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嘎瑪仁波切:促進人際關系最有效也最簡單的方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總是倡導大家要樂於善付出,不要捨不得無私付出,因為有捨才有得,有付出才有收獲。你付出善因,就得到善果;你付出惡因,就會得到惡果。

  和人相處,要多付出。有些人屬於“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情需要幫助的時候,才會想起別人。這樣以自我為中心,就沒有什麼真正的朋友。因為總想索取,不想付出。最起碼你可以付出自己的時間,經常問候一下;有時聽聽對方訴苦,幫助別人排解內心的苦悶,做一個傾聽者也是付出。

  不是人人都喜歡聽人發牢騷的,因為傾聽他人講心靈的煩惱,都是些負面的語言和情緒;傾聽者必須要很有愛心,忍耐並冷靜地幫助他分析問題,幫對方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很多人連自己父母的傾訴都不願意聽,老人一說話就打斷;在外面可以和人滔滔不絕聊天,在家裡卻不願意傾聽老人的心聲,這是不應該的。在自己的心靈層面,必須培養對別人的喜怒哀樂去忍受與體諒,並練習付出關懷,這些都叫付出。

  外在上面的付出,當然不只是付出時間那麼簡單。在財物上面,一個只會索取、不懂回饋的人,不會有什麼好的人際關系。一個人,一定要喜歡去捨,這樣的人才有福報。就像請人吃飯,如果別人請你吃了幾次飯,你卻從來也不請人家吃一頓,只回送人家點兒禮物,對方可能對你就心懷不滿了,至少會覺得你很小氣。所謂的禮尚往來,是在彼此的付出中增進感情——小到時間、金錢、體力,語言;大到思想、學問和才華。讓人感受到這個人樂於付出,勇於承擔,是個可靠的人,這樣的人大家都願意跟他交往。

  在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還要再次強調一下語言的付出。佛教裡叫“愛語”,因發自內心地對別人好,會產生出一種美好的心念,從而說出最美好動聽的語言;在對方聽來,非常舒服,內心也會產生美好的感受。看起來是語言的付出,其實是美好內心的傳遞。

  人與人之間,越熟悉,彼此就越不會在意一些負面的語言,但這不能成為你對親朋好友發洩負面語言的理由。反而,越熟悉的人,就越應該懂得感恩;如果你發自內心感恩他們,就會說出美好的愛語。

  為了一種和諧美好的人際關系,我們要訓練自己很容易就講出贊美的語言,這是促進人際關系最有效也最簡單的方法。比如,老板經常發自內心贊美員工,員工就會很高興;員工經常發自內心贊美老板,老板也會很開心。這樣,一家企業上上下下就都和諧了。就算遇到了什麼問題,大家懷著感恩的心,說充滿正能量的話,努力以行動改善,也能很快度過難關。

  光有聽起來動聽的語言也不行,還要付出行動。有些人嘴巴上像抹了蜜,說得好聽極了,內心卻在罵人。這樣對自己的內心是一種折磨,是非常不好的負面情緒。一個正常的人,應該言行一致。

  你要向對方表達善意,只說“我有一顆善良的心”是不夠的;因為你的心藏在你的身體裡,誰都看不見。說出來有多大意義呢?關鍵是做出來,如果一個說自己心地善良的人,經常惡口傷人,做各種惡事,就算他把自己誇得天花亂墜,也很少會有人願意靠近他。

  因此,我們日常要經常問問自己,“你喜歡付出嗎?你會付出嗎?”當一個人的心是善良的,經常說美好的語言,做善美之事,不去傷害別人,那他的付出一定會結出很多善的果實。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得一份不義之財,添一份生命危險
下一篇:海濤法師:用非法的手段得財,不僅種下惡因,更是糟蹋了自己的福業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