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拼音]jīng mǐ)即日常人們食用的大米,亦稱粳稻米。它的營養成分主要有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現代研究發現,粳米含8%的蛋白質,含必需氨基酸中的八種:蛋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賴氨酸。還含有脂肪、糖類、尼克酸、核黃素、硫胺素等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元素。
功能: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髒,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
效用:補中益氣,可堅筋骨,和五髒,多服強身好顏色。健脾養胃,可治虛煩,消渴,不思飲食,止瀉洩,下痢,和胃,治肌肉消瘦,益精強志,聰耳明目。
故藥膳中多用粳米,且常作粥食。用粳米煮粥時浮在面上的濃稠液體叫做米油或粥油,其營養豐富,可滋陰強身,有醫家稱之“可代參湯”。因此粥被譽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應用實例】
1.腹瀉:陳倉米磨粉炒焦,每服3~6克,日服3次。
2.嬰兒吐奶:炒焦粳米,水煎服汁。
3.腸風下血:陳倉米30克,柿蒂7個,加水同煮熟,去柿蒂服食。
4.粳稻根180~240克,洗淨,1次煎服;粳稻草60克燒灰,放杯中,開水沖泡,靜置2小時,取上清液,同白米粥服。
5.便秘:早稻稈1把,燒灰水沖,服上層澄清液120克。
6.黃疸:早稻草60克,薏苡仁根30克,水煎服,數次。
附:粳米屬於大米。大米又稱“稻米”,它分為粳米、籼米和糯米三種。
粳米,主要產於中國東北,粒一般呈橢圓形或圓形,米粒豐滿肥厚,橫斷面近於圓形,長與寬之比小於二,顏色蠟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質地硬而有韌性,煮後粘性油性均大,柔軟可口,煮的粥飯比較綿軟,常見的粳米有:東北大米、吉林大米、珍珠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