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第十八願善導釋》 089 無問罪福時多少, 心心念佛莫生疑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師五部九卷之中,無“念佛往生願”五字,而其意顯然,如前所引《往生禮贊》言:“上盡一形,下至一念”。

  法然上人在這裡說“善導總言‘念佛往生願’”,可是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當中,從頭到尾都沒有“念佛往生願”這五個字,其實,這樣的含義是很明顯的。如《往生禮贊》所講的“上盡一形,下至一念”,以及剛剛所念的“念佛延促之文”,“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就有這類詞句。這些都在顯明念佛往生,而不是說只要十念,因此也可以說是“念佛往生願”。法然上人對善導大師法義的遵循與維護,從這幾段法語就可以看出來。

  《法然上人全集》有一篇“十二問答”,其中第九個問答提到:

  值遇本願,遲速不同,故發“上盡一形,下至一念”之願也,是以善導和尚釋言“念佛往生願”也。

  行者遇到阿彌陀佛救度本願有遲速不同,也就是說,有人年輕的時候就遇到,有人年老的時候才遇到,甚至有人是臨終的時候才遇到。如果是年輕的時候就遇到,他就上盡一形地念佛;年老的時候才遇到的,就下至幾年地念佛;乃至臨命終才遇到的,就下至十聲、三聲、乃至一念地念佛:就有這種含義在。

  所以,阿彌陀佛於第十八願就發“乃至十念”——上盡一形、下至一念的願,善導大師因此將此願之願名解釋為“念佛往生願”。

  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文字簡短,意義卻非常明確,完全不會讓人疑惑而有種種不同的诠釋。當然,更不會令人產生模稜兩可的困惑。譬如,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也解釋說: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這裡就有“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觀念法門》又說: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這裡就有“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還有剛剛提到《往生禮贊》所講的: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這都是就“乃至”兩個字來解釋的。同時也會通第十八願“乃至十念”,以及《觀經》所講的“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以及最後“流通文”所講的“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同時也涵蓋《阿彌陀經》的“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是融合淨土三部經一起解釋的,法然上人對善導大師的著作看得很細,思惟得很深,因此能夠作出這樣的解釋,是很不容易的。

 

上一篇:淨空法師:五戒十善沒有做到,你沒有學佛
下一篇: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