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
修學一定要務實,心態可不能隨波逐流,隨風擺動,這是最大的一個欠缺。心態要安住才是。
再有,修學無論是物色哪個法門,要任選其一,專修,實修,把功夫下到內心,不能下到嘴巴上,現在所犯的通病就是這些。

每天都在這朋友圈裡面,轉發得亂七八糟的,根本與修行毫不相干。多影響自己的修行,而且還給他人造成傷害。
所以說自己在沒有真正的悟道之前,千萬不要操之過急。趕緊武裝自己。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大家要用心體悟,不能把修學用一種好奇心來對待。
我們要知道佛法的價值觀。佛法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不是用物資與金錢來衡量的。一定要珍惜佛法的價值觀。

修行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思想意識得到解脫,讓我們認清自然,不被影像所困。這樣才能對事相的取捨,有所清楚自在。
現在我們眾生內心迷茫,被事相所困不能自拔,所以造成了種種的貪欲,對這些貪欲的需求,產生了種種的煩惱。

對財物,名利,工作,事業,情執,兒女,夫妻,種種的執著,這都是屬於對影像的困惑。
證明了我們對一切的事實真相,還不夠清楚明了。修行必須要徹底了解宇宙的事實真相。這才能讓我們透過影像,了解影像的本體。

萬法當體即空,就是說萬法來源於空性的作用。既然如此,我們就要站在本體,從空的角度來造作,來看問題。這樣就不至於迷茫,不至於被影像所困。
所以佛在經典裡,再三告訴大家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同時向我們宣說事相的因緣生滅。

我們對佛法的受持能有多少呢?
我們修學了這麼多年,多生累劫有誰能夠不被影像所困呢?
有誰不被影像所轉呢?
見到名利,財物,等,是否不動聲色?
對情執是否能夠突破?
男女,夫妻,兒女,子孫等等所有的一切,從你的內心究竟放下多少?

真正的修行者,必須要做到對這些種種的事相,取捨自如,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如果做不到,也就是說也沒有悟道。俗話說,只有看破,才能放下,看不破,也難放下。就應該默默地務實,來武裝自己。修行需要隱藏,不是張揚顯露。

這兩天我也提示,修行不要離開世間法,要與世間法整合為一體才是。
就是在影像造作中,來鍛煉我們一顆清淨心態,用智慧來創造一切,用覺悟的心轉變一切。這才是一個智者。努力發揮自己的才能,進行快樂的游戲。

要切記在游戲的過程中,要掌握它們的規律,按照規律來進行造作。
學習佛法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增長智慧,然後用智慧來更加美好地造作,游戲人生。
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