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俗稱栗子,又名瑰栗、毛栗、風栗。栗子味甘性溫,無毒,入脾、胃、腎三經。有益氣補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腎虛所致的腰酸膝軟、腰肢不遂、小便頻數、折傷腫痛等症。因此秋冬多食板栗有養生的效果。
現代研究表明,板栗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卜素,膳食纖維以及鈣、磷、鐵、鉀、胡蘿卜素等微量元素。特別是鉀含量非常豐富。鉀可以幫助穩定和降低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可以幫助水腫型,體內濕氣較大的肥胖患者排除體內多余水分。板栗的吃法多種多樣,既可鮮食、煮食、糖炒、菜用,又可加工成各種食品。
《本草綱目》稱其有“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干,每日吃十余顆……”。
《圖經本草》亦載:“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腳,宜生食之。”
《名醫別錄》中,板栗被列為上品。南梁陶弘景稱其能“益氣,厚腸胃,補腎氣”。
唐代藥王孫思邈稱板栗為“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
【應用實例】
1、民間用板栗花止鼻血,效果神奇。
2、板栗生用時治腰腿無力;板栗殼和樹皮有收斂作用;板栗鮮葉外用治皮膚炎症;板栗花可治瘰疬與腹瀉;板栗根能治疝氣。
3、生食或熟食板栗都有治療腰腿軟弱無力、小便頻數、反胃、便血、慢性淋巴結炎和頸淋巴結核以及因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或因腎虛引起的久婚不育等疾病。
4、用風干的板栗殼燒成炭再碾成粉狀,加蜂蜜調和後用水沖服可治內痔出血。
5、用板栗殼與夏枯草、丹參配合治療急性頸淋巴結炎和甲狀腺腫大。
【食療】
1、板栗粳米粥:取板栗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之。健運脾胃,增進食欲,又能補腎強筋骨,適宜於胃納不佳、腰膝酸軟無力的老年人,對老年人腎虛大有裨益。
2、板栗粉粳米糯米粥:將栗肉碾細,取糯米、粳米適量,一起煮粥。能健運脾胃,增進食欲,又能補腎強筋骨,尤其適合老年人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腰膝酸軟無力者服食。
3、生板栗:每日早晚各食生板栗一兩枚,細嚼慢咽,久之有效(但多吃會妨礙消化),適用於老年腎虧、小便頻數、腰腿無力。
4、板栗糊:板栗去殼研粉,煮成糊,加白糖適量,適用於幼兒腹瀉。
5、板栗大米粥:板栗肉20~30克,大米(或糯米)100克,同煮粥,用適量白糖調味食用。可健脾養胃、強筋補腎。適用於老年人腎虛腰酸背痛、下肢無力、脾虛洩瀉等症。
6、板栗核桃粥:取板栗、核桃仁,各30克,加粳米適量,煮粥。適用於妊娠初期,因體虛脾腎不足而導致的陰道下血、頭暈耳鳴、小便頻繁等。但應注意一次不宜多吃,否則易傷脾胃。
7、板栗炒白菜:取大白菜心適量,板栗煮熟去皮。根據各人品味,用菜油加調料炒熟食用。補腎健脾、潤肺止咳、清熱去煩。
8、糖炒板栗:糯、香、甜,味美可口。健運脾胃,補腎強筋骨。
9、板栗紅薯粳米粥:紅薯和板栗都能補虛益氣,健脾胃,強腎陰。取板栗去殼、紅薯,粳米適量,煮粥。補氣健脾,滋陰補腎,強壯筋骨,通便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