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仁清法師:我們都說放下放下,到底放下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都說放下放下,到底放下什麼?如何放下?放下過去?放下執著?”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說,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講,到底放下什麼?現在告訴你們放下什麼?哎呀!貪官快被檢查,快被調查的時候,他這個時候就想我退休吧。放下他的權力啦,你讓我退休吧,他求著你退。知道吧?

  說一個笑話,兩個人出去做生意,半道上遇到土匪了。土匪把這兩個人逼到一個山溝裡邊,把這伙子人圍住了。這個土匪要錢,也想要命,但是錢是必須要的。他朋友這時候,就用胳膊蹭了蹭另一個朋友,從口袋裡掏出來十元錢。“哎喲,我欠你那十塊錢,你給我要了八十遍啦,我今天還你。”哈哈......這時他放下了,為啥?不給他也得給土匪。是不是啊?放下什麼?我告訴你是不是放下這個?錯啦,放下的是什麼東西?放下的是惡言惡行。放下的是能夠引發輪回的因,惡言惡行,放下的是貪嗔癡慢。

  有人說你不要執著,放下放下,什麼都放下。那放下什麼呢?你去放生了,他讓你放下。不要去放生了,你放下你這種執著。放生也是一種執著他們認為,這樣宣講;我要誦經了,哎,你不要誦經,放下吧;我要發願成佛了,你不要發願了,你放下吧;我發願度眾生了,你不要發願度眾生了,你放下吧。那你這只能是被人家放下了,被因果放在那不前進,不進步了,最後還是個輪回。在輪回的漩渦當中打轉,你身不由己,肯定是這樣。

  我們放下的是什麼?怎樣才能放下?看破才能放下!怎樣看破?看破的是什麼東西?你說看破的是什麼東西啊?好了唯識宗,唯識宗主要講三種特性,其中有一種特性是‘遍計所執性’。一共三個特性,講這一個。遍計所執:是執著於所有的。‘遍’遍一切時,遍一切處,執著於所有的法,也就是執著於萬事萬法皆有自性。執著於萬事萬法皆有自性這正是我們無始劫以來,一種輪回的根本和痛苦的根源。看破的是個什麼東西?看破的就是這個東西。

  剛才講到了,初地菩薩證空性,證空性的那一剎那,降伏的是遍計所執的顛倒妄念。就等於說,你證空性的那一剎那,破除的是萬事萬物皆有自性的那種顛倒妄念,那種顛倒妄念讓我們輪回,讓我們痛苦。當你一證空性的那一剎那,一下子把這種理念摧毀了,就相當於剛才講的明心見性了。當你修到明心見性的程度的時候,當你剎那間證得空性的時候,你就看破。看破了什麼東西?哦,原來萬事萬法本無自性啊!你看破了才能放下,才能不執著,為啥?我們想執著正是因為,我們認為它有自性是一個實體。當我們證得沒有自性的時候,你找不到它那個本來的它。這時候你想執著,都沒有安立處,都沒有執著的安立處。這能懂嗎?沒有執著的安立處。

  有的人想升官,我是個副科長,哎呀有個機會來了,怎麼呢?正科長要退。他的安立處是在正科長的位置上。明白了吧?如果我是貪官,來了個請我辦事的,辦的事在我的權限范圍之內。請我的人呢,一個大項目,他要上這個項目,來跟我探討這個事。我心裡顛倒妄念就想起來了怎麼樣......這個家伙很有錢啊,這個家伙很有錢,我得跟他好好的研究研究,是吧?他有一個對境叫安立處。

  我們的執著,無始劫以來的執著是萬事萬法的自性存在,自性不空。當你證得空性的那一剎那,萬事萬法自性本來不存在,那麼你這個執著,你那個心安在哪裡?沒有安立處,所以真正的看破是證空。真正的不執著必須要證空。不執著它的自性存在,這是我們平常的所謂的執著不執著的真實的分界線,千萬不要搞錯。

  我放生去了,你不要執著。我誦經去了,你不要執著。那還是那話,那你只能在輪回裡打轉!不執著不是不做事相,而是沒有認為萬法皆有自性。相當於說,我們現在還沒有證空性,但從理論上要知道,萬事萬法自性是不存在的,你要有這個理念,你就相對來講,把那個執著的心降伏了很多了。一旦親證空性的那一剎那,你想執著都不可能。

  打比方,你是個獵人,打鳥的。你聽著空中一聲大雁叫,心想:哎喲!這只雁要是一槍崩下來,哎!炖著吃也香,炒著吃也香。和牛群、宋丹丹似的,“炒得,炒著香。”“我這炖的,炖的也值錢嘛。”摸起槍來,向天空一看,找不到那只大雁了,完了,你這個槍沒處放了。是不是?所以說這個不執著啊,包括看破放下,我們以前都在一種誤區裡打轉,根本很少有人明白。

  ——摘自仁清法師《成佛的法華》

 

上一篇:仁清法師:怎樣增進初學佛者的信心?
下一篇:仁清法師:如何理解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