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七門料簡釋名門(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觀經四貼疏講義】《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七門料簡釋名門(一)

  今天我們再共同來探討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

  上回我們研究到〈玄義分〉七門的第一門“序題門”完畢。我們今天接下去來看

  第二門,釋名門

  第二門叫做“釋名門”。“釋”就是解釋,“名”就是《觀經》的經題,所以第二門就是善導大師要解釋《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這個經題。善導大師在疏文說:

  【第二、次釋名者:經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言佛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土名“覺”,自覺、覺他、覺行窮滿,名之為佛。】

  首先第一解釋“佛”這個字。

  在還沒有解釋“佛”這個字,在這裡,我們先了解《觀經》的經題。古來有兩種不同的版本,第一種版本就是“觀”這個字在上面,叫做《觀無量壽佛經》;第二就是“觀”這個字在下面,就是《無量壽觀經》。“觀”這個字在上面是依漢語,“觀”這個字若在下面是依梵語,都有不同的諸師采用。但是若論《觀經》的經題,在本經後面經文,世尊曾對阿難尊者說:《觀經》的經題,叫做《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觀極樂國土是依報,觀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正報,所以在經題有舉出依正二報。那麼另外一個經題就是《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我們看到《觀經》的第二經題,世尊說“淨除業障,生諸佛前”,讓我們念佛的人,對《觀經》這部教典的經題,自然因為念佛淨除我們的業障,往生諸佛之家,就是阿彌陀佛的西方佛國,而自然依《觀經》的教法而行。所以我信願個人,也非常喜歡世尊在《觀經》所說的第二個經題——《淨除業障生諸佛前》。生諸佛之前,也就是往生阿彌陀佛的佛前。

  “佛”這一個字,善導大師的解釋是說“西國正音”。“西國”是印度,印度在我們中國的西部,所以稱為“西國”。“正音”就是梵音,印度人認為他們就是梵天的後裔,所以他們所說的話叫做梵音。“此土”就是指中國,中國將“佛”這個字翻為“覺”,若具稱應該說覺者,就是一個覺悟的人、一個覺察的人。佛是“自覺、覺他、覺行窮滿”的人。

  【言自覺者,簡異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阙無利他大悲故。】

  這段話是善導大師解釋“自覺”這兩個字的意思。

  “自覺”就是佛是一個覺而不迷的人,自己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不像凡夫迷而不覺,所以說“簡異凡夫”。“簡”就是簡別,“異”就是不同。

  “此由聲聞狹劣”,“狹”就是狹小,“劣”就是拙劣。聲聞以自利為先,不像諸佛菩薩,凡有施作,以利他為先,所以善導大師才會說“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阙無利他大悲。”欠缺利他的大悲,並非是說聲聞眾沒有慈悲心,不想利他,不是!是說聲聞眾自行化他,都是以自利為先,要利益他自己本身為先,菩薩與佛就以利益眾生為先,是這樣的差別。

  【言覺他者,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不著有無也。】

  這段話是在解釋“覺他”這兩個字的意思。“覺他”就是佛陀將自己所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教導眾生,讓眾生也能起覺悟、覺察,像他一樣成就佛道。所以覺他就是“簡異二乘”,“二乘”就是聲聞與緣覺。這就是因為菩薩有智慧,運智上求佛道是“自利”,運悲下化眾生是“利他”,所以菩薩是悲智雙運,不著有與無,就是不著二邊。

  【言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此由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名為佛。】

  這段話就是解釋“覺行窮滿”這句。

  “覺行窮滿”就是自覺覺他的修行,已經究竟圓滿了。

  “簡異菩薩”,菩薩雖然有自利利他,但是還沒有究竟圓滿。菩薩是正等正覺,佛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相對而言,菩薩就是有上正等正覺。菩薩既然慈悲智慧還沒有究竟圓滿,那麼如來智慧究竟圓滿,就是因為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歷劫斷惑而證真,所以“智行已窮”,慈悲與智慧的修行已經究竟圓滿了。

  “出過三位”是什麼意思呢?“出”就是超出,“過”就是勝過,“三位”就是凡夫位、二乘位與菩薩位,就是佛是一個無上正等正覺的人。

  下面解釋“說”這個字。善導大師說:

  【言說者,口音陳唱,故名為說。】

  “口音”就是口業言音。諸佛菩薩在我們娑婆世界教化眾生,都是以口業說法,所以叫做“口音陳唱”。“陳唱”就是敘說的意思。

  那麼為何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被諸佛如來的教化,都是以耳根聽聞諸佛的口業說法?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六根是耳根最利,所以《楞嚴經》世尊開示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也就是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為猛利,因此賢劫千佛,陸陸續續在我們娑婆世界示現八相成道,都絕對是口音說法,廣度眾生。因此善導大師才會說“口音陳唱,故名為說。”

  善導大師又說:

  【又,如來對機說法,多種不同,漸頓隨宜,隱彰有異;或六根通說,相好亦然。應念隨緣,皆蒙證益也。】

  如來說法是對應眾生的根器。眾生如果是適合頓教的修行,那麼佛陀就為這位頓根的眾生說頓教之法;如果眾生的根性是適合漸教的修行,佛陀就為這個漸根的眾生說漸法,令他依教奉行。佛在講經說法,就是有權智,能觀機逗教。佛的四無礙辯,如來智慧就是這麼了不起。所以佛的說法有隱喻,用比喻來顯示他所要開講的真理;或者彰顯,很明顯直接說出他所想要表達的意義,所以“隱彰有異”。

  或者是“六根通說,相好亦然”。佛是一個圓通的大悲智人,因此六根能夠互用,這就是圓通的佛陀教化能力,我們凡夫眾生就沒有辦法。我們眼睛能看就不能聽,佛的眼睛能看也能聽,這就是圓通互用。那麼佛在說法,除了口業宣講以外,還以他的相好光明利益眾生,所以諸佛如來成就了佛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就是為了要有莊嚴相來廣度眾生。所以佛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的隨形好,身上的威神光明,都能降伏眾生的煩惱,令眾生看到佛的相好光明而起了歡喜心,歸投於佛陀的座下,這就是相好光明廣度眾生。

 

上一篇:信願法師:何謂自力念佛?(一)
下一篇:好色的人都是短命,色字頭上一把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