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在捨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次向眾多弟子開示法要。當時在座有位比丘心裡想:“希望如來對我有所教誡。”這位比丘起了這個念頭,世尊當下便知道了。於是世尊告諸比丘:“如果有比丘心裡起了這樣的念頭:‘希望如來能夠親自教導訓示我。’這位比丘應當持戒清淨,無有瑕穢,修行止觀,並且樂於在閒靜之處用功。”
世尊又說:“如果有比丘希望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等四事供養皆能隨心滿願,應當成就清淨戒德,在空閒處獨自精進修行,得與止觀法門相應。如果有比丘希望少欲知足,應具足戒德,於閒靜處獨自精進修行,得與止觀法門相應。如果有比丘希望能讓四部大眾、國王、人民等有形眾生,建立正確的佛法知見,這位比丘應當念茲在茲,使自己戒德具足。”
“假使比丘希望證得四禅定,在修習過程中希望不生退悔、志向堅定,也應當念茲在茲,成就清淨戒德。假使比丘希望證得四神足、成就八解脫門而無有掛礙、成就天耳通徹聽天界與人間的音聲,或是希望證得他心通,知道他人心中的想法,此比丘也應當對於自己能否具足戒德,念茲在茲。”
“假如有比丘想要知道眾生心意,方便應機度化,譬如有欲心、無欲心,有瞋恚心、無瞋恚心,是愚癡心、不是愚癡心,有愛心、無愛心,有感受、無感受,心亂、心不亂,有疾心、無疾心,有少心、無少心,有量心、無量心,有三昧心、無三昧心,有解脫心、無解脫心,以上都能如實了知;希望成就這樣的功德,應當要具足清淨戒德。”
“若有比丘希望成就無量神足通,分一身作無數身,又從無數身合而為一身,能隨時、隨處、隨意現身或隱身,乃至隨意化身往梵天,這位比丘應當要具足清淨戒德。如果有比丘希望證得宿命通,憶知宿世、無數劫之事,或一生、二生,乃至千生、百千億生,成劫、壞劫、成壞之劫,不可計算之劫量,自己捨報於此處、生於彼處,或從彼處命終,來生此間,名字為何,能自憶無數劫之事,這位比丘應當念茲在茲,使自己具足清淨戒德,心無雜念。”
“若有比丘想證得天眼通,如實了知眾生是在善道、惡道,是好的或是不好的色身,外相是好、是丑;或知道眾生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此類眾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受報;或知道眾生身、口、意行善,不誹謗賢聖,具足正念、正見,此類眾生身壞命終,投生於天道。若有比丘希望如此觀察無礙,這位比丘應當具足清淨戒德。”
“如有比丘希望漏盡一切煩惱,成就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清楚如實地知道自己已經不再受生死系縛,三業清淨成就梵行,所作皆已成辦,永不再受生輪回。比丘應當念茲在茲戒德具足,常居於閒靜之處,內觀思惟,心無亂想。”
“諸位比丘!應當念茲在茲,使自己戒德清淨,而無其他雜念,行住坐臥具足威儀,對於微細的過失皆戒慎恐懼,何況是大的過錯!若有比丘希望能夠與如來共論,應常念茲在茲,使自己具足戒德;若已達到戒德具足,應當廣學多聞,使自己聞法具足;不但是聞法具足,更應當念念常行布施;不僅是聞法、布施具足,還要讓自己智慧、解脫知見都能夠具足。若比丘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分法身皆已具足,便能為天、龍、鬼神所供養,可敬、可貴,為天人所供奉。”
“所以,諸比丘們!應當念茲在茲,使自己成為具足五分法身的比丘,堪能作世間之福田,一切功德皆無法超過於此。諸位比丘!應當如是學習。”比丘們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六重品第三十七(五)》
省思:
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修行想更上層樓,離苦得樂,圓滿如意,就要以嚴持淨戒為根基。《佛遺教經》雲:“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禅定及滅苦智慧。”又經雲:“汝今受戒即五分法身之基也,良以五分由戒而成。”受戒之後,更應學戒、持戒、護戒,圓明戒定慧三學,方能斷惑證真,成就聖果,以此殊勝之德,為世福田。(當代佛教網--佛教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