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別時意的觀點就出於這樣的一個狀態,別時意是在《攝大乘論》,它有一個觀點,就是說,《攝大乘論》有句這樣的話,如果有人念佛號,比如念多寶佛,他就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墮。無上菩提就是佛果,他就能夠得佛果不退墮,那你說這裡,他說你念佛就能成佛,這不是一生就能成的,只是你未來成佛的一個遠因,這是別時意,他是這樣說的。
他把這個東西呢,就引用到觀經的下品下生十念念佛往生這一點,也一樣,如果你十聲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好象念多寶佛就能成佛一樣,這不是今生的事情,這是未來的事情,是未來作遠因。就好象一個人有一文錢,他能得到一千文錢,這一千文錢不是當天得到,他是要經過很長時間,最後積累到了一千文錢,所以十聲念佛,稱念十聲念佛往生亦復如是,為未來往生作遠因,不是今生就能往生,這就叫別時意。
你這一聽也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呀,振振有辭,符合一般的情理呀,所以當時很多人相信。但是經典可不是這麼說的,淨土經典,比如《阿彌陀經》告訴我們:佛告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到若七日,一心願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迎接往生。他沒有說是未來呀,他是指今生,包括四十八大願第十九願,勤修我皆接引願,你只要植眾德本念佛,阿彌陀佛臨終會帶觀音、勢至、菩薩聖眾前來接引,也是指今生的事情,不是說為未來作遠因。
所以對這個問題,善導大師對別時意的觀點是非常痛心的。因為這觀點一出來很多人就不念佛了,那善導大師說,你怎麼會出這樣的語言呢,我們一般的人,對凡夫小乘的論點都能夠這樣相信,難道諸佛的真誠的語言,反而把他放在一邊嗎?要知道阿彌陀經講,念佛當生得往生,可是十方恆河沙諸佛伸出廣長舌相來說誠實言,來證明這樁事情的,十方諸佛的證明的語言你不相信,你就相信一般的論裡面,這個世間的這些大德、高僧乃至菩薩造論你能相信,所以善導大師特別提出原則,一定要相信佛的語言,不要執著菩薩的論點作為指南,如果你執著這個呢,那就是自誤誤他了,而且進一步的對《攝大乘論》的觀點加以辨析,實際上《攝大乘論》講的是你有願,他講要往生要成佛,一定要有願有行,你光有願沒有行,他就不能往生嘛!要行願相扶,所為皆克。
——大安法師《觀經四帖疏之九品往生章》第1講(融法恭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