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聚餐的時候聽到一個同事酒後抱怨說年近三十突然感覺到這個世界對他充滿了惡意。
工作晉升失敗,能談心的朋友越來越少,和妻子吵架搞得家宅不寧。
“我什麼都沒做錯,大家為什麼要這麼對我。”
然而據我所了解,他晉升失敗是因為能力不足,朋友變少是因為他脾氣太暴躁,就連妻子也不能再容忍他毫無緣由的情緒波動,爭吵無可避免地出現。
他不停地抱怨別人,卻從不反省自己,從不知道別人對自己的態度,是取決於自己對待別人的態度的。
電視劇《歡樂頌》裡有一句台詞是這樣的:
“一個人不理你,有可能是對方的問題。但是如果大家都不理你,就要從自身找問題了。”
他人是你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取決於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有人說人活著為什麼要為他人的看法所累,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說要做自己。
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其是個人自我意識的體現,但我們要看到的是,他人的看法是不是有利的,要走的路是不是正確的,做自己又是不是只是一個為自己謀求來的借口。
真正的不被他人看法所累,真正的做自己,是為自己負責,為別人對你的態度負責。
有網友在微博上吐槽,說自己畢業季找工作,投了很多家簡歷都被篩選出去了,好不容易有進了面試的,卻在面試過程中被對方嫌棄了個徹底。
網友們義憤填膺幫他指責面試方態度惡劣,直到他把自己簡歷和面試過程貼了出來。
他沒有高學歷,也沒有優異的學習成績,社會實踐和校園活動經歷寥寥無幾,但在面試過程中卻意外地很有自信——
“我雖然以前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果,但我有信心,只要你給我機會,你不會後悔你今天的選擇。”
自信在沒有相應的事實證明時,就不再是自信,而是狂妄。
除了虛無的保證,他並沒有展現出相應的實力能力,過往的經歷也沒有能展現出他曾經努力過的痕跡。
企業之所以不選擇他,並不是毫無緣由的。
當你覺得現實殘酷,當你覺得社會對自己態度不友好,先自省,要有反抗和努力向上的勇氣,然後變強。在現實世界,實力,是決定他人對你態度的重中之重。
想要獲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自己。
人活一世,應當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應當有自己的態度,敢於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溫柔要有,但不等於妥協,人成熟的一部分體現在懂得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愛己者人恆愛之,尊重自己,然後才能更好地被人尊重。
亦舒說“大多數人病在眼睛太尖,耳朵太靈,什麼不應看到的東西,一概照單全收,不該聽、不好聽的話,偏偏搶著去‘洗耳恭聽’,聽完看完又不能一笑置之,氣,活該氣。
也太樂於接受別人的侮辱了,簡直當大禮承受,又把說是非者當送禮人般恩待,幾乎感激涕零,奇哉怪也。”
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尊重他人,你不把自己當回事,你毫無底線的退讓容忍,最終傷害的只會是自己。
林語堂在文章中寫到過不被人喜歡的十種原因,
“腰有十文錢必振衣作響;每與人言必談及貴戚;遇美人必急索登床;見到問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態;與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詩文;
頭已花白卻喜唱艷曲;施人一小惠便廣布於眾;與人交談便借刁言以逞才;借人之債時其臉如丐,被人索償時則其態如王;見人常多蜜語而背地卻常揭人短處。”
常思己過,常正己行,方得他人同等的善待。
馬德說
“這個世界,看似周遭嘈雜,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質上,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
你若澄澈,世界就干淨;你若簡單,世界就難以復雜。你不去苟且,世界就沒有暧昧。”
別人對你的態度取決於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律人先律己,正身先正心,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