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七門料簡之說人門(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觀經四貼疏講義】《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七門料簡之說人門(二)

  從《語密經》這段公案,也能夠讓我們知道,目犍連尊者是了不起的大阿羅漢,到了光明幢世界那麼遠的地方去,要回來就沒有辦法回來了,自己沒有那個能力可以回來,因為他是乘著釋迦世尊的神通力,才有辦法到那麼遠的世界去。光明王佛就開示目犍連尊者,觀想佛、稱念佛的名號,就能夠回到佛的國土來,和《觀經》以觀佛三昧為宗、念佛三昧為宗同樣的義趣。

  阿羅漢連要以自己的神通力,都無法超越無量無邊的世界,我們凡夫眾生怎麼有辦法?所以若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要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是很困難。連阿羅漢的神通道力都沒辦法了,我們凡夫怎麼有辦法?所以我們若同樣學目犍連尊者,來觀想佛、稱念佛的名號,也能夠從我們娑婆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觀佛,對我們而言,我們很難做得到;但念佛,只要我們有心,大家都做得到。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法門——念南無阿彌陀佛。

  在這段說人門的疏文,善導大師說諸經起說有五種的人之後,還有設一個問答。

  【問曰:佛在何處說?為何人說?】

  佛到底是在什麼地方說這部《觀經》呢?為什麼人說這部《觀經》呢?

  【答曰:佛在王宮,為韋提等說。】

  世尊在王捨城的王宮裡面,為韋提希夫人所說。韋提下面還有一個“等”字,這個“等”就是包含韋提希夫人的五百個侍女,以及諸天,以及目犍連尊者,以及阿難尊者,以及末法時代被煩惱賊所毒害的眾生,也就是包括你我。所以我們在探討《觀經》這部教法,我們就將韋提希夫人當作是自己,世尊為韋提希夫人所說,就是為我們所說。這樣《觀經》這部教法,就是我們當生能夠依教奉行而成就的教法。因為韋提希夫人,在第七觀華座觀,親眼目睹西方三聖之後,證悟無生法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觀經》的〈流通分〉,世尊也有為韋提希夫人與五百個侍女授記,當來必定往生。所以佛既然為韋提希夫人講說《觀經》這十六觀法,也就是為我們所說。若是這樣《觀經》這部教法,我們看到韋提希夫人與五百個侍女通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我們依教奉行,也會像韋提希夫人與五百個侍女同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啊!

  那麼世尊在什麼時候說這部《觀經》呢?世尊說這部《觀經》的因緣很特殊,前面也向諸位報告過。世尊在靈山講說《妙法蓮華經》,講到第二十三品《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時候,知道在王捨城皇宮發生了人倫悲劇,阿阇世太子將父王頻婆娑羅王監禁在七重暗室之內,將母後韋提希夫人監禁在皇宮內院。韋提希夫人憂愁苦悶,遙向靈山頂禮佛足,世尊才在靈山沒、王宮出,為韋提希夫人講說本經。所以《觀經》的說時,是在阿阇世太子殺父篡位之時。阿阇世太子登基之後第八年,世尊入滅。所以世尊在一代時教當中,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加上他從出生一直到修行成佛,在一生七十九年的歲月,說《觀經》的時候,應該就是在七十一歲的時候。

  世尊當時在靈山說《妙法蓮華經》,暫擱《妙法蓮華經》的講說,特別到王捨城皇宮為韋提希夫人講說本經,這也代表《觀經》這部教法,與《妙法蓮華經》是同樣重要的一部經典。因為說時是同時,《妙法蓮華經》是經王,這只要讀佛經的人都知道。《觀經》這部教法所契的眾生機,是像韋提希夫人這種凡夫,也要度未來世被煩惱賊所毒害的眾生,與《妙法蓮華經》所要契之眾生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所以既然《觀經》與《妙法蓮華經》是同一說時,那麼《觀經》能夠使煩惱厚重的凡夫眾生依教奉行而得以解脫成佛,恢復真如本性,就像《妙法蓮華經》的唯一佛乘、成就佛道一樣。這部教法確實很適合我們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來修學。

  所以世尊為韋提希夫人說這部《觀經》,也就是為我們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說這部《觀經》。所以我們了解到世尊說法的緣由與本意,我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依照世尊的《觀經》教法實踐,就真正是一個佛弟子。所以了解說法人,也能夠讓我們知道,我們身為佛弟子,要如何在因地起行。

  所以這部《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將世尊說法的本意和盤托出,讓我們明白之後,依教奉行,當生成就。希望一切有因緣聽聞《觀經》教法的四眾佛弟子,都能一生念佛,當生成就。

  祝福諸位,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宏圓法師:《普賢行願品》之釋名(五)
下一篇:嘎瑪仁波切:這是所有佛教徒最有效的美容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