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的對安士全書開示2
《安士全書》 (第002集)
黃柏霖老師 講於2018年07月11日
台孝廉講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們研討《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骘文》。
今天跟各位報告的是:
印光大師對《安士全書》的開示,〈序文二〉。
在佛陀教育基金會所印的版本裡面,《安士全書》,印光大師是有兩篇的〈序文〉。各位看第五頁,〈又序〉這一篇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印光大師對《安士全書》的〈序文二〉這整篇,一直到第九頁倒數第三行,「不以吾言為謬妄也」,到這邊是屬於〈序文二〉整篇的內容。
因為今天探討的印祖開示,這個〈序文〉,幾乎前面三分之一的部分,印光大師都是開示心性。印光大師的修行境界實在是太高了,如果不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大菩薩,法身大士,是沒有辦法講出這麼深入、稱性,一乘了義的、第一義谛的開示,一般人是沒有辦法的,所以不愧大家尊稱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所以今天我們在探討印光大師這一篇〈序文二〉,我們進一步要去體悟印祖這一篇〈序文二〉的開示的重點,我們列了五點印光大師開示的重點,一樣是引用印光大師在《印光大師文鈔》開示心性的這些內容。
所以今天這一篇〈序文二集〉,會分成〈序文二〉之一,以及〈序文二〉之二,分成兩集來講。因為學人在准備這個資料的時候,內容非常豐富。探討心性,如果按照白話解釋,這樣講下去,我們很難去契入。因為心性的東西沒有辦法用解釋解出來,《大乘起信論》裡面講,「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很難去用解釋解釋,就解釋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我們看第一段的經文,我們看印光大師開示:
【大矣哉吾心本具之道。妙矣哉吾心固有之法。寂照不二。真俗圓融。離念離情。不生不滅。謂之為有而不有。不有而有。謂之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生佛皆由此出。聖凡俱莫能名。類明鏡之了無一物。而復胡來漢現。猶太虛之遠離諸相。不妨日照雲屯。正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本覺心中。圓具諸法。乃如來所證之無上覺道。亦眾生所迷之常住真心。三教聖人。依此心性。各垂教跡。廣導羣萌。由是尼山抉誠明之奧。作修齊治平之軌。柱史說道德之經。陳長生久視之術。大覺世尊。稱法界性。示真如心。演背塵合覺之道。立不生不滅之宗。雖淺深大小不同。世出世間有異。要皆不外即吾心本具之理。以發揮演暢之。普令含識。稱性起修。即修顯性。消原無之幻妄。復本有之天真。永出迷途。誕登覺岸而後已也。】
好,我們到這邊先告一個段落。各位看這一段,等同佛陀說法,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裡面講,諸佛以一大事因緣,開示悟入眾生佛知佛見,就在講這一段。所以我說,這一段如果我們純粹按照過去字句解說、白話解釋,這樣帶過去,這個味道是出不來的,就像天廚妙供,這個法味我們一定要藉由印光大師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的開示,我們才有辦法明白體悟。我們只能解悟了,明白這一段開示的意思,它的第一義谛在哪裡,它的殊勝在哪裡,它的奧義在哪裡。
我們先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也就是名相注釋。我們看第六頁:
首先我們看『尼山』,這個「尼山」就在講孔子。
『柱史說道德之經』是講老子。
『大覺世尊』是講釋迦牟尼佛。
所以這一段這三行在講儒教、道教、佛教。
我們看「尼山」,尼山原名尼丘山,位於中國山東省曲阜縣城東南大約三十公裡,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去朝聖過,海拔三百四十余米,是孔子的出生地。很慚愧,學人到現在還沒去過山東,很向往去。尼山有一座尼山孔廟,還有一間尼山書院,還有祭祀孔子的父親叔梁纥的祠堂,以及祭祀尼山神的毓聖侯祠。
二OO六年尼山孔廟、尼山書院被列入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一點我們政府做得非常地好,把佛教、道教、儒家的重點的這些名山古剎、這些學院,都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我都去參訪過,維護得非常好。譬如說我這一次到天津講學,我就參訪袁了凡先生的故居,還有弘一大師紀念館,那維護得真的非常好,而且導覽以及裡面的這些陳設,整個文物的保存都非常地好。
根據司馬遷的《史記》,孔子的父親叔梁纥,各位如果在讀《了凡四訓》裡面,都會了解叔梁纥。他的母親叫顏征在,孔子的外公要把,介紹這一段婚姻,都還要去了解他們祖宗的積德。所以孔子的父母,叔梁纥和顏征在,向尼山山神祈禱後生下孔子。文昌帝君也是他母親向山神祈禱而生下文昌帝君,這個我們往後會探討到。這兩位聖人都是父母向山神祈禱。譬如說我們像《影塵回憶錄》的倓虛老法師,他的父母親是向觀世音菩薩祈禱,後來果然生出倓虛老法師。
所以我常常勸年輕人,一定要學佛修行,要積功累德。向誰求呢?其實是向自性求,去積功累德求,觀世音菩薩只是做一個表法,你還是要發願。你不能說我到觀音菩薩那邊。像台北龍山寺有一座觀世音菩薩,裡面就有注生娘娘,我兒子就在那邊求來的。所以這幾天剛好有佛友從國內來,也是年輕人,我就鼓勵他,因為他們想生兒子或是女兒,我就說,你們向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祈求,但是要發願,那都會心想事成,觀世音菩薩就會安排善緣,有佛緣的,會來到你家做你的眷屬。
所以孔子的父母叔梁纥和顏征在向尼山神祈禱以後,果然生下孔子了。民間傳說,說孔子出生之後,因為相貌長得不是很美好,結果被顏征在,就是孔子的母親,遺棄在尼山的夫子洞,老鷹跟老虎不但不敢侵害,還細心地呵護。所以你看這個聖人,都有龍天護法在保護,都會有這些善神,這些像老鷹都有攻擊性的動物,老虎也是有攻擊性,但是牠們知道這是聖人,所以牠們不敢侵害。
就像海賢老和尚經過山邊的道路的時候,一只公狼咬著海賢老和尚的褲管,到牠的洞內,請海賢老和尚為牠的母狼,母狼因為懷孕昏迷了生不出來,後來就是海賢老和尚為牠念佛祈福。海賢老和尚加持以後,這一只母狼終於生出五只小野狼出來,你看這麼的不可思議。而這只公狼為了報答海賢老和尚的恩,第二天在路邊等海賢老和尚,咬山中的野蜂蜜,來供養海賢老和尚。你看,牠們也有靈性,牠怎麼知道送禮呢?牠們怎麼知道報恩呢?靈性不滅嘛。牠們因為愚癡墮落到畜生道去,所以才無明障重,變成畜生道的眾生,所以佛陀說,「可憐憫者」。
那麼孔子據說,在老鷹跟老虎的細心呵護下,不但沒有死掉,而且還健在。最後顏征在,當然因為自己的小孩,她也不忍心,跑過去看一下,她目睹這個異象,立刻接孔子回去。她知道緣在這裡,這就是緣分。
第二個,「柱史」,我們看「柱史」,第六頁的第四行,「柱史」是指李聃。李聃名耳,字伯陽,外字聃,世人都尊稱為老子。我們先了解一下,為什麼有孔子、老子、孟子、荀子、莊子,為什麼都加一個子呢?就是跟《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的大長者子一樣,他不是大長者的兒子,各位不要誤會。所以你看古代印度跟中國,對這些成年男子的尊稱,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在戰國末期的時候,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譬如說老師,或者有道德、有學問的成年男子,都可以被人民贈予或稱為子,就在他姓氏前面,姓氏擺在前面,對這個人的敬重。譬如說孔丘,孔丘就是孔子,所以稱為孔子。墨翟被尊稱為墨子。那麼老子生於中夏中國東周末的某諸侯國苦縣厲鄉曲仁裡。所以他們的學問都非常地豐富。
老子他擔任這個守藏室的官員,我們現在解釋一下這個「守藏室」。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的地方,「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書很多,我們稱它叫「汗牛充棟」。「無所不有」,什麼書都有。老聃處在這個法海裡面,「如蛟龍游入大海,海闊憑龍躍;如雄鷹展翅藍天,天高任鳥飛」。老聃因為他喜歡讀書,老子如饑渴似的博覽群籍,「漸臻佳境」,他「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禮樂是來教育人民的,道德是眾生本體的妙用,也就是,「明道德之旨」就是,他徹悟本心就是啦。總共這個守藏室他擔任了三年多,「名聞遐迩,聲播海內」。
「柱史」就是柱下史。我們解釋一下「柱下史」,「柱下史」是周朝官名,周秦的官名,相當於漢朝以後的御史。因為其常侍立殿柱之下,在朝廷的時候,他站在哪個位置呢?站在大殿,皇帝那個大殿的柱子旁邊,「殿柱之下」,所以稱為柱下史。因為他要記錄嘛,皇帝要查詢啊。「柱下史是掌管中央的奏章、檔案、圖書」、計籍以及地方報上來的材料的官職,所以這個工作很重要,皇帝隨時會垂詢,有點像皇帝的文膽啊。周朝跟秦朝都設有柱下史,也就是御史。但是後來的御史,他還擔任這個彈劾的責任。因為所掌理的工作,常常站立在殿柱之下,所以老子他就是周朝的守藏室的柱下史。
老子是春秋時代思想家,隱居在邢台廣陽山。他著作《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據說《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很多人對《道德經》也很有興趣。
《道德經》的第一句經文就很重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它都在講心性啊。有一次,我在我們這邊的指南宮,他們有個道家的學院,我就問裡面的學員,你們的祖師講《道德經》。那時候,我在文山分局當副分局長,因為那邊有勤務嘛,我在那邊服勤,常常有一些達官顯要都到那邊去禮拜指南宮的帝君。那我就問他們那個道家學院的學員,我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講什麼呢?他們表達不出來。後來我告訴他們,它們在講自性,自性的體用。「道可道,非常道」,心性講不出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講出來的都還是文字啊,假名,就文字啊。
所以老子李聃,他的學說後來被莊周,莊周就莊子,楊朱等人發展,後人奉為道家學派的開教宗師。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孔子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所以我們就知道說,「孔子問禮於老子」,等一下我們會探討。「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天人合一、清靜無為的統治理念」,和莊子同樣的是道家的人物,「與太史儋並列」。
據說老子李聃他在世幾歲呢?一百六十余歲,又有說二百余歲。這個歲數很長啊。「李聃被尊為道教始祖,東方三大聖人之首」。唐朝的時候,「追認李聃為李姓始祖」,因為唐太宗也姓李嘛,所以他們就尊李氏為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的遺產,也是世界文化的名人。
我們看很多,包括美國,歐美,他們這些領袖、總統,甚至都會引用《老子》的話,所以他們對於《孫子兵法》,孔子,《老子》、《孟子》,他們這些外國的領袖跟總統都可以朗朗上口。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確實是所有現在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那麼老子李聃也是「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現在我們就來報告「孔子問禮於老子」,也有說孔子問道於老子。「問禮於老子」,這一段經典很有趣。後來因為東周王室衰落,周天子實際上是名存實亡,很多地方都發生叛亂,諸侯爭相稱霸稱王,禮崩樂壞就是講這個時候,禮崩樂壞持續了將近二百余年。在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六百三十五年,就發生「子帶之亂」,遂為伯而得河內地,大量的典籍被掠奪到楚國的國都郢這個地方,老子因為這樣而被免職。隨後老子清心潛隱,與孔子來往較多。踐土會盟之後,孔丘曾經「適周」,這個「適」就是到,「適周問禮」,從魯國的國都,在今天的山東曲阜,千裡迢迢地趕到洛邑,就今天的河南洛陽,問向老聃禮樂。
我們看原文,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孔子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因為那時候禮崩樂壞了嘛,孔子也很有智慧,他不恥向老子請教智慧的問題。這也是算是僧贊僧,沒有說古代的時候文人相輕,沒有,孔子還是很有智慧。那時候孔子年紀大概五十一歲,「適周問禮於老子」,「適」就是到達,「後曰:『五十知天命。』」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YIN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這是第一段,「孔子問禮於老子」的第一段,我們先到這邊告一個段落。
我們看這一段原文的字句解說:
「適周」就是到東周國都洛陽。「適」就是前往,到。
「子」,剛才跟各位解釋過,古時候對男子的尊稱。
「得其時則駕」,這個「時」就是機會、時運,我們說時也、運也、命也。「駕」就是座車,引申為做官。你時運來了,機會來了,你就去擔任官職,「得其時則駕」。因為做官會有車馬,我們現在講會有座車,以前叫馬車,現在叫座車,像我擔任副分局長,就有公家配的座車,還配司機嘛,所以「得其時則駕」。
「蓬累而行」,什麼意思呢?象飛蓬轉徙流離,行止不定。「蓬」,飛蓬,一種根葉都很細的小草,根跟葉都很細的小草,風一吹,它根就斷掉了,隨風飄轉。「累」是轉行的樣子。
「良賈深藏若虛」,「賈」就是商人。「深藏若虛」,就隱藏貨物,我們現在講說囤積貨物啊,他不讓人家知道他的貨物到底有多少,不讓別人知道,好像空虛無物一樣。「良賈深藏若虛」,就表示比喻有真才實學的人,不露鋒芒。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這個就是講大智若愚,君子有很高的道德修養,隱藏在心中,外表卻謙虛退讓,像愚鈍之人。「盛德」,大德。
所以這一點我們各位要學習,古代老祖宗就教我們這樣,要怎麼樣?前面講「良賈深藏若虛」啊,你永遠都不能以少為多。尤其是我們學佛的,我們以前在學講經的時候,我們內典研究班,我們佛陀教育基金會的創辦人簡豐文老師常常叮咛我們,常常提醒我們,不能以少為多,不能以少為滿足。你不能說,哎呀,我現在《地藏經》講得很好,我現在《佛說阿彌陀經》講得很好,你就趾高氣揚的不可一世啊,不行,要謙虛,要深藏不露。愈是智慧如海的人,他不會輕易的在對談裡面,除非你有請,他會侃侃而談。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因為他已經無我了,君子的德行都開顯出來,「盛德」就是開顯出來了,容光煥發,智慧流露,所以他法相莊嚴,但是他內心的定慧等持,他無時無刻無不都在定中裡面。所以我們像,君子就是我們佛家講的菩薩,大菩薩,我們說佛,他是什麼?「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那伽」是什麼?「那伽」就神龍啊,神龍見首不見尾啊。你看,神龍看起來是在動的狀態,可是牠「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牠在動的時候,動中有定,有這個禅定功夫。所以他們都有很高的道德修養隱藏在心中,外表是謙虛退讓,有德行的人都是這樣。
「態色與YIN志」,這個意思,「態色」就是神態表情。「YIN志」,這個「YIN」不是一般那個不好的名詞,這個「YIN」另外一個解釋就是太多了、太滿了。譬如說好幾天都一直下雨,這個叫YIN雨,雨下太久了叫YIN雨。「YIN志」就是你的志向太高了,過高的志向,「YIN志」就是過高的志向。
這一段的語譯我們說明一下:
孔子前往周都,打算向老子請教禮。老子說,你說的禮,制定的人以及他的骨頭都已經腐朽了。這指誰呢?周公啊,西周的周公啊,那時候已經是東周了。你所說的禮,制定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啊。況且一個君子時運來的時候就出去做官,如果你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啊,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看見,好像什麼東西都沒有。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他的容貌謙虛得像愚鈍的人。除掉你的驕氣和過多的欲望,拋棄你做作的神態表情和過高的志向,這些對於你自身都沒有什麼好處。我能告訴你的,就是這些而已。
那麼第二段,我們看原文: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你看這一段,孔子贊歎老子的是非常精彩的,沒有任何保留,也就是什麼?也就是孔子心服口服。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罔」就是通漁網的那個網,捕獸的器具。
「綸」是釣魚的絲線。
「矰」,用絲繩綁住,系住就是綁住,可以射飛鳥的短箭。
我們看這一段的語譯參考:
孔子離開周以後,就離開老子以後,對弟子說了,鳥,我知道牠能飛;魚,我知道牠能游;「獸」,就是動物,獸,我知道牠能跑。會跑的可以用網捕獲牠,會游的可以用絲線去釣牠,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牠。至於龍,我們講神龍在天,至於龍,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牠是駕著風雲而飛上天,乘風而去。我今天見到老子,他大概是這一條龍吧。
那麼這一段很精彩的「孔子問禮於老子」,我們來做一個研析報告,就探討。「孔子是儒家的代表,而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這兩位學者「在歷史上各占有一席之地,均為其言論著書立說」。老子教我們怎麼修身養性,讓我們的道德可以開顯出來。孔子教我們怎麼樣修持五倫,能夠如何經營這個國家,乃至於家庭、個人。所以「老子留有《道德經》五千言,孔門弟子則編纂《論語》一書」。
「老子見孔子常周游列國」,老子當然是知道,他們同一個年代的,「老子見孔子常周游列國,說道獻智」,常常孔子都要向這些國君,來講這些治國的道理,也希望貢獻他的智慧。這一段是主要後邊的歷史家怎麼評論。孔子希望天子能重用他,所以他周游列國,他目的是干什麼?他目的是施展他的抱負理念,也就是說,希望這一個國君能重用他。我們知道孔子只做到大司寇,老法師說大司寇相當於現在的類似縣裡面的警察局長。
老子就是用這幾句話告誡孔子,他說,你遇到有智慧的國君,「明君」就是有智慧的明君,你就去擔任他的官職,「駕車前往為官」。如果沒有遇到明君,那你就學「箕子、接輿之蓬累而行」,他勸孔子,不遇明君不必修飾而去求官。這符合道家說的「隱祕而不求名」。「而孔子聽了之後,認為獸、魚、鳥三種動物」,人們都可以去捕到牠,只有老子智慧如龍。我們知道老子他是已經有甚深禅定,他有無想定了,他是在色界的無想天。所以孔子說,「唯獨老子如龍,乘風雲而上天」。他完全看破放下了。人們不容易去追摹,你沒有辦法去學習。「可見他覺得老子妙高道遠,人不易得之也」,所以稱為他人中之龍,那我就不曉得怎麼去綁住他了。
再來,我們介紹《道德經》。
相傳當時身為柱下史的老子不忍見周朝衰落,同時也為了避禍而西出函谷關之前,當時任守關要職的關令,那邊有個官員,守這個函谷關有個關令,我們現在講叫指揮官,那個關令,名叫尹喜,姓尹名喜,也有人稱他叫關尹。「關令尹喜曰」,記載下來是這樣,那也有一個說法說,守關的令尹他感到很高興,「喜」就是高興,所以有人說他是尹喜,也有人說是關尹。老子要西出函谷關,就被關尹攔住了,並邀請作客,並向他請教周禮。
李聃在當時總結他的思想著述,並對尹喜說了,「老夫授汝《道德經》,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言宇宙根本,含天地變化之機,蘊神鬼應驗之秘;下篇為《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研習不止,苦修不懈,終有所成。」這段是老子對關尹的開示。我們知道它上篇為《道經》,為什麼?道為體。下篇為《德經》,德為用。就是體用不二啊,我們知道《華嚴經》裡面講體、相、用。而後留下五千言一書,又稱為《老子》,道教稱為《道德經》。據說老子是倒騎青牛而去。
在神話故事裡面,尹喜看見土台,就今天的瞻紫樓,又稱為望氣台。傳說函谷關關令尹喜有一天登高遠望,觀察天象,據說關尹他懂得這些,他懂得這個,「善內學星宿」,他懂得,他知道觀星宿,他會觀星宿。他看到「東方紫氣騰騰,霞光萬道,觀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尹喜「認為紫氣升騰及祥瑞之兆」,暗示「將有真人過關」。「大呼『紫氣東來,必有異人通過。』」所以後來為什麼有這一句成語,叫「紫氣東來」,是這個意思,從這個地方出來。他馬上叫函谷關的關吏、關員「清掃街道,恭候異人」。這次我到南京去講《臨終關懷》,終於見識到,看看真正的這種古代的這種像函谷關,這種城內城外的這個城樓,我第一次在南京看到。
不久,果然見到一位「皓首長髯」,就是白頭發,臉頰長了胡須的一位老者,騎著青牛徐徐而來,「原來是東周柱下史老子」。後來據說函谷關那一帶的民眾,他們的門楣或春聯都寫什麼?「紫氣東來」四個大字,流傳到今天。
所以古時候又有,「紫氣東來函谷關,老子著書五千言」的故事。唐朝詩人杜甫在《秋蘭》的詩中寫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唐朝的時候有修建了三丈多高的「瞻紫樓」。這棟樓到民國年間毀於兵火,就戰火。現在所能看到是近年修建的仿古建築。
好,我們來看這一段的,剛才講印光大師這一段的白話解說,『大矣哉,吾心本具之道』這一段。
好,我們看這一段的白話解:
周遍宇宙、真實廣大啊,就是我們自心本來具足無上菩提大道。它是微妙不可思議啊,我們自心本來具有的法性。真理之體以及真智之用是不二的,出世與入世是圓融無礙的。離開一切妄念,它是離開一切妄念、離開一切情執,是不生不滅的境界。這就是有而不是真有,它是幻化的、是空性的。『不有』就是空的意思。「不有而有」,雖然是空性的,但是它又生出妙有。雖生出妙有,但是它又是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也就是我們佛家講的真空妙有。眾生跟佛都從這一念心生出來的,『生佛皆由此出,聖凡俱莫能名』,聖人與凡人都無法形容。好像明鏡能照萬物,而它裡面並無一物,怎麼能夠說誰來誰去呢?
好像,『類明鏡之了無一物,而復胡來漢現』。這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鏡子它在那邊寂然不動,它的照性你是看不到的,但是人走過去,它就照起來,你不走過去,那個鏡子的照性還是繼續起作用,這個意思,「類明鏡之了無一物」。「而復胡來漢現」,「胡來」就是什麼?外國人走過來。「漢現」是什麼?本國人走過去。就禅宗裡面講,「胡來胡現,漢來漢現」。鏡子本身它是不動的,那個照性你是見不到的,但人一走過去,外國人跟本國人一走過去,它就照相出來。它照出來相是什麼?外國人照外國人的樣子,本國人照本國人的樣子啊。所以這種心性的經句,很難去白話解釋出來,因為它不是用解釋的,它是稱性而談的。
『猶太虛之遠離諸相,而不妨日照雲屯』。就好像說,「太虛」就是虛空,它遠離各種諸相。你看虛空裡面有晴天、陰天,有白雲、有烏雲,有晴空萬裡、有烏雲密布,有飛機在飛、有鳥在飛,這叫「猶太虛之遠離諸相」。這些相變來變去,飛來飛去,「虛空原不動,白雲自去來」。就「猶太虛之遠離諸相」的意思是這樣,就是說,你看這個虛空都不動啊,但是這些相不斷地變化,千變萬化,所以太虛遠離諸相。而「不妨日照雲屯」也,但是虛空雖然不動,它也不妨礙這些妙有變化。它不妨礙什麼?它不妨礙太陽出來,「日照」就是太陽出來了,陽光日照啊。它也不妨礙烏雲密布啊,「雲屯」就是白雲跟烏雲的變化。不妨礙「日照雲屯」。
『正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本覺心中,圓具諸法』。禅宗講的,我們這念心性的真正的本體,究竟本體,「實際理地」,它是「不受一塵」的,就本來無一物啊,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本無動搖、本不生滅,叫「不受一塵」。你受一塵就不行,受一點污染,你只要一個法執在。譬如說,捨利弗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捨利就非常有智慧,捨利弗已經入胎了,他是乘願再來的,他母親非常有智慧,辯才無礙。我跟各位解釋什麼叫「不受一塵」,因為這個很難去解釋。捨利弗的舅舅長爪梵志,梵志就是印度那時候的修清淨心的修行人,叫梵志,就像光目女的母親曾經擔任過梵志。他為什麼叫長爪?因為他指甲留很長,長爪梵志,就是捨利弗的舅舅,他是修外道的,心外求法。他就去見佛陀,佛陀大概也知道長爪梵志要來見他了,我姐姐的小孩一生出來,這個捨利弗一生出來,我要收他當我的徒弟。那就跟佛陀辯哪,佛陀讓他先說。
長爪梵志就說了,我一法不受。什麼叫一法不受?我不會起心動念了,我這個心在定中,我一法不受。你說快樂的事情來,我也如如不動;痛苦的事情來,我也如如不動,我一法不受。你毀謗我,我也是這樣;你贊歎我,我也是這樣,我一法不受。佛陀就笑一笑,沒有講話。長爪梵志就說,你看,你說不出來,那你呢?你講你的境界啊。佛陀他在定中說法,佛陀就看了一下長爪梵志說,那你說你一法不受,請問,這一法不受,這句你悟的境界,你受不受?他講不出來。譬如說,我很解脫,那佛陀問你說,我很解脫,你受不受?你不能說,我還有一個我很解脫啊,連這個都要拿掉,「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智慧是本有的,哪裡還有說我得了一個智慧?你得了個智慧,還不是智慧。所以《金剛經》裡面講說,初果須陀洹說,我是初果須陀洹,他不是初果須陀洹。你要把那個我拿掉啊,因為初果須陀洹是破見惑的,他身見都破掉了。這段因為不好解釋,所以我只好先解釋長爪梵志跟佛陀的精彩對話。
「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你只能解釋說,真如自性的本體,它是不能有一點煩惱,「不受一塵」,不著一塵。「本覺心中」,圓滿具足一切萬法。這就是六祖大師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就是如來所證的無上正等正覺,無上菩提,也是眾生所迷的常住真心。儒釋道三教聖人,依這個心性,『各垂教跡』,教化他的弟子跟眾生,到各地講經說法。孔子,儒家,四書五經;道家,《太上感應篇》、《道德經》;佛家,佛陀三藏十二部經典,都在講這一念心性,這叫「各垂教跡」。廣導群迷,廣度羣萌,「羣萌」就是眾生,廣度眾生。「由是尼山抉誠明之奧」,因此孔子就來演說「誠明」的奧義,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叫「誠明」的奧義。
『作修齊治平之軌』,作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軌則。老子說《道德經》,「柱史說道德之經」,就是老子說《道德經》。『陳長生久視之術』,陳述如何長生不老的辦法。釋迦牟尼佛演說法界性,『稱法界性』,演說法界本性。指示常住真心,『示真如心』,說出背塵合覺之大道,立不生不滅的宗旨。雖然三家論述的淺深大小不同,也有可能是入世出世的差別,『世出世間有異』,但都不外乎以我們自心本有的理性,去發揮演說。使一切眾生認自本性,開始修行,一旦修行,則本性漸漸顯現,消除本來就沒有的幻妄境界,恢復本有的天真,永遠出離了迷途,最後就登上覺悟的彼岸。
這一段我們白話解就說到這裡。那麼這一段非常精彩,因為三藏十二部所探討的,佛陀所說的,佛陀出世的本懷,就在這一段。這一段,我們摘錄它的重點,我們跟各位報告一下。
本段重點:
「大矣哉吾心本具之道,妙矣哉吾心固有之法。寂照不二,真俗圓融,離念離情,不生不滅。謂之為有而不有,不有而有。謂之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生佛皆由此出,聖凡俱莫能名。類明鏡之了無一物,而復胡來漢現。猶太虛之遠離諸相,不妨日照雲屯。正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本覺心中,圓具諸法。乃如來所證之無上覺道,亦眾生所迷之常住真心。三教聖人,依此心性,各垂教跡,廣導羣萌。」這一段是印祖開示的重點,我們要探討五點。第一點,印光大師對性相、因果、事理的開示。談心性,因為這一段裡面大概有三個,我把它列出來三段。第一,「吾心本具之道」,「寂照不二,真俗圓融,離念離情,不生不滅」。第二,「有而不有,不有而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三,「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本覺心中,圓具諸法」。根據這三段,我們把它展演出五個重點,都是印光大師開示。因為以學人的修持,還沒有辦法去把這一段的重點稱性而談,我做不到,也沒有辦法,我們必須依祖師的教誨來論述,因為我們沒有開悟,我們沒有辦法去演說這樣的一個圓滿境界,依祖師的開示就不會有錯。我把它歸納為五點。
第一,印光大師對性相、因果、事理的開示。這一段是從《印光大師文鈔正編》〈與佛學報館書〉這一篇裡面出來的。
「以下論理事,世出世間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二字」。
「斷無有無因而得果者,亦斷無有作善業而得惡果者」。見《正編》〈勸愛惜物命說〉。「眾生沈九界如來證一乘,於心性毫無增減。其所以升沈迥異,苦樂懸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別耳。闡揚佛法,大非易事。唯談理性,則中下不能受益。專說因果,則上士每厭聞熏」。「然因果心性,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故夢東雲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
這一段開示是出自於《印光法師文鈔正編》〈與佛學報館書〉裡面。這一段,印光大師他探討這個心性,我們來把它先,就學人所領悟的,我把它解釋出來。
印光大師說,「理事,世出世間之理」,如果是講理跟事,是「世出世間之理」,你講世間法也好,你講出世間法也好,我們知道,世間法教你做什麼?世間法譬如說三界的欲界、色界、無色界,出世間法,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所以世間法是六道眾生,三界六道。出世間法是四聖,聲聞、緣覺、菩薩,天台宗裡面的藏教佛,還有通教佛,就還沒有破根本無明的,我們都稱他叫十法界的佛。
老法師說,破根本無明了,才可以出十法界,入一真法界,那是分證佛跟究竟佛,也就是天台宗裡面講的,藏、通、別、圓裡面的別教佛跟圓教佛。如果沒有破根本無明的,都是十法界的佛。老法師說,他是屬於天台宗智者大師所說的六即佛,名字佛、理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佛、究竟佛。老法師說,十法界的佛相當於天台宗六即佛裡面的相似即佛,就是已經有佛的味道,但是還沒有證,沒有破根本無明,他不是分證佛,也就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分證佛跟究竟佛。
所以論理事,還有世出世間的理,你不管講世間法的理也好,你說為什麼會去當天人啊?為什麼會到人間來呢?因為你的心有持五戒嘛,你持上品的五戒十善,加慈悲喜捨,你當天人。如果你把五戒持好,你可以得人身嘛。你造五逆十惡到地獄嘛、到餓鬼道、到畜生道嘛,驗的也是心性啊。所以不管講世間、出世間之理,離不開這個「心性」二個字。
世出世間的事,不出因果二字。你講世間的因果也好,為什麼他不能夠出三界?因為他不能放下我執,他迷於五欲六塵,他著相修行,他不能夠離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他不能夠離相布施,所以他就不能夠出三界,那就是世間因果嘛。如果他能夠離相,他就能夠出世間,像阿羅漢,他為什麼可以證阿羅漢呢?因為他悟了苦集滅道,他了解苦集就是,為什麼會有世間因果?為什麼會有這個苦樂憂喜捨的果?因為它是貪瞋癡感召來的,集嘛,貪瞋癡感召來的。如何離開這個世間因果呢?他就必須要依道來滅掉煩惱。所以阿羅漢他為什麼能夠出三界?他就是悟了這個苦集滅道,破了見思惑,也不出這個因果兩個字。
所以世間跟出世間,譬如說你世間法來講,你想得財富,老法師說你必須要財布施下手,財布施就是得財富的因,你得財富的果,是因為你財布施的因,這是世間法來說,也不出因果。你想得聰明智慧,你就必須要法布施,法布施是因,得聰明智慧是果,也不出因果兩個字啊。你無畏布施,你得健康長壽,無畏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所以世間法,財施、法施、無畏施,都離不開因果。
出世間法,跟各位講的,你修,你悟了苦集滅道,破見思惑,你證得阿羅漢。你修六度波羅蜜,成就菩薩。你修十二因緣,得辟支佛。也離不開因果啊。你放下執著,像阿羅漢一樣,離開三界,出三界,放下執著是因,出三界是果,出世間法也離不開因果。
所以印光大師說,「斷無有無因而得果者」,絕對沒有說,沒有因而得到這個果的。「亦斷無有作善業而得惡果者」。因為如果要講到這個地方說,因果它是通三世的,它因果不同時,它因果通三世,有現報、生報、後報,它因小果大、因果不空、善惡不能相抵,這五大原則。
所以印光大師說,眾生沈淪九界,「如來證一乘」。因為我們佛陀說法有五乘,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還有一乘法,就是一佛乘,就成佛。「九界」是沒有包括十法界的佛,九界的眾生。「於心性毫無增減。其所以升沈迥異」,他為什麼成為四聖?成為六凡呢?「苦樂懸殊」呢?因為「因地之修德不一」,他在因地的修德不一樣嘛,以至於果地的受用就不同。
「闡揚佛法」,印祖說,我們要弘揚佛法很不容易啊。確實,尤其現在這個時代,大家都追逐物欲的生活,你跟他講解脫啊、講明心見性,你講往生極樂,不容易啊。所以印祖說,「闡揚佛法,大非易事」。如果你專談理性,你一直講這些真理,講這些佛理,講這些很深的佛理,你講這個了義的,中下根機的人他不能夠受用,中下根機的人他煩惱多、業障重,他聽不懂,他也不能得到利益。可是如果你一直講因果,講事相上的因果,講報應,你不講一點道理,那麼「上士每厭聞熏」,你講這些故事,他覺得你講得太淺了,你天天都講報應,你要講心性啊,你要講自性,你要講這些甚深的佛理,所以上根利智的人他就討厭,他不想再聽了,「每厭聞熏」。
可是,印光大師說,因果跟心性,兩個分開就受傷,兩個合起來都很美好。因果是講事,心性是講理,所以因果是事,心性是理,事理必須要圓融。你事理不圓融,你光講理,中下根機的人聽不懂;你專講事、講因果,「上士」,上根利智的人,他不想聽。所以印祖說,因果跟心性,如果分開來說的話,其實很難得利益,就「兩傷」,唯有合起來。
像佛陀他在講經的時候,你看佛陀在講《法華經》,《法華經》很深啊,它最後都在講成佛,成佛之道,怎麼開示悟入眾生佛知佛見,就教你怎麼轉凡成聖。佛陀在講《法華經》的時候,講了很多譬喻的故事,講了很多公案,譬如說三界「猶如火宅」,鹿車、羊車、牛車,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是講自性,牛車就是菩薩乘,羊車就是聲聞,鹿車就是緣覺。你看,佛陀在講《法華經》,那麼深的這個理,他都還用這些譬喻。三界「猶如火宅」,就像這個房子快燒起來,這裡面三種不同類型的小孩都玩那個玩具不想出來,聲聞就是羊車,緣覺就是鹿車,菩薩就是牛車,他們都不想出去啊。佛陀跟他們講,這房子要燒起來了,外面還有一台大白牛車,你們要不要出去找?很多玩具在裡面,外面等你們。他說,真的?這三個全部都出來,就是會三乘為一乘,是這個意思。佛陀如果講會三乘為一乘,大家聽不懂啊,也就是說,佛陀在《法華經》裡面講,「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那都是我方便說的,會三乘為一乘。
所以印光大師說,他就引用「夢東雲」,「夢東」就是夢東禅師,他說,「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你會講理的,很會講理,但是他也不會拋棄離開因果,他有時候還會舉公案來做對應、來做對照。所以像學人有時候在講《感應篇匯編》,講到很深的理的時候,我就會引一些古代的公案、現代的公案來做對照,這叫做學夢東禅師的「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雖然說你沒有辦法悟入心性,你可能還沒辦法悟入這個妙理,但是你不斷地對因果深信,你對因果建立起深信。那要怎麼樣才可以深信呢?他要悟了以後,他就深信因果,他深信因果不空。就像安世高大師一樣,他深信因果,但是他也「大明乎心性」,他也開悟了,「終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這個道理是一定的道理。
以上這一段,是我們談心性,「大矣哉,吾心本具之道;妙矣哉,吾心固有之法」,我們首先就,這一段是在講心性,但印光大師說,你光談心性,心性是理,那因果是事,所以要事理圓融。
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夢東禅師。夢東禅師是,他又叫際醒禅師,字徹悟,所以我們有時候會稱徹悟禅師,又號夢東,他是京東豐潤縣人,族姓馬。年幼的時候非常地聰明,喜歡讀書,飽讀各種「經史群籍」,各種書籍。他二十二歲的時候生一場大病,他覺悟了這個「幻質無常」,「幻質」就是這個四大五蘊是無常的,所以他就「發出世志」,想要出家。病好以後他到房山縣,「投三聖庵榮池老宿剃發」,這個老修行人剃發,老參剃發。
後來到岫雲寺恆實律師,受具足戒,「圓具」就是受具足戒。那麼到香界寺聽隆一法師開演《圓覺經》,早晚「研诘」就是探究《圓覺經》的妙義,「精求奧義」,後來悟了《圓覺經》的大義。後來又依止增壽寺慧岸法師,「聽講相宗」,「相宗」就是唯識,法相宗,也「妙得其要」,也體悟相宗這個要義。然後再「歷心華寺遍空法師座下」,聽《法華經》、《楞嚴經》跟《金剛經》,圓解頓悟。所以徹悟禅師他是「性相二宗」,性宗我們現在講就是禅宗,相宗就是唯識宗,法相宗。他對於「性相二宗」,其實佛經就在講性相的道理,相宗講唯識,性宗講如來自性、如來藏性。所以徹悟禅師對「性相二宗,三觀十乘之恉」,他了無疑滯,他沒有任何障礙。
後來在清朝乾隆三十三年冬,他參訪廣通粹如純翁,他參訪這位廣通粹如純翁,這位禅師,他明白怎麼是「向上事」。什麼叫「向上事」?這禅宗的用語,就怎麼開悟,他明白了。「師資道合」,於是這位廣通粹如純翁為他印證,「乃印心焉」。所以夢東禅師成為臨濟宗第三十六世。三十八年,「粹翁遷萬壽寺」,繼續講座。後來這一個夢東禅師他就開始講述禅宗的綱要,那麼後來「宗風大振」。
但是雖然夢東禅師他弘揚的是禅宗,但是他到後來,他常常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永明延壽大師他是禅門的宗匠,他是一個開悟的聖僧,我們知道永明延壽大師是淨土宗的第六祖,可是永明延壽大師他最後歸心淨土,就是永明延壽大師,我們知道「萬修萬人去」,這個就是永明延壽大師說的。所以那時候夢東禅師就學永明延壽禅師,他怎麼樣?他每天念佛十萬聲,是每天念佛十萬聲。黃念祖老居士也是到晚年的時候,每天念佛都超過十萬。夢東禅師他志求西方,「期生安養」。所以像夢東禅師他都這樣,何況我們現在末法時期?
所以夢東禅師說,永明延壽大師還要「日課十萬」,那我怎麼可以不學他呢?因為他是清朝,已經算是末法了嘛。其實永明延壽大師那時候,宋朝時候其實也是末法。他說,那時候,人家永明延壽大師都還「歸心淨土」,「日課十萬」,「期生安養」,何況現在「末代」呢?所以我應該遵承永明延壽禅師,也是「棲心淨土」。所以夢東禅師就開始弘揚「蓮宗」,就是淨土宗。他怎麼做呢?诶,這個我們也可以學,他每天「限尺香晤客」。什麼叫「尺香晤客」?就每天會客只能一支香。一支香大概是多少呢?一支香大概,長香九十分鐘,一天只會客九十分鐘,「晤客」。超過這個時間,他就不會客了,他不見客人,「禮拜持念而已」。
我們老法師曾經在我們台北善導寺待過。那善導寺呢,簡豐文老師跟我講,善導寺,也是住持,道安法師,道安法師年紀很年輕就走了,他大概六十幾歲就走了。道安法師非常慈悲,因為我們知道,善導寺在台北市火車站旁邊,其實信徒都是很多的,法會也很多,我父母親的骨灰都在善導寺,所以我常去啊,他那邊法會很多。道安法師他很慈悲,他一天的佛事都忙完以後,那侍者就告訴他說,和尚,你要休息了。因為大家很多人都,法會做完要等著請示道安法師,就排隊,要登記,要見道安法師,請道安法師慈悲開示。侍者就勸道安法師說,和尚,你應該休息了,今天佛事做了一天,很辛苦。那道安法師怎麼說呢?哎呀,人家等我一天了,我要跟他開示啊。就會客啊,去見這些信徒。所以有時候,有些法師他是真的被信徒累死的,太累了。像夢東禅師他就這樣規定,「日限尺香晤客,過此惟禮拜持念」,他就是拜佛念佛,這個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學人這次有去潛修二十二天,到中部一間佛寺,不敢講說閉關,就是去潛修。一天大概,早課五點起來,做完早課大概六點半。那六點半用早齋,大概七點半就結束了,包括洗碗啦、經行啦,我那時候早課也是念佛繞佛,飯後經行也是念佛。七點半就可以開始用功了,開始用功到十一點半,十一點半准備午齋。那就將近多少個小時?將近有四個小時可以用功。十一點半用完午齋以後,大概十二點多又出去經行,大概十二點半回來,快一點。小睡片刻,大概十五分鐘就好了。一點開始用功,用功到五點藥石,又有四個小時啦。這八個小時啦。一點到五點就四個小時嘛,五點藥石,藥石完大概五點半。六點經行完畢,盥洗,自己洗內衣內褲。洗完以後大概六點半,又開始用功,他們九點就打板了,九點半打板。我算過,我包括經行在念佛,包括早課在念佛拜佛,這樣一天扣掉吃飯跟睡覺,用齋跟睡覺,大概最少,因為十一點睡,五點就要起床,我給它約略估計一下,一天可以用功十四個小時到十五個小時。所以我覺得呢,閉關潛修很重要。所以我這次回來以後,自己就告訴自己說,以後最好每半年潛修至少一個月。
夢東禅師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不必去應酬世間事。後來他又遷到覺生寺,擔任住持八年。因為覺生寺「百廢盡舉」,所以他建了一個淨業堂,他蓋了三個堂,一個叫涅槃堂,一個叫安養堂,一個是學士堂。學士堂就是念佛堂。涅槃堂是干什麼呢?涅槃堂就是怎麼講,往生堂啦,也就是圓寂的地方。那安養堂呢?就是我們講的如意寮,就現在講養老院,佛寺不叫養老院,叫安養,叫如意寮。夢東禅師覺得說,讓這些老病的這些出家人有所寄托。
所以他不僅是通禅宗,通宗,也通淨,「禅淨宗旨,皆深造其奧」。他「律己甚嚴」,對待人非常地親切,「望人甚切」。「開導說法」,他「開導說法」像什麼呢?他開示像「瓶瀉雲興」,像瓶子倒水出來,全部都流出甘露法語,勸信眾要精進修行。所以在他那個年代「蓮風大扇」,就是淨土宗念佛的人非常地多,「蓮風大扇,遐迩仰化,道俗歸心」,當時法門稱夢東禅師為第一人。
後來他退位到紅螺山資福寺,希望在那邊往生,「以期終歲」就是希望在那邊往生。後來因為「衲子依戀追隨」,後來他的徒弟就一直想要跟著他,還有這些戰爭、災難,避難,所以他就沒有,遂「心終無厭,遂復留眾」,最後把這些弟子再留下來。「俄成叢席」,最後還是他的講席、他的講座,也是非常多人跟隨他。「擔柴運水,泥壁補屋,一飲一食,與眾共之」,他還是跟大家一樣挑柴運水。
這樣又過了十年。最後他要往生的時候,他已經先預知時至了,他到萬壽寺去「掃粹祖塔」,去清洗祖塔,也就是他將來准備在那邊涅盤的時候,他的骨灰罈要進祖塔。然後拜別「諸山外護」,拜別這些諸山長老以及護法。「囑曰:幻緣不久,人世非常,虛生可惜,宜各努力念佛,他年淨土好相見也」。他就最後交代弟子了,說「幻緣不久」,這個世間是幻化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四大五蘊是它不能常住啊,「幻緣不久」啊。「人世非常」,世間是苦、空、無常、無我。「虛生可惜」,你浪費時間是很可惜的事情,浪費生命是很可惜的事情。趕快努力念佛,他日我們在極樂世界相見,他日淨土好相見也。
然後三月回到山上來,交代荼毗的事情。你看,他二月去禮祖塔,三月交代荼毗的事情。他十月十七日就把院務交代他們的弟子,命他的弟子松泉禅師領眾主持。然後就告誡他們說了,「誡曰」,他們是修禅的,他一樣是告誡他的弟子,「念佛法門,三根普被,無機不收。吾數年來,與眾苦心建此道場,本為接待方來,同修淨業。凡吾所立規模,永宜遵守,不得改弦易轍,庶不負老僧與眾一片苦心也。」所以不能改變道風啊。
這次學人有到南京講《臨終關懷》,蓮友好意帶我去參訪靈巖山寺,印祖的祖庭,印祖的道場。靈巖山寺算是淨土宗的祖庭了,要一階一階地登上去。承蒙靈巖山寺的空苦和尚接待,我說,您的法名起得非常好,空苦和尚啊,空就是放空嘛,放下,離苦得樂,叫空苦,離苦得樂。他常常帶弟子朝拜靈巖山寺的朝山。我要去的時候,他隔沒多久,他就要去朝五台山了。很高興的,我能夠參訪到印光大師的關房,也見到印光大師的當時的這些遺物,非常感動。然後呢,也去頂禮印光大師的捨利塔。
那他跟我講,空苦和尚跟我講,他說,印光大師在的道風呢,到現在統統沒有改變,確實。他說,除非這些靈巖山寺本身有必須要修補的,才會再重蓋,否則一概不再繼續蓋,一概不再蓋新的這個大殿。他說,維持印光大師在的道風。因為印光大師在,我們在上一集裡面有提過,印光大師交代他的弟子真達和尚跟妙蓮和尚,不能搞派頭。
所以後來我才知道,靈巖山寺它是什麼?它是春秋時代,我們都看過,越王句踐跟吳王阖闾,吳王夫差,吳王夫差就是跟西施的愛情故事,我們都看過啊,看電影看過啊。那個靈巖山寺就是吳王夫差的皇宮,那個地方本來是飲酒作樂,它是YIN宮。YIN宮各位都懂嗎?靈巖山寺後面還有一個後花園,現在還在,那個後花園就是西施的花園,就西施的寢宮嘛。從靈巖山寺再上來,後面山有一座花園非常漂亮,那邊還有一個吳王井,就吳王夫差的這個古井,那本來是西施井,現在改成智積井,智積菩薩在那邊曾經駐錫過。所以你看這些祖師他們都很有智慧。所以印光大師是一九四O年圓寂的,到現在是二O一八年,已經圓寂七十八年,靈巖山寺的道風沒有變。現在弘化社繼續一樣印經。
所以夢東禅師交代他的弟子,「念佛法門,三根普被」,上中下三根普被。「無機不收」,不管你什麼根機的,淨土法門都能夠接引。我幾年來跟你們苦心建這個道場,是要接待各方來的、十方來的信眾,大家一起修淨土法門。凡是我所建立的規模,你們應該永遠遵守,不能夠「改弦易轍」,不能改變。诶,他是禅師,他是開悟的禅師,在禅宗講,你坐破蒲團都不能夠開悟,可是念佛可以帶業往生。所以為什麼現在修禅的都是禅淨雙修。夢東禅師特別叮咛他的弟子,「庶不負老僧與眾一片苦心」。
最後他示現「微病」,命大眾助念佛號,「見虛空中幢幡無數,自西而來。乃告眾曰:淨土相現,吾將西歸矣。」後來信眾弟子就勸他啦,「以住世相勸」,師父啊,你再留下來,繼續帶領我們,你不要往生啦。夢東禅師說啊,「師曰:百年如寄,終有所歸,吾得臻聖境,汝等當為師幸,何苦留耶。」他說啊,這百年還是要走啊,我們是三界的過客啊,我們是旅客啊,我們是寄居在這裡啊,我們的故鄉是在極樂世界,這個地方只是客棧而已啊,「百年如寄」,最後還是要離開啊。你去哪裡,離開人身以後要去哪裡?「終有所歸」,你要去哪裡?去六道嗎?還是去三惡道?我現在能夠,「吾得臻聖境」,我能夠見到聖境啊,見到極樂世界的聖境啊,你們應該為我慶幸才對,怎麼還在苦留我呢?
十二月十六日,命監院師貫一法師,「設涅槃齋」。「十七日申刻,告眾曰」,我已經見到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三大士啦。也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文殊師利菩薩、觀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已經來接引了。「今復蒙佛親垂接引」,他是「蒙佛親垂接引」。
為什麼我今天講到《安士全書》印光大師這個〈序文二〉,特別要提到這一段,介紹夢東禅師,各位明白嗎?我們要學祖師啊。老和尚說,現在依止大善知識不容易啊,遇到明師不容易啊,要怎麼辦?你學古德啦,你學印光大師啦。其實我以前很少介紹過夢東禅師,就是徹悟禅師,我以前很少介紹他。所以這一次,特別我把他介紹出來,他跟永明延壽大師是一樣的典范,他們是禅宗歸入淨土啊,最後導歸極樂啊,太殊勝啦。
所以他說,我今「蒙佛親垂接引」啦,阿彌陀佛親自來接引,那是什麼?上品上生,他是上品上生。「吾今去矣」,我走啦。「眾稱佛號愈勵」,大家念的佛念得更努力。「師面西端坐合掌曰」,坐化,你看他是坐化,「面西端坐合掌」,合掌說,「稱一聲洪名,見一聲相好」。最後開示大眾,你念一聲阿彌陀佛,見到一聲的相好光明。誰的相好光明?當然是我們自性的相好光明啦,也是見佛的相好光明啦,稱一聲佛名,見一聲相好。「遂手結彌陀印」,他是打彌陀印,彌陀印各位都知道,是這樣的,彌陀印,打彌陀印。「安詳而逝,眾聞異香浮空」,虛空中都充滿著異香。然後怎麼樣?「供奉七日,面貌如生」,七天啦,面貌都沒有變。「慈和豐滿,發白變黑」,跟海賢老和尚一樣,頭發變白,頭發本來是白的,變黑,「發白變黑,光潤異常」。「二七入龛」,這坐龛嘛。「三七荼毗」,火化,「獲捨利百余粒」。「門弟子遵遺命,請靈骨葬於普同塔內」。
那麼夢東禅師世壽七十歲,「僧臘四十九」。「僧臘」就是他出家的戒臘,他的戒臘四十九。「法臘四十有三」,他弘法多久呢?四十三年。「僧臘」就是一般講戒臘,他出家以後受三壇大戒,多久?四十九年。也就是什麼?他二十一歲出家。跟誰一樣?跟印光大師一樣,印光大師也是二十一歲出家,到八十歲入涅槃,多久?五十九年。印光大師比徹悟禅師多了十年。「法臘四十有三」。他所著有的開示禅宗、教下、律宗、念佛伽陀行於世。
在清朝嘉慶十七年,有一位他的弟子叫惺聰法師,他就因為要把匯集他們夢東禅師的,他的一生的著作,把它流通出來。大家贊歎他說,徹悟禅師他「過量人」,他「真過量」什麼意思?他是大上根利智的,他不是普通人,他是乘願再來的,叫「過量人」。「六根通利」,「六根通利」什麼意思?他「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遂「解悟超常」,他大開圓解。「既具辯才,兼持苦行」,他辯才無礙,而且還修苦行,以苦為師,「始終如一」。所以夢東禅師最後被尊稱為淨土宗第十二祖。
我剛才一開始就講說,這一段要全部把它講成一集,有點困難。所以我們今天這一集,我們就把它講,就是印光大師對《安士全書》〈序文二〉之一集。下一集我們就稱印光大師對《安士全書》〈序文二〉之二集。那這一集是〈序文二〉之一集。
那剩下三分鐘,我們來聆聽淨空老法師對因果的開示,因果教育很重要。因為《安士全書》就在講因果、講斷惡修善,《陰骘文》就在講斷惡修善。
老法師對於因果教育最重要,在這一個開示裡面,第一點,老法師說,我們學習、修行,我們學習因果教育,我們一定要遵守古聖先賢的教誨,循序漸進不可以躐等。什麼意思呢?什麼叫循序漸進不可躐等呢?也就是說,你還是要按照次第修上來。譬如說,我們說淨業三福,你要先修淨業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淨業第一福做好了,你再修淨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然後等到你的三皈五戒都做到圓滿了,你再提升到淨業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叫循序漸進不可以躐等。你不能說,我一下子就要研究《法華經》,我一下就要研究《華嚴經》,你不能夠躐等。縱然是你根性很好,你的根機很利,也要守規矩啊,也要遵守因果啊,剛才徹悟禅師說的,善談心性者,不棄離因果啊,你還是守規矩啊。
那麼次第呢,一定要怎麼樣?一定要先修德行。所謂漸進不可以躐等,就是你要先修德行。德行要怎麼修?你要從三皈五戒,要落實、要忏悔、要薰習經教、要有定課,先修德行。老和尚說,在今天,德行裡面,還是要先懂因果,先明白因果。這是誰教的呢?這個次第誰教的呢?印光大師教的,先修因果,先修德行。老和尚說,我學佛五十八年了,按照這個推算呢,現在應該叫做,老和尚應該說,他學佛六十六年了,老和尚今年九十二歲了嘛,所以學佛應該是六十六年到六十七年。老和尚說,我對於印祖這個教誨深有體會,我深信不疑。如果沒有因果教育,縱然學了倫理道德,名聞利養的境界現前,往往自己把持不住,就變節了,這種人很多。小名小利你不在乎,不動心;大名大利來的時候,你動不動心?你保不住了,確實。在境界上不能做主,為什麼?因為戒律持得不好,因果體悟不深。你因果體悟不深,你德行就出不來,你真正深信因果了,你德行就出來了。所以因果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今天不厭其煩地來探討印光大師對《安士全書》〈序文二〉,第二篇〈序文〉的報告。我們也要明白心性跟因果,剛才談的了解因果跟心性是不能夠背離的,兩個合起來才是完美的、才是美好的。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下一回我們再講印光大師對《安士全書》〈序文二〉之二。
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若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