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身何似了心休,
了得心兮身不愁;
若也身心俱了了,
神仙何必更封侯。
──《禅宗無門關》
這個四句偈就像是一首詩,字面上看很好懂,我們想了脫生死,就必須身與心都了脫,才能真正解脫自在。
人有了身體,就產生了苦,等於老子所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為了滿足身體的需求,就須必有房子住、有食物吃、有衣服穿,甚至還有愛情的需求,以及其它許多的東西。為了這個身體,我們就要百般忙碌辛苦,因此,如果不能夠了身,身體的苦就會綿綿無休。
雖然可以讓這個身體不貪求,比方說,不一定穿名貴的衣服,不一定吃佳肴美味,不介意住在狹小的居處,不企求榮華富貴,不貪著種種的享樂,但這樣是不夠的。「了身何似了心休」,只要內心的妄想執著沒有歇息,都還是不究竟的。
過去有一個居士參加慈善晚會,晚會裡有歌唱舞蹈表演。他心想,我是個修行人,怎麼可以觀賞唱歌跳舞呢?於是就閉起眼睛不看。慈善晚會進行到一半,開始募款,大家紛紛出錢樂捐,一百塊、兩百塊……。輪到這個居士時,他不肯出錢,說:「我又沒有看!」收錢的人就說:「先生,你要出雙倍的錢。」「為什麼?」「大家用眼睛觀賞,你是用心看,所以要出雙倍的錢。」由此可知,我們了身還不夠,更要了心。
「了得心兮身不愁」,就算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可是心中並不在意或貪戀種種的享樂,這還是有修行的。有很多人雖然身在紅塵,但心在山林,他們能看破放下,超然物外,修行的功力還是很高的。
「若也身心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假如身和心都能放下,都能解脫的話,就像神仙般逍遙自在,又何必封什麼將相公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