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
作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必須要做到內心成熟,也就是說讓自己的心態,達到究竟圓滿的程度。

心量大如虛空,包羅萬象,容納著所有的一切。
靜止得如同湖水一樣的平靜,如如不動,了了分明,見種種色;清淨得如同眼睛一樣,不參雜絲毫的污垢,一塵不染,不被外境所困,取捨自如。
智慧如同太陽一樣的光明,普照著塵世間每一個黑暗的角落。這就是一個覺悟者的人生。

在修行中要用此標尺,來進行對自己的測量,加以修正。
所以說修行的成果不是自己認為,是靠實際行動,真正的功夫,來表現出來的,不是嘴巴講的,更不是誇大其詞,是靠自己的功德培養出來的。

修行說難很難,說易也很易。難有幾種:
1.覺悟自心很難,能夠了解自己很難,認識到自己很難,然後改變自己更難,年齡越大難度也就是越大。主要就是在於個人的根基,這個根基指的是前生的基礎。

2.另外,我們凡夫靠自己的修行,想要達到最終的成果,非常難。必須要靠他力。第一,跟隨善知識進行修正。第二,深入佛法,依教奉行。
否則靠自己自編自演,根本不可能,就是屬於盲修瞎練,最終的結果兩個字:廢物。然後造成生生世世的廢物,這種惡習我執,傲慢與偏見會越來越濃,導致了墮落。

容易,如果真能夠虔誠虛心地跟隨善知識,肯下苦功,毅力堅強,正知正見,其實很容易。
心態轉變過來即是,沒有任何的距離,一念之差。佛法是向內觀,向內求,不要向外覓。

修行在憑內心,我們凡夫的心猶如大地的荒草一樣,拔掉最高的,還有矮的,矮的拔掉,還有剛發芽的,妄念雜亂,川流不息。 所以說靠自力來根除很難。

修行必須要務實,可是又有誰能務實發心呢?
雖然是生與死的較量,又有誰能把生命捨去呢?
又有誰能做到無我,無為地全心全意為他人付出呢?
修行是真槍實彈地造作,也是對我們的一個考驗,要經得起考驗才是。

所以說修行要務實,不要紙上談兵,更不能執著於佛法,而不務實照做。學習佛法,誦經念咒,念佛是好事,誦經是為了明理。
經典誦得再熟練,倒背如流,不明理,不務實發心,自私自利,煩惱重重,妄念紛紛,也沒有絲毫的意義,與信佛沒有絲毫的關系。
理論與實際要相結合才是。

雖然我們所探討的,沒有很多經典中的術語,但是意義等同,經典的教義,都是讓我們掃清內心的所有垃圾,所有障礙。
那麼我們就直接講述如何清理障礙垃圾,所以說目的都是等同的。

如果真能做到內心清淨,無所掛礙,這就是往生。
提起這個往生大家要知道,在有生之年,就得把往生的任務完成。不然臨命終時,那一刻想完成,深心清淨,心無掛礙,深心徹底地覺悟,很難啊。
所以說,活的時候往生不了,光憑死後往生,勢如登天。

希望大家在修行的旅途,千萬不要放逸,光陰似箭,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盡早了脫六道輪回的苦海。
好了,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