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摘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1/7/23 第14集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我們從曾子這一段話來反思,孔子“見人一善,忘其百非”,看到人家有好的表現,他以前的不好都不放在心上,“真難得,浪子回頭!”我們假如見人一惡,而忘其百善,哪一件事你看他不順眼了,他好像什麼都不好了,甚至於人家說他最近有比較好,“哎呀,不可能的啦,我對他很清楚。”那就對人有成見了,你對人常常都有成見,人家跟你相處很有壓力。你能包容別人,甚至人家有好,你馬上肯定他,人家覺得跟你相處如沐春風,很受鼓舞,所以叫“易事”。所以學生說孔夫子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溫”,靠近夫子,覺得夫子很親切,都能夠鼓舞別人。所以要去掉心胸狹隘,要欣賞別人、包容別人,轉這個心念。
再來,“見人有善,若己有之”。比別人還要高興,“他愈來愈進步,太好了!他表現這樣太好了,對團體太有幫助了。”這就是“隨喜”,成人之美的心。但是我們假如心胸狹隘了,看到人家好,酸酸的:“有什麼了不起,運氣好而已。”我為什麼分析得這麼透?因為我就是這樣,以前都是這樣,現在很努力的在調整。所以不能有嫉妒,不能有跟人對立、爭斗的態度。君子無所爭,“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不要跟人爭斗,一跟人爭斗,是造成家庭、造成團體最大的損害,再有能力都是在損害家庭、團體。父母跟上司光為了你這些事都是一個頭兩個大,還幫什麼忙。很多人都忽略了,“我能力很好,單位裡面沒有人比我高!”所以人一傲慢,只看到能力,沒看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有一句俗話講得好,“良好的個性,勝過卓越的才華”。這種話其實我們都讀過了,但是很少我們能非常警覺去體會它。因為真正有才華的人還是會有傲氣,他還是會自我欣賞,感覺良好。他這一個態度放不下,他就看不到問題。因為傲從哪裡來?從“我慢”來的。“我”很了不起,“我”很厲害。有我了,就障住自己客觀的觀察能力了;有我了,就沒有人了;有我了,就感受不到別人的心了。你說一個人傲慢起來的時候,講那個話都刺到人家的心了,他知不知道?他知道了還講啊?所以這些習氣都會讓人感受不到別人的心,感受不到團體的困難。有一句成語說“我行我素”,就不理想了。
可是你個性良好,又都是像孔子這種風范,跟人很好相處,人家好,拍拍手,鼓勵人家,這整個團體的團結、向心力都因為你而增長。這看不到的,可是對團體是最重要的,叫“人和”。
在《大學》裡面,有一段話其實對選舉人才很精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應該之前有跟大家講到過。“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肚量啊!“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家有能力跟他有一樣高興;“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人家有德行、好聖賢學問,他在旁邊很仰慕他,“哎呀,這個太好了。對!就是要聽孔夫子的。”這種人看起來不是很有才華,可是他是棟梁,他不嫉妒人,他才能提拔人;他能包容人,他才能鼓舞人。這個是無形當中的磁場。
接著說,“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又有另外一種人,人家有能力就嫉妒他、破壞他、障礙他,這就不是國家的棟梁,這是闵南話說:“養老鼠咬布袋。”就是養的老鼠去把米袋統統咬破了。變成栽培他,最後還來破壞團體,就變成這個樣子。夫子這一段修養,對我們處事、待人啟發還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