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既得往生,則蓮華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等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名尚不聞,況有其實。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皆演法者,隨已根性,由聞而證,親尚了不可得,何況有怨?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捨,皆是七寶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則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樂。至於身則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離當處,便能於一念中,普於十方諸佛世界,作諸佛事,上求下化。心則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於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無有錯謬。
雖說世谛語言,皆契實相妙理。無五陰熾盛之苦,享身心寂滅之樂。故經雲“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也。
與陳錫周居士書
白話:
既得往生就是蓮花化生,沒有生苦。純是童男之相,壽命等同虛空,身體沒有災禍衰變。老病死等等,這些名字尚且沒有聽說,何況真實受苦。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都演暢佛法之音。隨自己的根性,由於聽聞而證果。親人尚且了不可得,哪裡有怨家呢?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捨都是七寶所成,不靠人力,唯是化作。那麼翻轉娑婆世界的七苦,而成為七樂。至於身體則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離開當處,就能在一念中普於十方諸佛世界,作諸佛事,上求下化。心則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於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無有錯謬。
雖說世間的語言都契合實相妙理。沒有五陰熾盛之苦,享受身心寂滅之樂。所以《阿彌陀經》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