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
佛告訴我們修行,主要就是要把心態從“靜”到“淨”,這樣的過程來進行修正。

心態本來就是心性的作用,因為我們的心態本來就是心性,大家要注意了,心態與心性的性質不同,心性本來就是如如不動,《心經》裡面所講的,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那麼這個心態,是心性的作用,稱為意識,它是有生有滅。就是說我們的念頭有起有落,這個念頭有起也有滅,它是本性的作用。

作為一個覺悟的人,他會把這個念頭,起落稱為取捨自如。
作為一個凡夫迷茫的眾生,他們的念頭是停止不休,猶如在高速公路飛奔的車輛,沒有辦法即刻停止下來的,即使空擋,熄火也是無法停止的。所以說我們凡夫的心是迷茫的,也是無法做到停止。
佛見到此景稱為眾生是病態,什麼病?心病,迷茫。為什麼佛非幫助我們的心態加以安住呢?為什麼修行非得讓心靜止呢?

因為心性與心態本是一,只是起到的作用不同而已。也就是說這個心性本來就是如如不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就是說本性它本來就是純淨的,沒有絲毫的污垢與念頭。
這就是萬物之本,也是真正的自我廬山真面目。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我們的思想意識回歸於本來的自我。

就是讓思想意識靜止,本體就是靜止的,所以說當自心的念頭靜止的那一刻就是本體,清淨自性。這就是最終的目的。
所以說修成佛,根本就沒有佛可成,以為佛也是相,在本體中沒有任何的相,沒有任何的念頭。

一個成就者與一個凡夫,他們的身相沒有任何差別,只是在於內心的心態截然不同,所以說我們修行修行都是在於心態而不是修的外相,打坐,腿雙盤,單盤,姿勢好壞,手印等等,坐姿再優美,手編得再花樣,內心的妄想不斷,心態不明,也沒有絲毫的意義。修行完全取決於內心而不是外相,只是借助外相的助緣來安此心。

覺悟成就者的心態,是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取捨自如。迷茫的眾生心態是永無休止,晝夜妄想紛飛,被影像所困,被境所轉,取捨不當,真假不辨,善惡不明,邪正不分,一生生醉生夢死,煩惱重重,輪回不息,苦不堪言。

佛苦口婆心地告訴我們,喚醒我們,不要這一生虛度光陰,走那些不必要的冤枉路。
任何事情不是憑借妄想而獲,而是靠務實造作,在造作中善惡分明,如是因,如是果。不是違背自然規律。

修行千萬別把自己當回事,別人可以尊重你,或把你當成佛,但自己不能慣著自己,自己不能把自己當成佛,要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務實造作,不然就會產生我執,就會離道越來越遠。

自己必須要時刻提示自己,保持正念,安住本心。何為正念?這個正念是無念,雖然念佛,做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保持內心不亂,消除業障,斷除煩惱,回歸自本來真正的自我。這就是覺悟,稱為佛。
好了,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