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熙法師:佛教傳播者在當今時代如何安身立命?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妙熙法師

  東漢時天竺僧人攝摩騰與竺法蘭以白馬馱經,傳來中國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明帝敕命建寺安僧,為紀念白馬之功命名「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座寺院。

  白馬馱經是佛教弘傳史上著名的一步,凸顯「馬匹」是當時重要的運輸工具,更是傳播利器。

  時空轉換,馬匹換成了網路,從馱經到下載資料,佛法傳播快速又便捷,寺院建構在雲端上,隨之而來的有e寺院、網路佛學院、和小有名氣的賢二機器僧等名稱。

  《人間福報》是佛教第一份每日出版的綜合性日報,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於2000年所創辦,而《人間福報》的報名,也代表著佛教傳播的時代意涵。

  無論是「馬、報紙或者網路」都是傳播工具,順應潮流,孕育而生。傳播速度從幾百年到秒速的網路世代,傳播內容從浩瀚典籍到微閱讀、微視頻的短世代。加速了佛教的傳播,也加速了人心思變。

  那麼從事佛教文化傳播事業者,應如何看待,以不變應變呢?

  一、技術會更新

  傳播的使命感不變

  佛陀行走五印度,說法度眾;玄奘大師徒步沙漠,西行取經;鑒真大師飄洋過海,赴日傳戒;星雲大師飛行全球,弘法五大洲;現代僧侶,網路弘法,不出門便能無遠弗屆。

  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然弘法者的信念與使命,從古至今始終不變,那就是「佛法弘揚本在僧」,雖千萬人吾往矣,唯有法輪常轉,生生不息,方能正法永住。

  二、人才會更替

  道德的修養要堅守

  在百丈懷海禅師提倡「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下,農禅作務成了中國僧侶修行的重要功課之一。現今多元環境下,佛教事業與人間結合,造就了多元化僧侶人才輩出。

  過去僧才有經師、律師、論師、禅師等,現在有記者、主編、總編輯、網路工程師等,運用現代知識與科技,弘揚佛法。

  但無論人才如何替換,人品道德、心性修養等,一定要兼顧,甚得並駕齊驅。媒體人若能把傳播當成是自己的德業與道業來經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那麼必定傳播有益身心的資訊,以正向循環造福人群。

  三、善惡終有報

  內容的是非要正確

  當廣大民眾網友可透過自媒體,如臉書、LINE、IG、Youtube等公共平台,制造新聞,許多似是而非的訊息,也隨之散播。少了傳統媒體的實事求是,很容易誤導民眾,擾亂視聽。如不肖分子,假借佛教名義,以風水算命、販賣產品、斂財騙世,讓人失去對佛教的信心,傷害佛教,毀謗佛教,影響難以估計。

  人類創造了科技,終將毀於科技,科技沒有錯,而是運用科技的人。最終人心一如大地以氣候異常來反撲人類,崩解的不單冰山,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媒體要傳播的不是讀者愛讀卻不實的資訊,而是要讓讀者信任,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新聞隨時變

  佛教的真理是永恆

  從事傳播工作,每天面對瞬息萬變的新聞,必須隨時掌握,時時關心,這並非人人能承受。反容易迷失在資訊洪流中,抓不到准則。

  許多傳媒將報紙、訊息、影視當商品,為求收視率、點閱率、訂報率等,討好閱聽大眾,給予人性黑暗面,挑動感官與心性,追求一時的利益,卻永遠流失人心最真的善美。

  對於一個佛教傳播者來說,心中要有一把尺。這是一把用來衡量是非正義、正知正見、明因識果的尺。因為,無論世界如何變化無常,佛教的真理是永恆不變的。倘若失去了淑世利人、服務眾生、大是大非的平衡線,落於世俗以名利為評價,那將失去意義。

  最好的傳播時代,也是最壞的傳播時代,一個資訊最便捷的時代,也是對資訊最不珍惜的時代。身為一個傳播工作者,該如何安頓身心,提供以上想法參考。

 

上一篇:什麼是“如”?
下一篇:星雲大師:命運的好壞,全與自心善惡積德結緣有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