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淨業行者一心仰憑彌陀願,一向專稱彌陀名(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宗略鈔】淨業行者一心仰憑彌陀願,一向專稱彌陀名(一)

  今晚藉著大家打佛七的殊勝法緣,師父繼續來向大家報告法然上人所寫的“淨土宗略鈔”。

  “淨土宗略鈔”這篇文,我們已經看完聖道門與淨土門分判的道理。法然上人說完聖淨的分判之後,還說了譬喻的話。法然上人是一位很有學問的祖師,為了要讓眾生明白聖淨分判的道理,所以說完道理之後,再舉出譬喻,更能讓眾生明白聖淨分判的道理。請大家翻開《法然上人全集》第三九○頁(簡第267頁)。第三九○頁,下面這段文是法然上人就聖道門與淨土門分判的道理,先說出譬喻,然後再解釋本願的道理。請看三九○頁內文:

  【此聖道、淨土,名為難行道、易行道,取喻而言,難行道者,如險路徒步而行;易行道者,如海路乘船而往。足跛目盲之人,不能行於陸路,唯可乘船,得至彼岸。然而此時之我等,智慧之眼盲,行法之足跛,如是之輩,聖道難行之險路,一切絕望,唯可乘彌陀本願之船,渡生死之海,至極樂之岸也。今此船者,即喻彌陀之本願也。其本願者,彌陀往昔,始發道心,捨王位而出家,欲成佛度眾生時,為建設淨土故,發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完成此願,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故善導和尚釋言:“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思此道理,則信彌陀本願而念佛之人,往生無疑,應詳知此理。不論如何,先憑彌陀誓願,一向念佛。雖別解之人種種言詞妨礙,亦皆不可有疑佛願之心。如是領解,前所言之聖道門,非我之份而捨之,入淨土門,一心仰憑彌陀誓願,一向稱念彌陀名號,名為淨土門之行者也。此名為聖道、淨土之二門也。】

  這段文,法然上人先就聖淨二門作譬喻,然後解釋本願的道理,勸勉我們淨業行者,一心仰憑阿彌陀佛的誓願,一向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法然上人確實非常的悲心,為了要幫助我們淨業行者,了辦生死、往生淨土,所以悲心的開示。

  “此聖道、淨土,名為難行道、易行道。”難行道、易行道是龍樹菩薩在《易行品》所分判。龍樹菩薩是八宗共祖,對世尊一代時教的分判,判為難易二道。聖道門一切教法,龍樹菩薩判為難行道,淨土門的教法,龍樹菩薩判為易行道。所以要解脫生死,可以走這兩條路,就是難行道這條與易行道這條。我相信,不必問,大家都會選擇走易行道這條,可是不了解祖師開示的真義,也許有的人寧願選取難行道這條。諸位菩薩!我們學佛修行,最重要就是要解脫生死,無論修學任何一個法門,只要能幫我們解脫生死,能夠使我們成就菩提,任何一個法門都值得我們學習。

  諸位菩薩!你今天回到我們講堂打佛七,虔誠念佛,也許你是自己開車回來,也許你是坐車回來,也許你是走路回來的。前天師父回到講堂,在路上遇到一位年紀很大的老菩薩,在嘉豐路上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因為是中午,天氣非常的炎熱,師父看見之後趕緊將車子停著:“來!來!老菩薩,請你上車,師父載你。”這位老菩薩就是要回到我們講堂,坐公交車坐到加工區前面那一站,然後再走回來我們講堂。因為中午太陽很炎熱,年紀大來體力比較不好,所以從加工區前面那一站,走路回到我們講堂,我看至少也要走個半小時,非常的辛苦。若是年輕人,年輕有力,走路當然就能健步如飛,若是腳力不夠的人,甚至殘廢的人,行走就比較困難。所以靠自己的力量,當然各人的力量不同,所以就有很大的差別。靠自己的力量一定比較困難,靠佛的力量一定比較容易,因為要解決生死這件事,沒有那麼容易。

  在人間從出發地到目的地,可以走路也可以坐車,就有兩種的不同,當然走路辛苦多了,也比較久、比較費體力,坐車一定比較快,比較省力、比較快,這是一定的道理。我們為了要解決無始劫以來沒有解決的生死大事,所以進入三寶門中學佛修行。諸位菩薩!用我們的智慧想想,自己法身慧命的解脫,走難行道比較好,還是走易行道比較好?當然走易行道比較好。就同樣能夠解脫生死而言,走易行道也會比較輕松,所以龍樹菩薩的判教,不但法然上人繼承,善導大師也繼承,道綽禅師也繼承,昙鸾大師也繼承。所以聖道門是難行道,淨土門是易行道,只要能夠幫助自己解脫生死,哪一門、哪一道都很好。問題是聖道門的教法,我們下劣的凡夫可以修成嗎?如果可以,當然就好好的修;如果不可以,難行道這條路走不通,當然改路,走易行道這條路,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向東這條路走不通,當然轉個方向向西這條路走。

  “取喻而言,難行道者,如險路徒步而行;易行道者,如海路乘船而往。”先說譬喻的話,難行道猶如在險路徒步而行,易行道猶如在海路乘船而往。以陸路和海路作個比較,在陸路行步一定比較辛苦,比較費時,在海路乘船一定比較舒適,比較省時。說實例作譬喻,諸位更容易體會。諸位菩薩!你若要前往香港觀光,你可以自己走路到達香港,也可以坐飛機到達香港,這兩條路都可以使你到達目的地香港,請問諸位菩薩:你要走路還是要坐飛機?當然坐飛機。在我們台灣坐飛機到香港,只不過一個小時又十五分而已。飛機飛行的時間,大約就是一小時又十五分鐘,當然若加上等飛機的時間,就不止。但是就算等飛機的時間,加上坐飛機的時間,也一定比走路比較舒適,比較快到達香港。

  所以在人間,要從出發地到目的地,就可以選取兩種不同的路徑行走了,當然我們現在從因地要到果地,從人間要到淨土,也可以選取兩條路行走,一條路就是靠自己修行的功德,一條路是靠阿彌陀佛修行的功德,諸位菩薩!若是你,你要靠自己修行的功德,還是要靠阿彌陀佛修行的功德?若是我,我要靠阿彌陀佛修行的功德。同樣念阿彌陀佛的聖號,靠自己念佛的工夫,與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是一個觀念上的改變而已,所念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同樣。

  下面,法然上人說,“足跛目盲之人,不能行於陸路,唯可乘船,得至彼岸。”若就眾生來說,因為各人千差萬別,所以,要走陸路,在眾生之中,有的人根本無法走陸路,因為眼睛瞎了之人,腳跛腳的人就無法走陸路了。“足跛”就是跛腳,“目盲”就是眼睛瞎了,這兩種人無法在陸路行走,只有能夠乘船而已。所以靠自己的修行功德,各人就千差萬別了,若都靠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因同果同,每一位會修行的人或不會修行的人,得到的果報都一樣。就像一個跛腳的人、一個健步如飛的人,一個瞎眼的人,一個明眼的人,全都坐在船上,同一個時間到達目的地。所以,你我無論會修行不會修行,只要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清淨報土,得到的果報是一樣的。用世間法來譬喻佛法,這樣大家就容易明白。

 

上一篇:信願法師:有求必應小兔往生
下一篇:信願法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七門料簡之定散門(十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