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大家好。今天我們談幾個事情: 
1.把感情中,相互之間所付出的一切,誤以為當成了慈悲的發心,這是錯誤的觀念,這不屬於功德。 2.不要因為自己經濟的困擾,就去搶奪他人的財物,所形成的這個惡果是非常可怕的果報。 3.當身體不良時,亂用藥方,給眾生造成了傷害,這種愚昧的方法,只能給自己的身體增加痛苦。 4.關於發心做功德,必須要用智慧。 5.去道場,要應以何心態呢? 
關於1,與家人、同事、親友,或者相互之間利益交易等,這些的付出不屬於功德。這是屬於情執,業力所現,大家千萬不要對此有所誤會。 比如朋友聚會,吃喝玩樂等,都是自己的付出,認為自己善良,不要說偶爾的發心,感情用事,就是天天發心付出,把自己的全部都付出,這也是與功德沒有絲毫的關系,而且容易造作罪業,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感情是分別心,會造成對他人的偏愛,幫助他人就容易對另一個人的傷害。所以說情執心態絕不可取。 要用大愛心,慈悲心,平等心,去對眾生的無為地付出才是功德。 
關於2,有的人利用自己的職權,或者有利的機會,向他人勒取。勒取的理由,自己的付出,自身的經濟危機,所以就利用好機遇,來向他人索取。 其實這都是屬於趁火打劫,趁人之危,這類型都是屬於強盜,如果這種的事情,造成他人的心態的嗔恨、怨言等,這個惡因及惡果就會相續。 
另外,給自己的身體造成了傷害。六根不具為何因?前生攔路搶劫傷害人。 眾親,要覺悟才是,要想讓自己的困境轉變,不是靠巧取豪奪,要靠德行方可化解。不要執迷不悟,越陷越深,果報是不會偏向任何人的,如影隨形。 
關於3,當身體出現了不良的狀態,俗話說有病亂投醫,這時聽信那些愚昧的方法,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造成適得其反。 這時大家要清醒才是,不要執迷不悟。自身越到難處,就應該緊緊地相依佛法。只有佛法,方可徹底地幫助我們化解災難。 
佛告訴大家,我們的身體本來是四大和合而致,何為四大?地,水,火,內。 身體的皮肉筋骨,屬於“地”大。血液屬於“水”大。呼吸氣脈屬於“風”大。身體的溫度屬於“火”大。 
這四大之初是平衡的。不可偏多,偏少。無論哪個方面偏多或偏少,就是說明身體的不良。偏多偏少,都是隨著心態造成波動。 所以說要想轉變身體的不良,必須要轉變心態方可化解。要以心態為軸,要知道相由心生,境由心轉的道理。 
千萬不要用愚昧的方法。吃什麼偏方,對眾生的傷害,用那些動物的生命,來補自己的身體,可能嗎? 為了自己的健康,而傷害它們的健康,笑話! 佛告訴大家,眾生平等,萬物同體之源,都是同一本體,智慧等同,只是業力及形態的差異。 
關於4,有的人發心做功德,這是非常值得隨喜贊歎的事,可是必須要用智慧,看清方向,否則無益。 比如有的人發心,建立寺廟,還有其它的。諸位要知道,道場,道場,道與場是兩碼事。 
有道的地方,方為場。寺廟不等於場。要發心助道,道,是道德。智慧,道德,能夠利益眾生。不是說寺廟能夠利益眾生。 真正的智慧的發心,是協助有智慧、有道之人齊心合力,共同解救眾生,出離苦海。這才是真正智慧。 有道德的地方不一定是寺廟。要隨道而助之,方為大焉。 但是要對僧人與善知識的尊重。 
關於5,有很多人去寺廟,為了旅游觀光,這個廟子歷史悠久,場地寬闊,風景優美,雄偉壯觀,其實這都是一個無聊的事,愚人的作為。 真正的智者,猶如六祖一樣去尋找善知識,請法,祈求解脫的法,這才是真。其它的都是濫竽充數,盲修瞎練,沒有絲毫的意義。 
這個廟子靈,那個廟子靈,都是無明人所為,靈與不靈不在於廟子,而在於自心才是。 所以說,佛在心間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作為一名修行人,必須要知道尊師重道,否則一事無成,求法是主要的目的。 好了,阿彌陀佛,釋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