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菩薩在所生處,眼終不見不愛色,乃至意不覺不愛法。如是,捨利弗,菩薩摩诃薩行般若波羅蜜,不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
這段經是佛陀對捨利弗講的,捨利弗是常隨佛陀身邊的智慧第一的大弟子。很多人都有一個願望:想做菩薩,因為菩薩是圓滿佛果的前身。菩薩真正的快樂在於“心得解脫”,所謂自在、是心不受縛。可是,菩薩呀他又不像世間的什麼省長、市長,什麼軍長、司令啥的,沒有人給你頒發銜位,全是自己自覺的、自行的、自持的、自心的、沿自身而行的,於一切眾生去利行,三途六道、此界他方,這就看你有多大的本事了。光有本事還不行,有些個外道修行數百千年,本事大的來不可思議,可他卻不是菩薩。
這裡衡量究竟是不是菩薩?佛給我們劃定了一個標准:“菩薩在所生處”就是我們所在的地方,家裡、寺院裡,鄰裡、單位裡,妯娌間、兄弟朋友、同事裡,乃至我們所處的一切處裡,怎麼樣?“眼終不見不愛色,乃至意不覺不愛法”。啥意思?就說若您是菩薩,凡是您眼睛所見到的、不會有煩心處,凡是您耳朵聽到的、沒有聽不慣的音聲,沒有鼻嗅著煩心的香、沒有舌嘗著煩心的味、沒有身觸著不適合的境、乃至自己的意識不覺得有任何討厭處。哪怕眾生就是在作意傷害自己時亦不生厭,這是真做菩薩的標准,真正的菩薩就是這樣,利益眾生時忘我忘身!
佛陀前身有一世在畜道做了長頸鹿,有一天遇森林起火了,小動物們逃難到一小河邊,河床不寬,但小動物就是過不去,長頸鹿見狀、馬上伏地趴下,將自己長長的鹿頸剛好搭到對岸,動物們就從它的鹿頸上過去了,當最後一只小兔子過去後,長頸鹿再也起不來了——作菩薩就是這樣,利益眾生時無我、無身、乃至獻出生命!佛陀作菩薩像這樣為眾生而捨身的例子就經中所講到的都舉不勝舉。
《法華經》裡有位智積菩薩,他以慧眼見此三千大千世界,他說無有芥子許地不是菩薩為眾生而捨生命處。所以佛陀告訴捨利弗,菩薩如是這樣學了、如是這樣做了,當菩薩行持“般若波羅蜜”時,就等於完完全全的得在當下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裡。何也?佛說“不減”就是這樣哦。當此智慧、福德圓滿時就成佛了。
朋友們,須知:佛果是圓滿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菩薩道裡是點點滴滴的積累,不是一善、一事乃至一世一生能成者也!以是故,以此標尺比量我們:我——是菩薩否?
嘿嘿!朋友們,我觀您肯定是,我絕是凡夫。
(【隆昌閣】慚愧僧釋子化永 2018年08月31日上午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