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第十八願善導釋》 070 極樂,無論如何要去看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正確了解《阿彌陀經》要依善導大師的解釋

  自古以來,淨土法門的修學者,不論是出家、在家,都奉《阿彌陀經》為最重要的經典,而且作為每日課誦的必誦經典。從古至今也有很多高僧大德批注《阿彌陀經》,善導大師的《法事贊》,是最早期批注《阿彌陀經》的著作之一。善導大師傳承於龍樹、天親、昙鸾、道綽,他所傳承的這一法脈,有關淨土宗經典的解釋與批注,可以說是最純正的淨土教法。其他大德所解釋的,大部分都是站在自己宗門的立場,純正程度就有所不足。因此,如果要了解《阿彌陀經》的正確意義,就必須看善導大師的著作。善導大師《法事贊》的這首“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對整部《阿彌陀經》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可說是其核心、宗旨。這首偈語對我們宗門來說,也是非常的重要,文字雖短,內涵卻很深要,言簡而意赅。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阿彌陀經》首先簡要地解釋極樂世界為什麼叫作極樂世界: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極樂淨土的本質,極樂世界就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也因此,用“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極樂”來作為極樂世界這個淨土的名稱,顯示出極樂世界完全是為了我們苦惱的眾生而建設的,目的是救度苦惱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使他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總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八字非常好,意義非常深廣。

  苦,有哪些苦?根本來講有兩種,就是“分段生死苦”跟“變易生死苦”。苦樂是相對的,如果沒有這兩種苦,就能得到兩種樂:離開分段生死的樂、離開變易生死的樂。

  沒有這兩種苦,有了兩種樂,那是什麼境界?那就是佛的境界。所以,善導大師這首偈語第一句就說“極樂無為涅槃界”。如果沒有這兩種苦、有這兩種樂的話,那就超越了苦樂,達到清淨的樂、究竟的樂。清淨的樂、究竟的樂可以說是“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那種境界是不能形容、不能想象的,離一切相,離分別相。

  《無量壽經》就說: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泥洹就是涅槃,也就是說極樂世界這個國土,是等同涅槃的。一旦往生到這個涅槃的世界,就會隨著國土的涅槃而進入涅槃,達到涅槃,所以經文接著說: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鹹同一類,形無異狀。

  又說: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這些都是涅槃的境界。能夠這樣,才是真正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天親菩薩依《無量壽經》的內涵而撰寫《往生論》,《往生論》的每首偈語都很優美,其中有兩句說:

  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到了極樂世界,就永遠沒有身體上的苦惱,也沒有精神上的苦惱,離開了生老病死的苦惱,離開了六道輪回的苦惱,甚至離開了變易生死的苦惱,而有了斷除貪瞋癡之樂、斷除見思二惑之樂、斷除塵沙惑之樂、斷除無明惑之樂,達到了佛的涅槃大樂。所以,“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永遠受樂,分分秒秒沒有間斷。

  滿一切志願

  又說: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這是極樂世界最大的成就,因為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包括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四弘誓願”。極樂世界雖然清淨莊嚴、超逾十方,若不合眾生所需,不滿眾生所求所願,便無所用,這充分表現了阿彌陀佛自利利他功德的圓滿。

  《阿彌陀經》把極樂世界這樣的常恆、安樂,這樣的清淨、無垢,這樣的無為、無漏,這樣微妙莊嚴、破暗滿願的功能介紹給我們之後,釋迦牟尼佛就非常殷切地,一而再、再而三勸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只怕我們不願往生,不怕我們十方眾生通通往生。

  涅槃、極樂既然是那麼好、那麼妙,我們無論如何一定要去看看。

  其實,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家鄉,我們理所當然應該回歸極樂家鄉。

 

上一篇:名校女大學生邪YIN後的慘痛惡報與戒色後的殊勝感應(附戒邪YIN的困惑與對治方法)
下一篇:虛空:學佛伊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