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須要奉行一個原則:誠敬——“主敬存誠”。在這一點上,儒家聖賢和我們佛教歷代的祖師大德都特別強調。
“誠”就是心性上不二的心體;“敬”則是“誠”的表現形態。
淨土法門尤其重視“誠敬”二字。有誠敬才能跟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感應道交,當生獲得現世的利益,臨終時蒙彌陀願力加被,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大家用心讀過《印光法師文鈔》,會發現書中不斷地強調“誠敬”。
在《復永嘉某居士書五》中,印祖談到,由於自己罪業深重,出家以後就希望消除罪業,以報佛恩,所以常常從古德的修持中尋求懿范,以期作為自己的榜樣。
經過一番覽經閱典,印祖最後得出個結論:“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訣。”
修道最高的秘訣是什麼?就是誠和恭敬。印祖從此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
然而,“誠與恭敬”一語,舉世之人都知道;至於為什麼要“誠和恭敬”的道理,舉世之人都不明白。
印祖在其他書信中做了說明: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佛弟子面對三寶時,如果處處表現恭敬,便能消除業障,增添福報,開發智慧。
比如,面對佛像時,要像真佛就在面前一樣,必恭必敬;讀誦佛經時,就好像佛在親自給自己講經說法,不敢有一念的懈怠。這樣才能得到佛法的實益。
反之,如果缺少恭敬,對待法寶的態度隨便,在佛像前行為不檢,或是把佛經置於髒亂之處,即是犯了亵慢之罪。縱然此人修了許多善業,也只是種個遠因,而其亵慢之罪的後果,不堪設想。
由於各自業力因緣的不同,修道人之間在根機上存在差別,但一個鈍根的人,若以誠敬心修學佛法,進步將會很快;一個利根的人,若無誠敬,也慢慢變得沒有作為。
所以,一個修道人若想有所成就,還是要在“誠敬”當中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