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和會門之四番問答(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觀經四貼疏講義】《觀經四帖疏》〈玄義分〉和會門之四番問答(一)

  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

  上回我們探討到第一卷〈玄義分〉七門料簡的第六門和會門。和會門第五段“會通別時之意”。會通別時之意分為,成佛別時意以及往生別時意。我們已將這二段別時意探討過。在往生別時意善導大師說完之後,才設了四番問答。這四番問答就是要繼續進一步來探討《攝大乘論》的論意。

  第一番問答:

  【問曰:雲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

  要如何起行呢?就是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怎麼樣起行呢?為何《攝大乘論》論主無著菩薩怎麼會說不得往生呢?

  答曰:

  【若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論中,但言發願,不論有行。】

  這一段解答的話,是標出淨土宗實義。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必須願行圓滿具足,才能夠往生啊!但《攝大乘論》只有說發願,並不論有行,無著菩薩說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這個人只有願往生之心,而沒有念佛的起行,所以當然不能往生。

  第二番問答:

  【問曰:何故不論?】

  為什麼不論有行呢?發願之人有願無行,當然就不論。

  【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論。】

  發願之人,未曾一念至心於行,只想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念半句佛號,所以才叫做不論。如果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卻不曾念佛,那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也不是真實的。念佛是往生因,怎麼會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會有不念佛的道理呢?有願無行,當然不能往生。我想要去台中,結果人都不啟行,那個想就不是真的想了。想去美國游覽、觀光、游玩,美國迪斯奈樂園聽說很好玩,小孩子很愛玩,結果都只是想,也不啟程前往,這個想就不是真的想,沒有用,無法真的到達目的地。我們念佛的人,是真的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才會每天早課、晚課、平課都虔誠在稱念。要不然念佛做什麼,就是為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念佛,願行就圓滿具足了。

  第三番問答:

  【問曰:願行之義,有何差別?】

  這第三番的問答,是要來論願與行若相輔相助,就是有願也有行、有行也有願,這樣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既然願與行是往生之因,那麼願與行有什麼差別呢?

  【答曰: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

  這句話是說只有行沒有願,是不構成往生。

  【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

  這句話是說只有願沒有行,也不構成往生因。

  【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克。】

  必須要願行相扶相助,就是有願有行、有行有願,這樣所作才能成就。“克”就是成就的意思。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當然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是故今此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

  “今此論”,就是現在《攝大乘論》所說的,只有發願而沒有行,所以不是當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遠生因、是別時意。《攝大乘論》所說的並沒有錯,不對的是依《攝大乘論疏》在修學的通論家,也就是智者大師的門下弟子,將《攝大乘論》錯解。用聖道門《攝大乘論》,來錯解淨土門《觀經》下品下生的經義,錯就錯在這裡。《觀經》與《攝大乘論》,佛與菩薩所說的道理都沒有錯,錯的是通論家的錯解。

  有些沒有深入研究淨土法門的行者,經常都犯到“橫超的法門作豎出之用”,這是印光大師在文鈔所開示的,就是淨土教法特別法門,用聖道門的教法、道理來理解與修學,他力的法門用自力來修持。這就會錯亂、迷失修學的宗旨與方法。

  因此在這裡,信願公開向四眾佛子呼吁,聖道門的教法與淨土門的教法,一定要深入研究,融會貫通。般若經典站在空性,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理;淨土經典站在有相,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理。實在空有不二,空中有妙有。但是對初學的修行人來說,選擇一個法門,一門深入,確實有必要。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心血、精神,將各宗各派的經論都研究得很深入、很透徹,很不容易的。

  說實在,單是淨土的經教,要一門深入,研究透徹,就很不容易了。單是淨土的藏經,《新修大正藏》淨土的經論就收集很多。日本法然上人的座下也有編一系列的淨土經論,叫做《淨土宗全集》以及《續淨土宗全集》,三、四十冊,每一本都很大本。再來淨土真宗所編的《真宗全書》七十五巨冊,每一冊都很厚。再來是毛居士所編的《淨土叢書》二十巨冊,每一本也都很大本。再來佛光山所編的《淨土藏》也不少本。單是要將這五套的淨土經藏好好的讀一遍,對末法時代工商社會,大家都很忙碌的佛弟子來說,就很不容易啊!別說其它各宗各派了。

  以般若經典《金剛經》,江味農居士所寫的《金剛經講義》一本這麼大,單是要將江居士這本《金剛經講義》讀到通達、讀到透徹,我看不費相當的時間是沒辦法。現代人如果是聖人來示現,就沒話說;若是凡夫眾生,說他各宗各派的經論都很精通,我不相信。這是確實的事情。

 

上一篇:信願法師:淨土三經往生一詞之出處(四)
下一篇:宏圓法師:《普賢行願品》請佛住世之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