間也有很多這樣的同,同一單位、同一種工作、同一種想法,比如說賺錢。這種“同”和我們這裡的“同”是有不一樣的。我們這裡的“同”,主要是見的同,我們對修行具有同樣的一種看法,然後起修。

  “同”,有主動和被動的。一般我們世間的想法,是希望他與己同,就是別人和我相同;這裡的,我們佛教的“同”,是自己與他人相同。同,本身會有一個標准,比如說要同、要和合,那以什麼樣的標准進行和合?這就牽涉到了法。比如說僧團,我們要和合,我們要同一個知見、同一個戒律,自然的,我們就會想到一個標准。有了標准,然後我們去“同”,這樣的話,是依法而同。

  世間就不一樣,比如說你自己開一個單位的話,那自然而然的,你說要這樣子,就是這樣子;說是那樣子,就是那樣子。這種是依情感而同,這樣的“同”是根據你的福報和實力,以及你的想法而決定的。我們在修學中的“同”——“同學”的“同”,不是這樣的,主要是依法而同。在目標確定以後,比如我們都知道,說我們都要持戒,我們不能殺人、不能殺雞殺豬。確定以後,凡是依著這個標准,我們向它靠近,就是“同”。這就驅除了我們的“我執”、“我見”、“我慢”等等。達到“同”,這就需要我們去修行,需要我們去鍛煉。

  雖然我們提出了一個“同”,但是並沒有強迫任何人。比如一個僧團裡,我們並不強迫一個人:你一定不准殺生,你殺生的話就違背我的標准,我就把你趕走。而是說,凡是願意遵守這個規則的、願意持戒的,我們就住在一起,然後一起遵守我們的規則,這是共同的、自願的一個約定。這不同於強迫,比如我們制定一個不能吃白菜的規則,然後叫別人來認同、來隨順,這樣的話不是法同。這個我們要注意。在這個當中,要把人和法分開。不分開的話,就找不到不同點,就會無法解決問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宗宙法師

  注解:

  [1]《聖者賢行願王釋義》:【畢竟圓滿菩提行,趣入隨順有情行,極善開演其賢行,盡未來劫普修行】為令證得無上菩提,自內圓滿二資糧行。“隨順一切有情”根行、界行、及隨眠行而開發之,令諸有情趣入大乘。“極善開演”:表普賢行一切理趣大乘正法。如是三行,於盡未來一切劫中,無有厭倦而普修行,是即名為“被服铠甲”。

  《聖者賢行願王釋義》注:根行,軟中上根部分差別。界行,種性之義。隨眠行,煩惱品所有粗重隨附依身,說名隨眠。

  [2]《聖者賢行願王釋義》:“極善開演”:表普賢行一切理趣大乘正法。

  [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六十四:共受財法正行者:謂彼共住同梵行者,同受利養,名共受財;同趣屍羅、同趣正見,名共受法。

 

上一篇:海濤法師:積了這種善的力量,你會發覺,賺錢一點壓力都沒有!
下一篇:達真堪布:讓我們身心不自在的都是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